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写作”教学的探究与实践

2018-03-10梁燕琼

新课程·中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语语随感微写作

梁燕琼

早在20世纪50年代,张志公先生就曾指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学生怕写作文,原因大致有两点:其一,无话可写。孩子平时经常参加各种活动,也爱读课外书,为什么还是觉得无话可写呢?归根到底是没有及时积累写作素材。其二,不知如何写。在小学阶段,写的训练主要集中在一学期八个单元作文。作文训练少,基本的语言、素材积累非常缺乏,使孩子们力不从心。

“微写作”是一种自由短小的写作形态代称,是顺应时代趋势的体现,是治疗传统作文教学弊端的良方。它最为显著的特点是短小、灵活、即时,贴近生活。

“微写作”的主要呈现方式是:(1)结合课文内容进行仿写、续写、改写、编写补白、随感等。(2)生活中的微写作。

实践伊始,我给学生讲清楚什么是微型写作?要求每日写一篇,鼓励学生用三百字左右,即兴、及时将自己每天的烦恼或快乐、新奇的发现、随机发生的精彩事件、最真实的感受写下来。由于题材、内容、范围、形式不限,而且短小精悍,学生写起来轻松,不会有压力,不会增加他们的学业负担。我先以范文入手,教会学生如何写,教会家长如何点评。同时,结合语文教学,对课文的表达方法进行仿写,就课文内容进行续写、改写、编写补白,写课后随感,写梗概等等。

一、激励性的点评,激发创作欲望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写作的强大动力和内在力量。学生一旦对写发生了兴趣,就能积极地、主动地进行写作。于是,我和家长看完学生写的微型作文后,有的放矢地进行表扬和提出建议。点评以激励为主,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如:一个学生描写200米跑步比赛的场面:运动员弓着腿,注视着前方,等待发令。“呼”的一声,运动员像几匹脱了缰绳的骏马,向前飞奔。“加油……加油……”我班的小明甩开其他对手,一路领先。处在第二道的(2)班同学几次想超过他,却总不能如愿。第三道的(3)班同学不甘落后,眼看着要超过我们班的小明了。这时,啦啦队像疯了似的,大声喊了起来,小明为之一振,像离弦的箭一样冲过了终点线,取得了第一名。家长的点评是:不错,比喻生动(文中已画出),能抓住人物的活动及比赛的气氛来写。老师的点评是:比赛前,运动员等待起跑的描写,发令枪响,运动员奔跑的描写,这是“面”的描写,比赛中,对小明、(2)(3)班同学、啦啦队的描写,这是“点”的描写。点面结合,把比赛的场面及紧张、激烈的气氛写得生动、具体、形象。比喻恰当,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作了细节描写,好。那么,你观看时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写写更好。这样的点评,肯定了写作的闪光点,又恰如其分地提出了修改意见。学生被老师表扬了,有了写作的冲动,越写越想写了。

二、学会观察,体验生活,进行生活中的微写作

一开始,学生总是说:“老师,一天一篇,哪有这么多材料写啊?”我想: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大自然、生活中有无穷的写作材料,为何学生会觉得无材料写呢?究其原因,在于学生观察能力不强,对周围的事物“熟视无睹”。要解决学生“无米下炊”的问题,应着眼于教会学生学会观察,体验生活,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于是,我课内课外相结合,课堂上,我借助电教媒体播放电视录像或采用实物观察的手段教给学生观察方法。课外,让学生置身于大自然中,具体感受,亲身体验,在美的熏陶下,学生的思维雀跃,品味美、再现美的感情便升腾起来,学生的语言便会联系观察和体验进入“语语摹其形”“语语传其情”“语语悟其神”的境界。

三、多种途径丰富学生的语言储备,解决有话写不出的问题

1.多读课外书籍,养成摘抄积累的好习惯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丰富词汇,除了多读书,还应养成摘抄的好习惯,做到读抄结合,相得益彰。我结合学校的阅读要求,让学生每天不少于30分钟阅读课外读物,可以利用早上早读前的时间,也可以利用午读的时间或晚上完成作业后用半个小时的时间读书。要求阅读时,在书上画记号,做批注。精彩处,需要读读背背,并把好词佳句抄写在阅读本上。我还让学生用积累的词语说话,或背诵积累的句段。经过一学期的实践,学生的词汇量大大增加了。

2.课文教学时,引导学生积累和运用好词佳句

现行的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课文,里面不乏优美的词句。教学时,我让学生在品读的基础上进行串词作文,學以致用。如学习了朱自清的《春》,我要求学生用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写一段校园春景。如:成千上万、繁花嫩叶、呼朋引伴、抖擞。有一位学生是这样写的: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伐来到了我们的校园。花草树木抖擞精神向春姑娘问好,植物园的繁花嫩叶吸引了各色各样的蝴蝶、成千上万的蜜蜂。同学们呼朋引伴来到植物园驻足观赏。啊,植物园的景色多么令人陶醉啊!教学时,引导学生积累和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久而久之,学生的词汇量丰富了,写作水平不断提高。

四、结合课文教学,加强微写作训练

“微写作”的主要呈现方式是:(1)课堂上的微写作:仿写、续写、改写、编写补白等。(2)生活中的微写作。那么,如何结合课文教学,加强课堂上的微写作训练呢?我的做法是“学习完课文后,结合课文的内容、表达方法,布置仿写、续写、改写、编写补白、随感、荐读、概括、续评等写作训练。

五、自改、互改,取长补短,不断进步

作文写好后,必须要求学生修改。这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在微型习作中,我指导学生自改,互改。最后,家长和老师进行点评。经过一学期的实践,我发现学生的修改能力、鉴赏能力提高了,在互改中,能虚心听取别人的修改意见,能吸收别人的写作经验,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收效甚大。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语语随感微写作
中美大学生议论文语篇中模糊限制语语用功能对比研究
顶天立地的女人们 印度写生随感之一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最后一吻
随感二则
华伦随感
二十年前的一些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