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2018-03-10张华庆
张华庆
摘 要:班级管理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发挥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班级管理会别具特色,建立在学生自我管理基础之上的班级管理会使每位学生成长更快。
关键词:班级管理;自我管理;自我管理能力
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班级管理主要是对学生的管理。所谓自我管理,就是指个体对自己本身,对自己的目标、思想、心理和行为等等表现进行的管理,自己把自己组织起来,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自己激励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务,最终实现自我奋斗目标的一个过程,通俗地说,就是自己管自己。自我管理能力是指受教育者依靠主观能动性,按照社会目标,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转化控制的能力。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自我管理则是高水平自我教育的成就和标志。”我国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与其把学生当作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的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地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的宝藏。”班级管理也是如此。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让这个班集体充满活力,这是每个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在班级管理中要想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应注意的问题
1.避免采取专制独裁的管理方式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班主任为了管理的方便,往往采用了专制独裁的班级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有很多不利之处:班级建设缺乏正气和能量;班干部长期不换,使得班级的生命力越来越弱;大部分同学缺乏竞争意识和自我促进意识;大部分同学得不到公平的锻炼机会;落后的专制思想影响班级的每个人,阻碍全班学生智慧的发展。这样就会形成一种班主任在,班级各方面一切井然有序;班主任不在,班内一切乱套的现象。
2.避免采用聽之任之的管理方式
与上种管理方式正好相反,个别教师觉得既然教师直接管理阻碍学生的发展,就走向了另一种极端,干脆将所有的事情都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决定。学生的想法毕竟受年龄、环境、教育、家庭等因素的限制,很多时候会出现偏差,让学生自己一味地决定自己乃至班级的事情,就会出现群龙无首或者一团乱麻的现象,甚至是出现班级内部你方唱罢我登场、闹剧不断的局面,一旦这种情况形成再去改变是很困难的。
3.明确学生的发展是班级管理的核心
学生来到学校的目的是学习,学习知识,学习做人,班集体是每位学生每天生活的群体,这个群体应该让其中的每个成员都得到相应的发展,让每个学生在其中能够快乐、健康地成长。如果在这个集体中仅仅是让学生的日子白白地过去了,其心智、知识、能力等方面没有得到发展,这就是个失败的集体,这个班集体的管理就是极其失败的,要想发展班级,管理好班集体,就要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能力。作为班主任就要在各项班级事务中充分考虑,给予每个同学发展自我的机会,让他们有成长的空间,因为学生的发展是班级管理的核心。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对班级管理有了自己的一些见解,我结合自己的工作情况对学生的自身发展进行了研究
二、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策略
1.师生共同制定班级公约
班级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对于每位学生而言,班集体就是他们学习生活的家,家的发展依靠的是每个成员的努力和参与,所以所有有关班级的制度、公约、条例、奖惩举措等,都应该符合时代、班级、学生的特点,应该是每位成员参与制定,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头羊,也只是其中的成员之一,大家共同参与制定的班级各项制度,在班级运行过程中才会真正起到相应的作用,才能让班集体的每位成员都愿意去遵守和服从。因为人人参与其中才会有主人翁意识,才能使班集体自己转动起来。
2.细化班级日常事务的管理程序
作为学校的重要组成单位——班集体而言,其事物是相当庞杂和琐碎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将其罗列清楚,所以就需要细化班级日常事物,细化之后做到每样事物都有负责的人,每样事物都有擅长的人员进行协调管理,同时班级的管理程序也要细化,组长负责什么,各位课代表负责什么,班长、副班长负责什么,还有生活委员、体有委员等各负责什么,在什么层面上组长需要服从课代表,什么层面上班长可以协同所有人,在什么层面上每个人都是自由的,同时又是领导他人的,这些都需要在班集体中明确规定。而且一些事务还需要形成文字性的东西可供参考查阅,以免在班级运行过程中个别班干部作威作福、指手画脚、光说不做的现象发生,同时也避免某事多人管或者无人管的情况产生。
3.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良好的个人习惯是个人自我管理的核心。一个不会管理自我的人是不会管理班集体的,自我管理从良好的习惯培养开始。我们知道,任何一种行为只要不断地重复,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同样道理,任何一种思想只要不断地重复,也会成为一种习惯,进而影响潜意识,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你的行为。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即同一个动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习惯性的动作;同样道理,任何一个想法,重复21天,或者重复验证21次,就会变成习惯性想法。所以,一个观念如果被别人或者自己验证了21次以上,它一定已经变成了信念。
定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针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经常反复地用不同的形式谈学生应遵守的日常行为习惯,讨论行为习惯的优劣长短;制定本班的日常行为规范量化表,让每位学生自己给自己打分,自己寻找下一步的进步点;组建行为习惯督查小组,发现问题讨论、督促解决;定期表扬本班行为习惯良好标兵,形成班级正能量;建立班级共同良好行为习惯记录册,记录本班的共同良好行为,定期进行重复温习,强化这种集体良好行为。
4.开设“班级法庭”
班级是每个学生生活学习的场所,这里是学生智慧的展示场,学生之间难免会发生这样那样的事情,这些事情势必会影响学生之间的感情和班集体的发展,所以设立班级法庭就是让学生自己调节学生之间的事情,既发挥他们的才能也维护班级秩序,在班级法庭的“审理”之中明晰自己的对错,增强自我管理的能力,进而明白怎样才能发展自我的同时维护班级利益,怎样才能在班集体中融洽地生活学习。
5.特色班会
班会是每个班级每周必需召开的会议,利用好班会就等于定好了班级日常发展的基调。除学校规定的班会内容外,班会可以是辩论式,可以是演讲式,可以是情感交流式,可以是特长展示式,还可以是观影式,应该不拘一格,应该是人人都可以主持的,人人都有机会发表意见的。特色班会是一个班集体不同于其他集体的展现,开展好特色班会等于给班集体注入了一剂强心剂,每个学生也会得到自我的锻炼,这样班集体和每个自我都会尽快成长起来。
6.组建班级事务决议组
班集体是个大家庭,重要的事情就需要所有人进行讨论决定,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当所有人的意见发生分歧或者意见不统一时就需要班级事务决议组,决议组成员可以根据本班的情况让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代表阐述自己的观点理由,然后决议组成员根据他们的阐述对班级的影响和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评估,然后做出班级决定。班级日常事务按照班集体的日常管理方式按部就班地开展就好。也就是在有分歧的事情上班级事务决议组介入管理,其他情况下班集体按照常规正常运行就好。
7.建立班级活动项目负责组
一个班集体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前,应该先告诉全班同学这次活动的目的和要求,让所有感兴趣的同学拿出自己的活动组织方案和实施办法,大家对同学们的方案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竞标”的方式选出优胜方案,由方案策划者担任项目负责人,由他建立项目负责组,组织实施本次活动,活动中其他成员均要听从负责人的安排,不能有异议。这样做既可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还可以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培养他们自身能力的同时提高班级的自我管理能力。
8.班干部竞聘制
要想讓一个集体活起来,就要给这个集体注入活力,注入活力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引进竞争,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每个人都会去寻找自己的存在感,从而激发他们内心的上进心。班集体引进竞争的最好办法就是班干部竞聘上岗。当班集体的运作出现问题时,教师就要适时对不负责任的班干部进行调换,这时就需要教师组织几个人员开展竞聘活动,首先公布竞聘职位及应聘条件;其次在规定的时间组织竞聘演讲和大家投票活动;接着教师和活动组织者对几位竞聘者的整个情况进行公布,宣布竞聘结果;最后宣布新的班干部上任,以及他上任后的观察期限,通过观察期的班干部将成为这个集体的正式班干部。
在班级管理中采用竞聘制,既可以解决班级事物无人管理的现象,也可以发挥有能力的同学的管理能力,同时让大多数同学能够在他人的竞聘活动中学到一些竞聘技能,为自己今后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9.学生学期自评制
每个班集体的发展离不开每个学生的发展,每个学生的发展反过来影响着班集体的发展。一学期结束时,教师应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自评,让每位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口头陈述自己的书面自评材料,“晒一晒”自己这一学期的所作所为,听一听他人的功过是非,想一想自己的优劣长短,这样可以使学生自身明是非,知得失。让他们在班级这个环境中学习生活时有一种紧迫感,一种强烈的想要发展自我的愿望,这种强烈的想要变得优秀的愿望会让他们对自己的管理更加趋于完善,这会促进他们的成长。
以上这些是本人在多年的班级管理中积累的经验,本人认为班级管理只有建立在学生自我管理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身能力,并且以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为出发点,这种管理方式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一个班集体的发展依托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那么这个班集体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集体,在这个集体中我们能够看到学生成长发展的希望,可以预期他们的未来,这样的集体必然是优秀的集体。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