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视阈下微电影创制的文艺情怀升华探讨
2018-03-10杨永明
杨永明
就人类社会维系的本质而言,情感显然是其中最核心的要素。一切社会关系的产生、发展、完形,都是在微观的情感统摄作用下渐进完成的,人类社会的情感在心理感受的归纳下所形成的范式由此渐渐升华为一种文化核心;这种文化核心正在随着互联网时代文化的无极化发展,由地域限制中衍生、蔓延、浸染开来,形成一种文化核心所支配下的意象化的文艺情怀。中国微电影的异军突起,在世界微电影领域走出了一条“敢为天下先”的文化核心之路,同时,更以其人文范式与艺术视野建构出了艺术进阶的文艺情怀升华。
一、 文化核心统辖下的情感抒发
(一)文化根性的人类情感表达
人类是这颗蓝色星球上最具情感的生物,人类的情感化表达必然建构在复杂的社会化架构与文化模因之上。社会化架构是人类情感唤醒的缘起与根源,而文化模因则是人类普遍情感的一种自觉期待与自觉满足的形而上表达,同时,更是所有人性表达的思想意识、生活体验、行为方式、精神物质需求等不可或缺的表现基质;亦是阐发自内心情感的,由世俗层次向理想层次与理性层次的跃迁。从相对性原则而言,这种文化模因是社会化基础之上所形成的一种文化核心,是对人类社会不同环境的因应产物。同时,这种文化核心的强弱与素质的高低亦决定了其狭隘排他性与宏大包容性的程度高低。中华文明是一种既重视血缘亲情,又具有宏大包容性的文化核心,这种文化核心以其文化根性而将情感打造成了形诸于文化的个体与社会之间的能力、秩序、烙印等的符号化表达,同时,更在文化核心的文化根性基础之上形成了一种文化驱策,牵系并介引着文化核心的人文书写与意象化升华。
(二)人文书写
人类的普遍情感首先是感性的,是一种综合形态;这种综合形态既是社会的真实写照,又是社会的艺术化映现,亦是社会的文化美学抽象化表达。在后现代文化大融合的社会情态下,过度单纯一元化研究中国社会已有失偏颇,当下的中国后现代社会已表现为中西方文化深度融合的客观存在,而情感表达亦复杂地深深植根于多元文化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情境之中,从而生成了一种有着客观多元化烙印的人文书写范式。例如,微电影《戏》即以多重文化与多元表达为核心,迤逦建构起了以文化为中心的多重与多元意象化表达;影片在蒙太奇式精妙剪辑与叙事技法的巧妙穿插下,创造出了极具张力的文化核心映现。这一文化核心映现更在极具创意性的中西方多元文化的隐性碰撞、冲突、融合的过程中,与美得令人窒息的显性画面配乐等一道,交织成了以中西文化内涵表达为核心的,靓丽的人文书写。在这种人文情怀与爱的融汇过程中,影片挥洒出了一道迷人的艺术化文艺色彩。
(三)文艺情怀的情感抒发
文化核心中的文化根性与人文书写是人类普遍情感透过文化核心的情感表达与情怀映现二元一体的根本性支撑。在潜意识的深层支配过程中,这种以文化为核心的人类普遍情感表达能够升华为一种更加形而上的文化。由此可见,最深层次的艺术再现力、表现力、冲击力,来源于人类普遍情感的基于文化核心支撑下的艺术化抒发。例如,微电影Cidy一片进行了原发于文化自觉的,针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完全主动式的融入。中外文化差异与习俗差异等在影片中碰撞出了更具中国文化特色的艺术火花;中外文化的水乳交融为世界带来了切近在场感受中华文艺情怀的契机,该片中的中外文化融合以人类普遍情感的抒发交织成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情感表达:中国的小鹏与外国的Cidy各自为了对方的全情投入与倾情付出,使得中外两颗心灵越靠越近,最终成为殊难割舍的不是亲情胜似亲情的文艺情怀,同时,影片亦以这种文艺情怀与文化核心为观众打开了全新的艺术视野。
二、 艺术视野统摄下的文艺情怀升华
(一)抽象化的艺术灵魂表达
艺术视野令微电影中的文艺情怀表达更见艺术品味、魅力、风采;艺术视野令文艺情怀在强调艺术创制的主观情感同时,更加重视客观现实对于主观感受的反映,从而使得人类普遍情感的抒发能够在主客观双重深度融合的作用下获得对于艺术的更见其情怀的阐扬。虽然客观的情怀在某种程度上囿于创制者成长过程中的区域性滋养,但却并不妨碍后天吸纳的开放性情感融合表达。所谓艺术即生活,艺术不但要赋予电影生命,更要赋予电影灵性,从而方能为微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建构出完美的艺术灵魂表达。[1]例如,微电影《遇见》一片,即以其青春励志的艺术化表达将现实与梦想进行了二者由并行同置进行深度融合,并建构起了一种现实中砥砺前行,为追逐梦想执著前行的青春励志式的文艺情怀抒发;影片述说着平凡者的不平凡梦想,述说着原来梦想不过是人生旅途中万千抉择的那唯一坚守、坚持、坚忍的艺术灵魂表达。
(二)抽象化的文艺情怀升华
微电影为世界打造了一座更具活力、更富情感、更见情怀的大舞台,微电影中形形色色的文化、艺术、生活、社会等载体,以其各自的艺术追求展开了不同的艺术视野,并在这种艺术视野下映现出了广阔的新天地。微电影以其针对人类普遍情感的见微知著的抒发,阐释了对文艺情怀的抽象化表达;诚然,文化对于艺术既有着根本性的核心支撑能力,亦有着根本性的抽象化阐释能力,同时,更有着艺术性的观察透视能力。由文化为艺术打开视野已成为文化艺术双轨同步并行、多元深度融合、主客二位一体的基础性表达。同时,艺术视野更为审美创制主体带来了后现代式的全新文化審美与艺术美学的深度融合表达,并且,更为艺术表达带来了一种主体论阐扬、方法论创制、价值论表达的基于三个维度的文艺情怀呈现升华。例如,微电影《我需要色彩》即以一种心路历程的纪录式表达将艺术家的创作进行了基于多元化艺术视野的表达;片中的艺术家由艺术装置而绘画色彩表达的全过程令观众倍感悦目,其所挥洒出来的色彩完全遵循着三个维度的文艺情怀升华。
(三)无限时空的文艺情怀升华
更深层次的艺术表现力、冲击力、感染力等来源于人类最普遍情感的基于艺术视野观察、融合、创制下的艺术化抒发。微电影工作者唯有最大化地拓展艺术视野,方能够最大化地由生活而情感、由文化而艺术、由艺术而回归生活化地实现由汲取而融合,由融合而创作、由创作而升华这一无极化艺术视野下的文艺情怀真实表达;同时,更应以无极化的艺术视野打破所有的条条框框,为文艺情怀的更具张力的迸发式表达建构起一种感性与理性二位一体融合,并实现一种开放与多元并存共生状态下人类普遍情感的极致抒发。客观而言,艺术视野为微电影的创制提供了一种以艺术所特有的方式掌控世界的途径;这一途径就是透过人类普通情感的极致抒发而为微电影后现代艺术创制寻获艺术灵魂的意象化升华表达。文艺情怀作为一种艺术视野下的新文化融汇的思想无界表达,其最终将深度融合为一种返朴归真的艺术即生活的文艺情怀真谛的艺术化表达。[2]例如,微电影《视角》即以一个个精心选取的视角,作为一种无极化艺术视野的扩张,将浓浓的文艺情怀由最普遍的情感扩展成为一种无限时空中的艺术化升华。
三、 文艺情怀的能指与所指表达
(一)功能性能指与所指表达
文化核心与艺术视野为中国微电影的文艺情怀建构起了意象化升华的表达依托与表达基质。好的微电影必须成为一种有生命力的存在,而为达致这一目标,影视工作者必须在微电影之中内置能够触动人心的文艺情怀表达。微电影中现实情怀的艺术化表达、灵感的思想意识升华、理论思辩的艺术融入等,與文化核心和艺术视野相较,显然是一种蕴不可言喻于艺术化的“可言喻”表达,艺术以特有的管道与人类普通情感沟通,以及生命的坐标系中的文化与艺术的水乳交融而形而上为一种社会生活功能性的能指。这种文艺情怀的表达恰恰是微电影创制者心中的意象化为人类普遍情感抒发的形而上表达。例如,微电影《游走北京》与《爱在四川》两部影片,即分别以不同的区域性表达了一种共同基于文化印象的功能性能指的抽象化表达;北京与四川两地的文化核心与艺术视野,分别孕育出了功能性能指之上的文艺情怀的意象化所指,这种抽象化与意象化表达,实际上已经距离人类更高层次的形而上情感很近,形成了一种能指与所指的意象化升华。[3]
(二)社会价值的能指与所指表达
文化与艺术、情感与情怀的交相辉映,为深刻体味微电影中所隐含着的文艺情怀提供了灵性化的介引;实际上,人性的钟摆恰恰在文艺情怀与普遍情感之间不停摇摆,这种有机摇摆为文艺情怀赋予了一种远离后现代功利的独特的艺术化品格,进而方能由微电影艺术化表达的具象化、形象性、抽象性之中,抽取出审美性的人文抒写。由此可见,文化核心、艺术视野、文艺情怀三者,已成为中国微电影未来无极化发展的三个不可或缺的基本维度。这三个维度在其形而上为一种文化核心的价值能指与价值观所指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更超逸的表达。例如,微电影《我需要色彩》即以一位艺术家的色彩创制,抒发了文艺情怀的极致艺术化表达,影片以艺术治愈心灵的极具冲击力、感染力、震撼力的意象化表达建构起了以文化为核心、以艺术视野为观察、以文艺情怀为表达的意象化升华,而该片镜头下艺术家的色彩挥洒犹如后现代微电影天空中的一抹瑰丽的光影,在无极化的时空中渲染开来。[4]
(三)能指与所指表达的深度融合
微电影作为一种后现代的产物亦必然与后现代艺术保持着大方向上的一致性,后现代艺术表达正在从传统的文艺美学范式向文化美学范式转换。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与文艺美学的文化美学抽象化表达密不可分,同时,作为服务大众的文化娱乐,人类的普遍情感既需要文艺美学范式的感性表达支撑,更需要文化美学的核心抽象支撑。文化美学的核心抽象决定了一个国家文化层面上的阐述、阐释、阐扬能力,而文艺美学是一种人类普遍情感审美的感性层面表达,文化美学则能够成为一种针对文化主体的嵌入式支撑,同时,亦能够为后现代社会带来美学的形而上建构支撑。从这个意义而言,微电影这一后现代产物在由感性范式向理性范式的转换与过渡当中,承担着一种形而上抽象的中流砥柱式的文化负载,同时,更应理所当然地成为一种文化向艺术、文化向娱乐、文化向社会美学逻辑、美学抒发、美学表达、美学审美的起点。文化美学是社会生活的功能性能指的指向表达,而文化核心符号更是中国后现代社会的社会价值所指的指向表达。[5]
结语
文艺情怀是后现代精神世界表达中不可或缺的人类情感符号,同时,更是精神文化系统之中最切近于受众的文化模因。文化核心是情感表达与情怀映现的最根本性的支撑,这种根本性支撑为中国微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文化中心、艺术视野、文艺情怀三个基本维度,并由此进一步建构出了文化与艺术和情感与情怀的升华表达。
参考文献:
[1]刘迅,王瑶,邹淼淼.略论微电影广告的情感化表达——以《猴王世家》与《特殊婚礼》为例[J].当代电视,2018(5):108-109.
[2]马立新,杨冬妮.人民中心、全球视野和历史情怀——论习近平文艺思想的三个政治维度[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7,
33(4):1-14.
[3]蔡建军,陈鑫.微电影广告的情感诉求与表现——以百事可乐《把乐带回家之猴王世家》为例[J].商业观察,2017(Z1):71-73.
[4]唐丽娟.人文抒写 意象升华——中法合拍电影《夜孔雀》中的文艺情怀[J].电影评介,2016(16):40-42.
[5]蔡建军,陈鑫.论微电影广告的情感诉求与表现——以百事可乐《把乐带回家之猴王世家》为例[J].美与时代(上),2016(5):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