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2018-03-10张旭

新课程·中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现状德育小学语文

张旭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学校和教师重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学并且关注其三观发展,为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为祖国发展培养人才。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现状;改革方式

大家都知道小学语文重视思想和观念对人的影响,对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对品德影响起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我们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外活动等方式进行有目的的思想品德教育。

一、坚持多阅读多理解

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发挥教材的品德培育作用要靠语文教学。老师要经常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例如在上《白杨树》一课时,教师要让学生品味其中优美的句子,理解其感情。帮助学生理解白杨树代表守护边疆的战士的一种精神,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明白爱国奉献是一种美好的感情。老师要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要在阅读中教育学生,例如有目的、有选择地让学生读一些书,甚至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讲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也可以让学生读一些古代的优秀文学作品。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学生有不懂的问题,老师要仔细认真地帮助学生解答问题,要耐心地开导学生。因为阅读理解和思想品德教育可以统一于教学活动中,所以老师在课堂上也要注意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教育。

二、在教学中要有情感,要有方法

对感情的教育是思想教育的首要的條件。学生不仅要在思想上明白道理,而且情感上也要受影响,既要明白道理还要理解其感情。从语文对品德教育的影响来说,主要方法是以情动人。在阅读中因为学生带着个人的生活经历、文化背景,只有从情感上打动他们才能真正教育到学生。如果语文教学只是单纯地对课文品德教育因素做理性的分析,即使分析得清楚明白透彻,学生也只知道了某些道理,却未理解其感情。那么就不能达成教育学生的目的。

教育要被学生接受,要引起学生的共鸣,就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章产生感情,理解其思想,让课文中高尚、健康的思想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以情动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如上《猫》这课时,书上这样写道:“它要是高兴,会比谁都温柔可亲……在你写作的时候,还会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为什么作者是猫在稿纸上踩印的几个脏脚印是“几朵小梅花”呢?原来是因为作者喜欢猫,所以愿意宠着它,即使它错了,也只是笑笑,把它的脏脚印当做梅花。作家喜爱猫的这份感情推动了美的想象,拓展了作家的思想,这才有如此美妙的描写。二是教师要以情动人。教师要通过自身的语言、动作和表情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传达给学生,让学生理解这份感情。三是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学习习惯和特点,利用已有教学资源采取形象生动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感情。如采用多媒体教学等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实践证明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重要方法。

三、让学生主动接受教育

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学生要想获得知识,需要学生自身的参与。虽然学生是受教育者,但也不能被动地机械地接受教育,学生的学习具有主动选择性,只有合学生心意的教育学生才愿意接受。被教育者是影响教育成果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教师还要善于发挥班集体合作的作用,让学生在思想品德和知识能力上相互激励、相互帮助。

四、老师要以身作则发挥示范作用

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作用以身作则提高语文品德教育。教师要有责任意识,积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发挥教材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良好环境,重视发挥自身作用,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榜样的作用是极大的,教师的思想品德也会时时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和评价没有不具体地体现其态度的,当情感共通时,就可以打动人。每个人都有难过不好受的时候,教师也不例外。但是教师如果不分场合借教学活动将怨气发泄在学生身上,就无法教育好学生。语文德育还与教师的学识修养有极大关系,如果孤立进行语文品德教育,就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把语文课文中的知识和品德教育结合起来,让它们既对立又统一,用独特的教学手法,默默地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简单地说,就是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形成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树立起到了极大作用,所以在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品德教育的目标是促使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增强其人文精神和人文力量,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武装他们的头脑,促进其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彬.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及措施[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2):98-99.

[2]周霄嫽.小学德育教科书中公民知识的分析与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15.

[3]刘丹梅.小学成语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

编辑 李博宁

猜你喜欢

现状德育小学语文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