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段语文课堂知识可视化的对策探究

2018-03-10雷丽俊

新课程·中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知识可视化对策

雷丽俊

摘 要:在小学教育中,知识可视化属于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即通过图形、图像等各种手段,来传达、构建及表示复杂的知识。尤其是小学生处于知识启蒙阶段,接受知识能力不强。因此采用知识可视化,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阐述了采用知识可视化教学的意义,提出小学低段语文课堂上采用知识可视化教学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小学低段语文课堂;知识可视化;对策

随着多媒体教学不断普及,音频、图像及视频等各种形式逐渐进入小学低段教学课堂,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增添新的生机,而且这种教学模式比较符合小学低段学生的思维特征。通过知识可视化教学,能够降低学习语文知识的难度,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但是从教师应用现状来看,应用知识可视化教学还未达到教学效果,还需要不断探讨。

一、应用知识可视化教学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知识可视化教学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有利增长学生的知识

小学低段学生刚刚进入学习,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均比较薄弱,因此极难完全掌握语文知识。教师就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其中知识可视化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将语文知识非常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能有效地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

2.有助开阔学生的眼界

小学生比较活泼好动,特别是低段学生更加明显,他们刚刚开始接受知识,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因此,在课堂上开展知识可视化教学非常重要,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将知识真实地展示在学生眼前,比如,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知识时,播放小鸡、小狗等在雪地里的脚印,形象直观地展示在学生眼前,不仅让学生学习书本知识,还能够见识到雪、小鸡等,拓展眼界。

3.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

知识可视化教学中,教师经过将语文知识通过图片、声音或者视频等各种形式展现出来,比如遇到“红叶红满天”词句时,通过多媒体播放香山红叶到处飞的场景,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红叶满天飞的情景,在观看时学生还会思考:枫叶什么时候变红?为什么只有秋天枫叶才会变红?等等,通过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小学低段语文课堂知识可视化的对策

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采用知识可视化教学具有重要教学意义,但是教师也必须要合理运用才能够实现教学目标。笔者结合自身工作体会,淡淡如何运用知识可视化教学。

1.看图说话,提高综合能力

在看图说话教学中,采用知识可视化教学就要依据图画引导学生学习有关知识与能力。首先,备课时教师要多搜集相关的视觉内容与课文图片,对这些素材进行整理与归类;其次,将图片或者视觉影像呈现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认真理解图画表达的意义;最后,教师依据教学任务及学生特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完成学习任务,而且不同的文体选择合理图片。比如学习说明文时,教师应展示感性图片,激发学生思维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踊跃发言;而学习记叙文时,教师可呈现课文结构图,引导学生依照结构图内容带着感情、分角色朗读,不同文体采用不同教学方式,有效提高学生的想象力、表达力、观察力,培养学生综合发展能力。例如學习苏教版语文课文《三袋麦子》(三年级上册),教师通过多媒体呈现出结构图,分别展现小牛、小猪及小猴这些动物的不同行动与反应,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初步感知课文,然后再复述课文,再感知这篇文章,最后鼓励学生回答问题、踊跃发言,营造语文教学的活跃气氛。

2.制作课件,提高教学效率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因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许多教师常常采用一本教材、一支粉笔形式开展教学。这种教学形式比较单一,课堂氛围枯燥,自然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知识可视化教学时,教师就应该借助多媒体教学课件,将教材中的知识通过直观的视频、图片及幻灯片等各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比如苏教版一年级下册《司马光》课文教学时,教师就可通过动画视频的《司马光》引入教学,通过有趣、直观的动画把教材知识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观看视频就能够让学生感受落水前大家玩耍的欢乐氛围,见到有人掉进水后其他小朋友的慌乱,司马光表现的冷静、镇定,通过这种模式就能够非常直观形象地将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当讲解完视频后,教师通过幻灯片给学生讲解一些课外“司马光”的知识,通过课外延伸,了解司马光的生平及成就,进一步充实学生知识。同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课文的范读,引导学生一边听、一边看、一边思考。通过这些形式就能够将知识直观可视地呈现出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印象,提高小学低段语文教学质量。当然,可视化教学手段并非本文探讨的几种,教师要依据学生实况合理地开展知识可视化教学。

3.想象阅读,提高想象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属于中心内容,因此教师就要采用知识可视化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表达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教师阅读,学生在脑海中勾画出美妙场景,就能够将阅读与想象相结合,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一般而言,当图片资源缺乏时采用想象阅读,就能够引导学生发挥自己想象力。比如学习优美文字或者抒情文字时,教师引导学生揣摩词句,并对这些词句进行加工与想象,反复品味词句中创设的各种意境,给学生留下想象空间。比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拉萨的天空》(三年级上册),教师就可通过想象阅读方式,在阅读课文时要求学生紧闭双眼,伴随教师阅读想象拉萨天空的白云、蓝天,想象蓝缎子、蓝宝石,引导学生置身在感受拉萨的唯美中。

由此可见,知识可视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教学手段。在小学低段语文应用知识可视化,有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在实际使用中,教师要依据学生实况,合理采用知识可视化教学,促进学生从形象思维转变到抽象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杨红华.知识可视化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实证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6(6).

[2]唐从兄.知识可视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4(16).

[3]秦荣国.知识可视化在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5(11).

[4]段维清.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的知识可视化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1(11).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知识可视化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