论军旅题材电视剧的突破与创新
2018-03-10张骄
张骄
2017年7月26日,经外交部和国台办的批准,由空军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前后花费10年时间进行实地采访、查阅资料和深入调研等方式精心打磨出品的军旅战争剧《绝密543》在东方卫视黄金档首播。《绝密543》由宋海波、王功执导,王聪、陈维涵等实力派演员领衔主演,以上个世纪50年代的一段空军秘史作为原型,通过新颖的手法再现了“英雄二营”3次击落U-2侦察机的光荣历史,树立了一个个鲜活饱满的空军战士形象,立足事实而又制作精良,讲述了空军地空导弹部队克服重重困难保卫中国领空的传奇故事。《绝密543》开播的时候,国内有多部火热的大IP剧也在播出,虽然有“强敌”环伺,甚至还与同类型题材的电视剧撞档,但《绝密543》仍然凭借优良的剧本和精心的制作收获不俗的收视率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一、 立足史实彰显英雄气魄
《绝密543》向观众揭示了半个世纪前中国空军一段足以彪炳千古的秘密历史,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大陆领空频遭敌扰,由于敌军派遣的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U-2型高空战略侦察机,大陆的空军当时并没有能够克制敌机的武器和战术。为了摆脱这种尴尬被动的局面,中央从苏联购买了萨姆-2型地对空导弹,并着手组建了一支新型的空军地空导弹部队,一批从全国各地挑选的优秀将士奉命调入这支代号为“543”的神秘部队,从此空军开始了对敌作战的新时代。
“英雄二营”是从“543”部队中走出的一支优秀战斗部队,他们在营长的带领下苦练技术,克服重重困难,最终不负国家的重望,交出了一份傲人的战绩:1959年10月7日,经过精心准备,地空导弹第二营将入侵北京上空的国民党空军RB-57D型飞机一举歼灭,开创了世界空战史上首次用地空导弹击毁高空敌机的先例。此后地空导弹第二营转战南北进行机动设伏,先后三次击落U-2高空侦察机,取得国土防空作战的重大胜利。三次歼灭敌机的记录分别是:1962年9月9日,导弹二营在南昌市郊首次击落U-2高空侦察机1架。1963年11月1日,导弹二营运用自创的近快战法在上饶再次击落U-2高空侦察机1架。1964年7月7日,导弹二营在福建漳州第三次击落入侵的1架U-2高空侦察机。1965年1月10日,导弹一营在内蒙古萨拉齐首次击落U-2高空侦察机1架,并缴获“13系统”。1967年9月8日,导弹十四营在浙江嘉兴用国产导弹“红旗二号”击落U-2高空侦察机1架。此后,敌人再也没有派U-2来中国大陆。
《绝密543》的目的便是向观众揭开这样一段尘封了半个多世纪的军事秘史,空军政治工作部电视艺术中的工作人员呕心沥血,经过艰辛的剧本创作与拍摄,十年磨一剑,最终将这段辉煌的历史原原本本地搬上了荧屏。由史实改编而来的剧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让许多观众都不由地在心底盛赞这群保家卫国的英雄们。剧作的真实性经由艺术的加工处理,使其具备了可看性,很能吸引观众的眼球,并触发思考,引起共鸣。当然,为了迎合普罗大众的观赏爱好,该剧的剧本还是对人物原型进行了艺术加工,不仅将少数角色的真实信息进行了适度的修改,还增加了一些能够吸引眼球的冲突戏和情感戏。改编只是为了使故事情节能够跌宕起伏、环环相扣,而所有的改编都没有太多偏离史实之处,做到了保留故事的精神内质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虚构,而优良的剧本使该剧的剧情十分值得信赖和观赏。这是该剧能够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 真枪实弹营造宏大场面
《绝密543》在拍摄中运用了大量的真枪实弹,为了营造出符合军旅的气氛,导演没有请时下炙手可热的流量小生,而是找来一批能够吃苦耐劳的实力派演员,让演员们在枪林弹雨中跑炸点、说台词。因此,《绝密543》的台词既有激情满满的豪言,也有热血沸腾的壮语;既有那个年代扭捏保守的打情骂俏,又能将无私奉献等朴实无华的精神作为感情戏的主调;既能将主旋律的政治思想表达得清新自然,又能在嬉笑怒罵间将军人的风采展现得淋漓尽致。该剧台词的设置非常走心,不仅能前后呼应,而且幽默风趣,在今时今日宛如一股清流,让人饮罢称快,导演及编剧把控台词的功力可见一斑。
为了能够真实还原军营生活和军人精神,《绝密543》剧组请来的都是演技精湛的实力派演员,剧中男主角的饰演者王聪和女主角的饰演者陈维涵都是中央戏剧学院科班出身的演员,演技十分扎实。二人现在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的演员,经常参演军旅题材的电视剧,对此类题材的演绎比一般演员要娴熟很多,他们在空军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所受的训练使他们的政治觉悟和吃苦耐劳的精神都能完全符合剧中角色的要求。他们除了熟读剧本和牢记台词,也需要深入学习各种导弹知识和专业术语,更要亲自上阵参演跑炸点等运动强度较大的戏份,其中艰辛可想而知。
除了男女主角平实可靠的演技,剧中其他角色的饰演者也都全程演技在线,他们都带着对历史英雄及其辉煌战绩的崇敬认真拍戏,为了更好地代入角色,很多演员利用休息时间通过上网等途径学习相关的军队文化和军事知识。他们的倾情演绎能够较好地将观众带入到那段峥嵘的历史岁月中,切身去感受解放军空军部队的军容和军魂。剧中的3个设伏点都是在南京郊区拍摄的,属于交通偏远地区,自然环境十分原始。为此,剧组的美术制景部门在山林中披荆斩棘,生生在丛林中开出一条路来,以方便车辆进出。野外的拍摄给演职人员带来很大的困难,高温暴晒、蚊虫叮咬都是家常便饭。导演宋海波为了真实呈现军旅生活,在剧中设置了很多在行军帐篷中生活的戏份,当时这些帐篷都是直接搭在炎炎烈日之下。炙热的阳光,加上拍摄灯光的高温照射,帐篷里的温度高达四五十摄氏度,剧组三四十位工作人员都在里面被“烘烤”,所有演员皮肤渗出的汗水都是真实的镜头。剧中镜头大部分是全景,每个人都在景框之中,这要求每位演员都要时刻投入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著名演员林永健和闫妮甘当绿叶,在剧中承担起类似生活委员的角色,在关键时刻善于开解营员,不仅推进了剧情的演变,而且使整部剧显得有血有肉。剧组艰辛的拍摄和演员精彩的演绎,使这部严肃爱国题材的军旅剧能够深入观众的内心,其宏大的历史格局时刻向观众传递着正能量,观众也经常被解放军空军部队的军威军魂所感染和震撼。
三、 实地体验记录震撼瞬间
《绝密543》是向解放军空军部队致敬的影视作品,意在通过生动的荧屏还原地空导弹部队所创造的辉煌战绩及其背后所蕴含的军魂。为了尽可能真实地展现地空导弹部队的日常训练和战斗时紧张刺激的场景,解放军高层对该剧的拍摄给予了非常大的支持,出动上百导弹车次和近万人次配合拍摄,参加群演的战士保证每天有200名,并持续拍摄了一个月左右。开篇的90门高炮急速射击以及之后剧集里发射的8枚导弹均为真枪实弹。剧组拍摄的时候,正值甘肃某部队考核打靶,解放军空政电视艺术中心主任郭旭新带着导演宋海波和摄影团队迅速赶赴现场,记录下了导弹发射的震撼瞬间,并将其编入剧集之中。
为了保证拍摄安全顺利进行,所有演员拍摄前一周就进入到空军部队体验生活,熟悉剧本的同时还要学习各种导弹装卸操作技巧。因此,演员们在导弹拆卸和组装的戏份中就能够应对自如,如实向观众呈现一支训练有素的空军部队应有的军容和素养。另外,《绝密543》的道具相较其他同类影视作品确实有很大的进步,剧中频频出现的美制军机P2V、RB-57、U-2和RF-101确实是上个世纪50年代经常出现在大陆上空的美制侦察机,外形也没有偏差。如果非要吹毛求疵,那就是第一集中对P2V的飞行状态呈现有误,这种由螺旋桨巡逻机改装而来的侦察机躲避喷气战机的主要办法应该是夜间低空低速飞行,而非采用U-2那种靠高升限避开歼击机的招数。开篇P2V白天出现在上空是不符合其特性的,我军高炮打击下的P2V所做出的机动动作堪比歼击机,着实令人匪夷所思。瑕不掩瑜,该剧的道具已经比同类题材的电视剧好出太多,完全能将543空军部队的威仪展现在观众的眼前。
《绝密543》以英雄二营为主要视角,通过二营全体上下在日常训练及战斗时的表现,将解放军地空导弹部队“全营一杆枪”的精神呈现在荧屏之上,让观众油然生起崇敬之心。“全营一杆枪”初看只是简单的五个字,但随着对剧情的深入了解,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这是二营后来居上、出奇制胜、过关斩将、战功显赫的关键制胜法宝。“全营”体现的是团队的格局观,二营官兵平时看似漫不经心,但在关键时刻总是能顾全大局,不怕委屈,不畏艰难。“一杆”体现的是上下拧成一股绳的团队文化,二营网罗的是一批特立独行的人才,其中有清高的罗鸣、结巴的林华兵、幽默的司马东、傲娇的金保尔等人,这些“刺头”都是不容易驯服的,但在肖占武的英明领导下却能铸成一杆战无不胜的长枪,直刺敌机的胸膛。“枪”体现的是军人的使命,二营是上级用来克制敌机的利器之一,它的使命就是奋勇杀敌。为了完成使命,二营全体勤学苦练,从非标到旁听,从预备到主战,背后有着许多他人误解的“运气”,克服了很多他人看来不可能越过的难关。二营的幸运是二营将士从阵地战到设伏站一次次冲锋陷阵用命换来的,是从通州辗转长沙、南昌、洛城、上饶、漳州、北京一路置生死于度外打出来的,而不是凭运气守出来的,恰恰是这些别人所謂的“运气”和不可能成就了二营的一次次飞跃和辉煌。《绝密543》凭借空军高层所提供的优异条件和精良的制作,将解放军地空导弹部队“全营一杆枪”的军魂细致地勾勒于荧屏之上,带给观众的是久久不能平息的心灵震撼。
结语
获得了空军高层亲授“尚方宝剑”的《绝密543》剧组,在道具和人员配备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加之兼有精心打磨的剧本和一批演技精湛的演员,使得这柄空军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十年锻造的利剑出鞘后便光芒万丈,斩获不俗的收视率和观众普遍的好评。该剧寓庄于谐,贴近观众,在各种青春剧、职场剧、仙侠剧霸占银屏的当今影视市场,能够突出重围实属不易,由此也可看出主旋律电视剧创作的用心之至。可以说,电视剧《绝密543》在一定程度上开创了主旋律电视剧新的发展模式,非常值得后来者借鉴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