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下中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3-10邵乐凯
邵乐凯
摘 要:在当今网络普及的时代背景下,中学生使用手机、带手机进校园已经成为很普遍的现象,由此现象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给学校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基本可以概括为:玩手机导致的降低学习效率问题和手机不离身导致的影响身心健康问题。如何正确而有效地引导学生正视手机与学习生活的关系、发挥手机在信息时代的积极作用,亟待学习管理工作者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信息时代;手机;学校管理
信息技术生活化的时代背景决定了中学生对现代化移动通讯设备——手机的合理需求和向往,处于青春期成长阶段的中学生愿意对此类事物产生兴趣并很乐于借助其功能来为自己的生活和娱乐提供便利。然而近年来许多中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时刻不离身,将手机的作用渗入校园生活中来,但由于学生自身调控能力的不健全,无法正视手机的作用并进行合理利用,以致手机在校园中产生了大量的不良影响,给学校管理工作造成了许多困难。所以笔者针对此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希望为农村初中的学校管理工作带来帮助。
一、手机进校园所产生的问题
1.玩手机导致的降低学习效率问题
手机的娱乐功能是其吸引中学生的主要原因,许多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目的就是方便自己随时随地进行娱乐和消遣。比如,手机里的小游戏、上网看视频、在线聊天等内容都是可以引起学生兴趣的,许多学生不仅在课下时间玩手机,甚至上课时间也会偷偷玩,这是很不利于学习的现象。一旦形成习惯,学生将把上学看作到学校来玩手机的时间,不再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而是思考如何能在不被发现的前提下玩手机,继续发展下去,将会愈演愈烈,甚至发生学生不服从管理、不以学生身份为自我要求标准的情况,对学校管理工作造成极大阻碍。
2.无节制使用手机导致的影响教学氛围问题
一个学生上课玩手机,课堂上就少了一个人听讲,全班同学上课玩手机,课堂上就没人听讲了,这对于教学氛围的影响是极其恶劣的。教师站在讲台上认真讲课,如果发现某个同学低头玩手机,那肯定会影响教师的讲课心情,同时此同学玩手机可能会带动其他想玩手机的同学,形成恶性的趋势。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对这种行为进行制止,那又会中断教学的进程,也相当于影响了教学氛围,对于教学工作的开展是十分不利的。
3.手机泛滥导致的恶化校园环境环境问题
初中校园的环境应该是健康、积极、阳光的,校园里的学生应该是朝气蓬勃、充满青春与活力的。可当手机进入校园之后,校园里随处可见低头玩手机的学生,完全没有中学生该有的样子。而且这种情形以一带多,渐渐形成趋势,整个校园环境就会受到污染,失去活力。
总之,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已经产生了大量的负面作用,需要学校管理者重视相关问题并采取合理的措施予以解决。
二、针对问题根源的思考
据笔者调查了解,手机进校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被我们学校管理者注意到,学生、家长也能有所察觉并意识到其危害性,他们也知道带手机进校园是不利于学习和生活的,可即便如此,手机依然会出现在初中校园中,这是为什么呢?
1.家长与学生随时联系的需要
当手机被普及到百姓日常生活中之后,人与人之间可以随时进行联系,往常家长将孩子送到学校,虽说基本上是放心的,可一旦发生了紧急情况,家长无法即时得知并采取措施,这构成了家长们的一重担忧。如今手机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彻底让家长免去了顾虑,可以随时知晓孩子的情况,所以他们会倾向于让学生带着手机去上学。
2.学生自我调控能力不健全
手机这一事物本身并不具备危害性,其产生的意义是有利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可手机在中学生手里竟产生了反作用,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在网络普及的时代,手机即时获取海量资源的功能显得尤为突出,大多数成年人都是因为这一点而离不开手机。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可以通过手机获得许多丰富的信息和资源,一方面满足娱乐心理和好奇心;另一方面由于他们生活内容的局限性,导致学生迫切需要与世界保持同步,需要了解世界正在发生的变化和人们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发展程度,因此手机对于中学生而言就是他们和世界之间的纽带,离开不得。但由于中学生自我调控能力的不足,以至于他们对第一方面的倾向超越了第二方面,也就是更加重视手机的娱乐功能,进而使手机在校园中产生了负面影响。
立足于这一角度,笔者进一步规划了具体的解决措施和实现方案,希望能够正确引导学生使用手机的方式,实现手机在信息化时代中的正面育人作用。
三、手机功能的合理导向与实现方法
根据现实情况来看,尤其在当前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总体环境背景中,强制学生不带手机进校园已经不具备现实可能性。手机几乎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对学生而言也不例外。可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在于,当他们进入校园时,他们的生活内容将要发生改变,需要以学习内容为主体,一切思维与行为都应该以学习为中心,因此手机的使用也应当以帮助学生学習为目的,尽量规避其娱乐属性。于是笔者提出以下三个解决步骤。
1.破除手机禁忌,正视手机作用
在常规的学校管理办法中,为杜绝学生带手机进校园,手机通常被当成禁忌成为制度条款中明令禁止的内容。这种刚性的管理措施不仅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天性,同时也未必能真正实现目的,比如偷带手机、偷玩手机就是很明显的反例。因此我们应当以引导为手段,破除手机在校园中的禁忌,使学生正视手机与自己生活之间的关系。
值得考虑的措施是将“禁止带手机进校园”一项更改为“允许带手机进校园”,通过明确的制度内容扶正手机的“名誉”,使学生能意识到手机与学校生活的可共处性,使他们不必在校园中将使用手机当做一件偷偷摸摸的事,这是合理利用手机功能的基本前提。
2.规避手机的娱乐属性,端正学生对手机的态度
对中学生来说,手机的娱乐属性是其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主要因素,如果允许手机进校园,学生就等于获得了公然玩手机的权利,那相关问题很可能会愈演愈烈,所以我们要采取进一步措施来规避手机的娱乐属性。
可以借鉴某些高校针对学生带手机上课的现象所采取的措施,制订一些有效规避手机娱乐性的制度,比如,上课前集体收缴手机,下课后再集体发回,使学生在上课时不被手机分散了注意力,可以将精力集中在教学内容上。
这一举措的施行并非解决问题的最终步骤,而是一个过渡的方式,通过此举使学生保持警醒,不能认为允许手机进校园就意味着允许他们在校园中肆意使用手机,而是要让他们端正对手机的态度,在意识上规避对手机娱乐功能的倾向,建立合理使用手机的基本观念和个人习惯,为下一步对手机功能的正确引导打下基础。
3.信息时代手机功能的合理开发及利用
在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中,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网络、数字技术、信息资源已经脱离不了关系,手机作为多种现代化技术的综合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力是不容小视的,我们应当正视这一现象并合理利用。
首先,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对于自身的成长状态与生活状态有一个迫切的心理期望,那就是像成年人一样建立自我、表达观念,这是一个很好的着手点。
我们可以建立一个信息平台,让学生发表观点,但内容限制在学习方面,比如,对某学科内容的理解、自己开创的学习方法、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等等,不仅能够自己发言,还能对其他人的发言进行评论,类似于“学习论坛”。学生可以通过手机上网功能随时上传文字和图片乃至视频、及时获取相关信息和回复内容,不仅实现了学习交流的有效性和及时性,也启发了学生对手机的正面使用方式。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满足了自我表达和凸显个性的需求,并且可以以一个成年人的姿态来进行自我定位和融入群体,对他们的成长进程是有帮助的。
其次,手机联网获取资源的功能对于当前的初中教学是有正面意义的。比如“自由落体运动”这一节涉及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的实验,同学们接受了相关教学内容之后难免会产生延伸思考和好奇心理,或是关于伽利略的事迹、或是关于比萨斜塔的构造和发展历史,但教材中不会提供相应的资料。这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使用手机进行上网查阅,了解相关的信息和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或许对于物理学科的教学本身不会产生明显的作用,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却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同时,此举可以引导学生端正对手机的态度,不再将其当做娱乐设备,而将它看成一种学习工具,实现手机在校园中的合理使用。
最后,我们可以合理使用一些手机软件来辅助教学。据笔者了解,在如今教育信息化的环境中,许多科技公司和教育团队已经开始研发手机教学APP,目的是优化教师备课、讲课、批作业的效率,同时提高学生做题、背书、预习的质量。因此我们可以进行深入研究和调查,选择一些切实有效的手机APP,让学生和教师下载到手机中,然后对此APP的使用方法和功能进行集中讲解,使学生和教师明确其作用和意义,并学会使用,然后真正利用这一软件对教学和学习提供有效帮助。如此一来,手机就真正被转化为学习工具而非娱乐工具,实现了手机的现代化功能在校园生活中的正面影响作用。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就像带着书本、计算器、圆规进校园,是为学习进程服务的。
当然,这一系列措施的真正落实还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尝试,在此过程中很可能出现学生自制力不稳定、手机娱乐功能诱惑力强大等相关问题,还需要学校管理工作者不断努力,不断完善。
所以说,手机本身并不具备负面性质,关键在于如何使用手机。中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那么我们就应该转换思路,将学生对手机的使用朝着有利于学习的方向去引导,实现“人性化”管理和对手机的正确利用,不仅保证学生学习生活的质量,也使手机这一卓越的发明在信息时代对教學领域产生积极、正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罗海燕.农村初中留守学生使用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小学教育,2016(3).
[2]陈思.农村中学生手机成瘾的原因及对策探究:以湖南省T学校为例[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
[3]罗阳佳.手机进校园挑战学校管理[J].上海教育,2006(5).
[4]田舜龙.中小学该不该排斥手机的“加盟”:对当下中小学手机管理现状的分析及思考[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4).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