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情境,有效的情境

2018-03-10温丽娜

新课程·中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情境设计实例有效性

温丽娜

摘 要:情境教育,最初是用在语言类教学中,这是一种非常普遍又有效的教学方法,比如最初的英语教学,在很久前就见过,一些英语教学的节目中,都是将对话放在一段情境中,而情境本身可以帮助和提示学习者对话的前提和内容,也更加有利于学习者理解和记忆。比起枯燥的书面文字的死记硬背,这是非常生动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情境设计;实例;有效性

要想通过好的情境教学达到好的教学实效,必须要有有效的情境设计,因此如何创设好的情境是情境教育的重要内容。课堂上的分分秒秒都是珍贵的,教师展示的每幅图片、说得每句话、每个提问,引领学生做得每个动作、每个活动都应该是有实效的、环环相扣的,教师不可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好的情境或用来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或用来激趣引起自发思考、或用来升华知识拓展思维……

怎么创设一个有效的情境?播放造桥的过程?经过思考,我认为真实的、静态的图片,缓慢地播放,就是一种情境教育。让学生融入图片中去思考,用纸造一座坚固的桥,这么柔软的材料,结构很重要,怎么造?好的情境设计,就像好钢用在刀刃上,张张图片唯美,不能光是唯美饱饱眼福,好像教学设计多么花哨,更不光是看看图能达到导入新课的目的,每张图片欣赏的有目的、有作用,看图的同时,教师根据图片设计好的提问,句句提问有指向,每句话语有引导有意义,这样才是有效的情境。

实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五年级上册《摆的研究》片段。

环节一中,教师经过引领、实验,学生自主思考得到了研究摆速和摆长、摆重、摆幅之间关系的合理实验方法,并且分小组实验,现场得出了结论。“摆得快慢和摆幅、摆重无关,和摆长有关。摆长越长,速度越慢。”教师创设了环节二的情境,来激发孩子自主完善科学概念。

环节二,拓展完善。

追问:摆的速度和摆重、摆幅无关,那么我们能够说只和摆长有关吗?

设计时,我在想,直接说教地告诉孩子们“摆得快慢和摆幅、摆重无關,和摆长有关。还和地球引力有关”,这样只能是死记硬背,学生也没有什么真实的感知和兴趣,而且小学的孩子对于重力和单摆不同方向力的作用也没有能力去理解,怎么让孩子完善这个科学概念呢,于是我在思考怎么创设一个有效的情境来让孩子兴趣高涨地自主思考、完善概念呢?

教师: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02.666秒,我国神舟十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王亚平正式成为我国第二位上天女航天员,同行的还有聂海胜、张晓光。教师播放了一段他们三个在神舟十号卫星仓内做得一段单摆科学实验的视频。

视频中,失重的单摆和地球上的单摆运动做了对比,学生在看之前的好奇和猜测,(教师播放之前提问:脱离地球啦,这个单摆运动会是什么样子?)到看完之后得到新知的激动和自发的思考,是教师将孩子们引入这一情境的目的所在。学生不能亲自体验的实验、或者说根本没有想到的一个实验,教师通过这一设计,让孩子亲眼目睹,这种自然而然的激动不已既是对祖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骄傲不已,又是对这一情境亲眼目睹后,奇妙的科学知识就在眼前的兴奋不已!获得新知的兴奋不已!

教师通过这一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得出了在现有学生知识水平下完整的结论:摆的快慢和摆幅、摆重无关,只和摆长有关。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摆的快慢和摆幅、摆重无关,和摆长有关,其实还和地球引力的大小有关,对科学概念的研究和描述都要严谨。老师同时希望同学们能够好好学习,利用所学的知识,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和各项建设添砖加瓦!说不定你就是下一个来自中国的科学家!

达到情境教育的目的——通俗地说“学会了”,这是基本目的,而好的情境教育目的要“开心地学会了”“自愿思考地学会了”“激动不已地学会了”“学会了,还想到了很多”“不仅学会了,还有想去学更多的意愿”等,这样的情境设计才是有效的。而且除了有效的情境设计,还要考虑情境教育方法、情境教育目的(比如爱国主义等)的多样性,这样才是好的情境、有效的情境。

其实,知识源于生活,知识从生活提炼以后成为模型,也就是科学概念、定理、公式等,情境教育实际上就是遵循了知识提炼的过程,需要教师精心选择一个情境,用精炼实效的语言引导学生很好地融入进去,好情境让学生乐于、愿意、积极地去体会这个提炼总结的过程,体会如何“渔”,而后开心不已地运用自己发现的“渔”,再去得到更多“鱼”。因此,我想情境教育,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总结,设计时要根据课题多想、多磨,怎样将一个成型的知识点,丰富、有效地扩展开来,引导学生去从这个知识点的源头处,体会这个知识点挖掘的过程,再利用有效的情境刺激孩子去发散思维,乐学好学!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情境设计实例有效性
高职《图片处理》课程的教学大纲设计
巧设课堂教学情境,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完形填空Ⅱ
完形填空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