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洞村》:传播中国脱贫攻坚好故事
2018-03-10曹洪刚
曹洪刚
《十八洞村》是由贵州籍导演苗月执导,王学圻、陈瑾等领衔主演的关于“精准扶贫”的主旋律电影,票房累计10702.9万。2018年《十八洞村》获得第25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大奖。《十八洞村》是一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电影,用影像记录中国“脱贫攻坚”好故事,非常值得研究。
一、 驻村干部:脱贫攻坚的人才之源
《十八洞村》的创作是在“脱贫攻坚”的时代背景之下。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深刻论述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总体思路和基本要求。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阐述精准扶贫基本方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是扶贫理念的重大创新。十八大以来,全国累计选派驻村干部277.8万人,实现驻村工作队对建档立卡贫困村全覆盖。①
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关键看人,做好人的工作是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之举。脱贫工作好不好,关键看老乡。老乡对脱贫工作的满意程度和认可程度,关键看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和驻村工作队是怎样开展工作的。乡村是国家行政单位最基层的单位,他直接跟老百姓打交道,是国家各项扶贫政策最终的实施地。驻村工作队作为脱贫攻坚的人才资源,尤为重要。
在《十八洞村》电影中,我们看到在十八洞村开展驻村工作的县委扶贫工作队扶贫干部,他们在脱贫工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小王是县委政府派到十八洞村的扶贫干部,他在整个脱贫攻坚的工作中,充分发挥他的聪明才智和智慧,帮助“杨家班”跟“穷”打了场脱贫攻坚的硬仗,寻找可以发展种植老稻谷的“飞地”,这一过程中通过对杨英俊的鼓励,选好这支“杨家班”的领头雁,深入到杨懒家、杨金山家等贫困户家中入户走访,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扶贫先扶志,抓住工作的要点。护林员杨英华种植的老稻谷,让小王看到产业的希望,从而启发“杨家班”,算好经济账,城市人喜欢吃老稻谷,因为不打农药、不用化肥,每斤老稻谷可以卖到几十元一斤,一亩老稻谷的价格是原先种植水稻的几十倍。小王启发村民的智慧和开拓眼界,寻找好的产业发展方向。这是驻村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起到人才引领的作用。
《十八洞村》影片以村民为核心展开叙事,形成闭合的叙述结构,通过对扶贫干部的拍摄,展现当代中国驻村工作的好故事,让我们看到驻村工作队员怎样与贫困户结对子帮扶,不仅仅是脱贫工作,还有生活方面,深入到老百姓家的田间地头,真实记录了扶贫干部工作的日常,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扶贫工作驻村干部的新形象。
二、“传统+互联网”乡村资源再整合
2011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印发,作为一个时期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第十条明确指出,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燕山-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等区域的连片特困地区和已明确实施特殊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是扶贫攻坚主战场。②十八洞村地处武陵山区中心地带,是众多山村的一个缩影,一个典型的代表。在十八洞村有农耕文化,苗族少数民族风情,诗意般的田园山水等等,这里是传统文化保留的一种延续。
在互联网互联互通的今天,世界信息交流平台发生了巨大变化。互联网整合了各地资源,在网上形成统一的平台。中国地理环境复杂,形态多变,在复杂多变的乡村,由于互联网的出现,让山货出山和信息资源整合得到顺利实现。我们在电影《十八洞村》中看到女主角麻妹自制的酸鱼,不仅保留的原生态的传统工艺,味美食鲜,深得村民的喜欢和赞誉。但麻妹的酸鱼只是自家吃和给亲戚朋友,并没有进入市场赚取经济利益。从外务工返回村中的杨薇薇,利用在外务工期间所见所学,开起了网店,做起了微商,和麻妹商量好,成为她的酸鱼供应商,在网上销售效益非常好,网店年底收入达到1万多元。这就是通过互联网,让乡村的物产走向世界,让更多的城市人、异乡人品尝到乡村的优质物产,这是中国乡村正在发生的一项巨大的变化。驻村干部小王通过互联网为“杨家班”在离寨子不远处找到一块“飞地”,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解决十八洞村人多地少的问题,找到发展产业的突破口。脱贫攻坚就是重新整合乡村资源的过程。
中国的乡村保留了非常好的乡村物产和手工艺等乡村特色产品,这是今天在城市寻找不到、品尝不到的乡愁。乡村不仅保留了乡村的手工艺和物产,还延续着传统文化。在电影《十八洞村》我们看到这个村寨有苗鼓队、苗家刺绣、酸鱼、老稻谷等等,十八洞村让我们看到这里山村青山绿水,让人心旷神怡。这是一个深居山里的寨子,他们的传统资源非常丰富,只要通过资源整合,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就能够推动山货出山和乡村旅游的发展。
三、 尊重乡村“在地化”风俗,积极调动村民主动性
千百年间,乡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这是脱贫攻坚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必然要遇到的问题。我们需要尊重乡村“在地化”形成的村规民约,积极引导,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参加脱贫攻坚工作。
在《十八洞村》中我们看到寨子里有喝“绝交酒”的风俗,只有当村子里的关键问题得不到解决,涉及到全村人民的利益,才能做此决策,这是村里几百年来定下来的规矩,全村人都要遵守。从杨英连的女儿杨薇薇和施又成结婚,引起的强烈冲突,施又成的先祖在100年前因为“水源”的事件和全村喝了“绝交酒”,这就是说无论施家发生什么事情,红白喜事,全村人都不会管,和全村村民断交。然而杨薇薇和施又成的结婚打破了约定,引起村民强烈的不满,驻村干部小王积极的引导解决此事,施又成说“我的祖先欠了十八洞村的水,我拿酒来还”,并且参加到“杨家班”脱贫攻坚事业中。
影片中杨懒不肯拿出之前已经答应的土地来修建通村路,村民多次协商无用,只能用喝“绝交酒”的方式来解决。杨英俊说:“杨懒再懒,也不希望失去土地”,杨懒说:“土地要是没了,就更加找不到婆娘了。”土地对千百年来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是多么的重要。当驻村干部和杨英俊带着杨懒来到之前找的“飛地”尾矿库,杨懒看着矿渣子,顿时感到自己这些年做的错事,说:“矿渣子,好怕人哦。”“天哦,我才晓得我好作孽哦……”杨懒,从此参加到尾矿库的填土造田的工作中,解决了村里通村公路所需要的土地和杨懒生产发展问题,从国家帮扶脱贫,到我要脱贫。驻村干部小王,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尊重寨子“在地化”的村规民约,又极大地发挥了自身的主动性,解决了一系列的冲突。
在村寨中,留下的村规民约,绝大部分是积极向上的,如施又成再次回到十八洞村,杨英连重新教施又成十八洞村的村规民约——“敬重天地、孝敬父母、尊重生灵、平等待人……”这样质朴流传的村规民约,对村民和村寨的和谐共生关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对开展乡村脱贫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影片中,从开始村委会挂着外出打工的被褥,到片尾,村民从外地纷纷回来取下被褥,回村工作,在脱贫工作中,我们看到乡村活力的激发。
在乡村开展脱贫脱贫工作,要利用好内外部的资源,不仅仅注重驻村干部的人才资源,还要注重乡村内涵式发展,启发内生动力,让村民积极的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利用乡村的传统资源,加上互联网现代化的发展,让传统资源插上翅膀,将乡村优质资源服务于有需要的人,实现互利互惠。充分尊重乡村“在地化”的村规民约,和谐共生,发展乡村产业,变废为宝地探索乡村资源再利用。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在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式致辞中说:“电影是文化的‘使者”,《十八洞村》为当下中国脱贫攻坚战向世界传递好声音、好影像,贡献中国智慧,让世界知道中国的发展,中国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