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阅读的原初体验
2018-03-10郭晓伟
郭晓伟
古代诗歌毫无疑问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但同样因其自身的特点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难点。广大一线教师不仅在“教什么”方面有疑问,在“怎么教”方面也有诸多的问题。
几位老师教学李商隐的《锦瑟》,课堂流程大同小异:①展示学生比较熟悉的李商隐的一些诗;②详细介绍诗人情况,包括仕途、爱情、社会背景等;③逐字逐句解读;④得出结论,对此诗主题有多种理解,即对亡妻的觉悟悼念(悼亡诗),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爱情诗),作者的身世自伤(咏怀诗),对唐王朝从兴盛到残废的感慨(咏怀诗),少年风流得志晚年困顿失意(自况诗)等。
从整个教学流程来看,这样教学似乎无可厚非。但是这样的处理究竟有没有效果却值得我们反思,我们的教学忽略了最本质的东西——原初的阅读体验。我们被太多的资料和解读束缚却没能抛开一切自己先用心研读,于是老师们在资料和参考书的帮助下读得味同嚼蜡,难以下咽。紧接着,我们又把这种方法教给了学生,没有鼓励学生大胆阅读,用心体验,而是给了他们一大堆作者介绍,强迫他们放弃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得出公认的结论。有些老师害怕浪费学生时间,根本不给学生阅读时间让他们去获得原初的体验。有些老师尽管也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了,但发现学生理解得乱起八糟,如此下去没法收场,于是抓紧时间把他们引向所谓的正路。
这里说的原初体验,指的是阅读后最早获得的当下感受、领悟和反思,是最为直接真实的、不带成见的、没有受到其他同学影响和教师干预的自主体验,这种体验来自于已有的生活经验、文化修养以及阅读时的顿悟①。笔者认为从学生阅读的原初体验出发,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这里试结合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肖培东《锦瑟》的教学,谈谈笔者对这一问题的初步思考。
我们先来看看整个教学环节中,肖老师都做了些什么。在课堂的起步阶段,肖老师提出了一些问题:
1.大家在第一次朗读李商隐的这首诗之后,你能告诉我他是如何写锦瑟的吗?
2.再说说看,这次读了以后你告诉我,这首诗你读出了诗中的哪些内容和情感?
3.说说看,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作者伤感的情绪?
4.后面同学再说说看,还有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作者伤感的情绪?
从以上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到,肖老师没有直接把自己的看法和认识传授给学生,也没有传统教学中介绍作者、介绍时代背景等看似必要的环节,他充分尊重视学生的原初体验,他想真真正正地知道学生拿到这首诗的第一印象和感觉,他更不想因自己的介绍限制学生的思维,让一首含蓄的诗变成一首直白的诗。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并没有加以点评,也没有加以发挥,只是让学生谈谈感受而已。
当学生比较充分地说过自己的感受之后,肖老师顺势又提出一个问题:
5.同学们,一首诗如果只是伤感,那么,它就只是眼泪,一首诗如果只是眼泪它又如何可以做到家喻户晓。这个伤感的背后一定还有其他的东西,请同学们自由读一遍,看看还能从这首诗中读出什么来,自由读一遍,轻轻地读。
肖老师对学生原初体验的单薄、肤浅是有预知的,于是便提出了这个问题,试图将学生的原初体验引向深入。之后便是如下所示一连串的步步深入:
6.那你来说说看,你还能从这首诗中找到什么?
7.这首诗里面除了有伤,还有什么?或者说,这是一首很伤感的诗,这还是一首怎样的诗?
8.你读了这首诗还有什么感觉?
9.这首诗是迷茫的,这首诗是伤感的,这首诗是真情的,你还能读出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
10.锦瑟有美丽的花纹,庄生晓梦迷的又是五彩的春天飞舞的蝴蝶,望帝春心啼唱的是那哀愁的杜鹃,沧海、月明、珍珠、泪,接下来,蓝田、日暖、玉生烟,这些东西都是作者要说的东西,你觉得这些东西蕴含着什么?
以上几个问题,让学生对诗句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分析,在点评的过程中,老师适当补充了作者的一些介绍,让学生对整首诗有了比较好的理解。有了以上环节打基础,肖老师开始引导学生探讨诗歌的主题:
11.诗人面对美丽的景色想到美丽的年华,請同学们告诉我,美丽年华中的作者可能是怎样的形象?展开你的想象。
12.想一想,这首诗是否还有其他新鲜的注解?别具慧心的你还能从中看到自己心中怎样新鲜神秘的“锦瑟”?
13.这位同学你说说看还有其他的解释吗?解释这首诗的150多篇的文章中有许许多多解释,你认为这首诗的主旨可能是什么?
整节课,肖老师充分重视学生的原初体验,从学生的原初体验出发,让他们畅所欲言,不给现成答案,不越俎代庖,不强行灌输,在此基础上顺势引导帮助学生将这种原初体验深入、丰富、完善,努力为学生打通从“原初理解”到“后续理解”的关节,从而使学生不断地获得新的生命体验。教师如果把学生的原初阅读体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启动点,更能体现阅读的意义,同时也充分尊重学生(读者)“各有会心”的权利②。
李国文先生曾说过,阅读文学作品时,“千万不要被那些权威专家,教授学者,牵着鼻子走”。作为教师,我们当然应该广泛阅读、搜集材料,但更重要的是将它们内化为自己的东西,重视自己的最初体验。这样我们才能读出真情,读出美。对于学生我们更应该相机引导,让他们认真体验感悟,不断深化发展。这样,文学作品才能给他们真正的滋养。
注释:
①沈娟.原初体验:语文阅读教学的认知基点[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1(6).
②刘绍华.带着原初体验出发:《再别康桥》教学实录及启示[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0(6).
编辑 李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