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新课程下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解题思维能力

2018-03-10郭彦林

新课程·中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

郭彦林

摘 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问题的难易度和学生的理解能力等都是影响数学解题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能力是非常关键的,其是数学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从影响小学生解题思维能力培养的因素出发,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解题思维能力进行了具体阐述,希望为相关读者提供一些微薄的帮助。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解题思维能力

解题思维能力是指学生针对数学问题作出的反馈,这一过程能够直接体现出学生的思维结构和解题风格。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化,小学数学教学由传统的理论知识传输转向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因此,在新课标下培养小学生的解题思维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但受年龄特点的限制,小学生与成人的逻辑和思维是不同的,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实现小学生解题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一、小学生数学解题思维能力受限的主要原因

第一,学生个人因素

学生受个体差异性的影响,其思维形成过程也是不同的。有的学生在思考问题时细致,有的粗线条。这些有差异的个人因素是影响学生解题思维的重要原因。

第二,学生知识储备有限

小学生受年龄限制,知识储备有限,没有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导致很多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浮于表面,忽视了问题背后隐含的问题,易导致解题出错。

第三,解题方法的差异性

解题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解题思维能力的培养。但小学生受各种因素限制,在选择解题方法、运用解题策略上不合理性长期存在,同时有些小学生思维固化,在解决问题时会出现刻板套用公式或背诵例题等现象,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学生解题思维能力的提高。

二、新课程下培养小学生解题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以兴趣为内驱力,调动学生解题的积极性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解题思维能力的培养要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入手,并以兴趣作为内驱力,提高学生解题的效率和积极性。小学生年龄较小,逻辑思维尚未形成,思考问题多从形象角度出发,面对枯燥乏味的数学文字很难提起兴趣。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入手,逐渐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首先,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趣味素材,将其与情景创设法、游戏法、设疑法等趣味教学法结合起来,以此来调动学生解题的积极性[1]。例如,在学习“图形变换(轴对称)”这节课时,教师可以用趣味游戏的形式导入新课。在课前与学生交流:同学们,你们会玩剪纸吗?怎么玩呢?看一看老师的作品吧!之后给每个学生提供剪纸的机会。通过剪纸游戏将轴对称的话题引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后让学生在班级内展示一下自己剪好的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总结,对轴对称图形进行认知。最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新颖的图形让学生大胆猜测是否为轴对称图形。通过此种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激发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这对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能力是非常有利的。

(二)以完善知识为方向,填补学生的思维空白

小学生年龄较小,尤其是一些后进生,在解决问题时常常存在思维空白的问题,不知所措,无从下手,有些后进生甚至在公式套用上也存在难度,这也就直接影响了解题效果。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帮助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弥补自己的思维空缺,建立相对完善的知识概念,以保证学生的思维畅通。

小学生受年龄限制思维存在连贯性,很多问题不能从整体上去思考。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对此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逐渐提升学生的思维整体性,具体可以借助与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促进学生解题思维能力的提升。

(三)以解题策略为目标,延伸学生的思维广度

小学生解题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在解题策略完善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小学数学教学要以解题策略为目标,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解题方法进行不断的反思,并在反思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自身的认知,延伸自身的思维广度。另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要以问题引导的形式帮助学生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逐渐转换,让学生养成自我督促、自我监控的习惯。另外,教师要在教学中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联性体现出来,使学生认识到很多知识并不是课本中的,而是从生活中获取的,延伸学生的思维广度[2]。例如:在学习“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引入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应用题。如:一个无盖的長方体鱼缸,长8分米,宽6分米,高7分米。制作这个鱼缸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这个鱼缸能够盛水多少升?这是一道较为简单的应用题,也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教师可以借助此类问题引导学生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帮助学生架起数学与生活之间的沟通桥梁,在打开学生学习思路的同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讲授制已经与现代教学出现了脱轨的现象。因此,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注重思维模式的构建和解题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中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黄惠金.浅谈小学生应用题解题思维能力的培养[J].神州(上旬刊),2013(12):187.

[2]杨丽.浅议小学生数学解题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上,下旬),2016,13(19):208.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新课程小学数学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浅谈新课程下的课外阅读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