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教学中教师“导”语打磨的实践与反思

2018-03-10王玲毅

新课程·中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教师语言导语语文课堂

王玲毅

摘 要: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课堂语言细节影响着整堂课的进展及效果。教师平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课堂语言的技巧讲究不够,导致课堂语言越来越随意,不能利用好语言原本的功能,以致未能在教学中把“导”的功能更好地发挥出来。就这一问题,从日常的实践与反思中进行总结,以期能在教学中有所改善并提升自我。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师语言;导语;技巧

一、课堂语言不确定性引发的思考

在阅读教学中,讲究教案设计、教学手段的运用,也重视重难点的突破,但这都是可以预设的,具有确定性。但是课堂语言,由于不同的学生和教师不同的说话习惯,所以就具有不确定性。

当然,这个不确定性,除客观因素外,还存在一些主观的因素。

(一)设计不足

因为新的教育理念提倡把课堂交还给学生,于是课堂中随机的东西有所增加,为设计课堂详案造成了困难。有时候,因为无法把握,教师总是觉得写得越详细,学生的自由度就越小。所以,在教学设计的时候,也有意设计得简单而开放。

比如我校进行《羚羊木雕》同课异构的时候,上交的教学设计都有“简单而开放”这一特点。

【案例1】朱伟丽《羚羊木雕》

★课前播放周华健的《朋友》

★导入:以“朋友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伙伴,友谊是人世间极为珍贵的感谢”为话题引入。

波兰谚语:“是所有人的朋友,对谁也不是朋友。”我总希望有知己,却不敢说谁是朋友。(设置悬念,为后面感受朋友的内涵作铺垫)

★研读——感悟

1.用简洁的语言说说哪里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请你用一个词形容其中一个人物。

3.选取最贴近他们生活的“我”和“万芳”作为重点体验者,请个别同学来朗读,其他部分由其他同学集体朗读其他角色,老师读旁白。

【案例2】于书凤《羚羊木雕》

★导入

★理解文章内容

1.请同学们快速地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文章当中的“我”最终做出了何种选择?父母又选择了什么?

2.由于选择不同最终引发了冲突,就文章所陈述的矛盾而言,同学们认为谁应该负主要责任?这是为何?

★拓展延伸

1.在日常生活当中,你有没有和家长发生过冲突?出现问题后你是如何加以解决的?

2.若是万芳未追出来,那么应该如何来维系彼此间的友谊?

3.你觉得“我”会想办法维系这段友情吗?

(教师必须要指引着学生探究到“我”和万芳之间深厚的感情基础,先不要直接介绍此种说明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意识到此种说明方法为下文的描写做了铺垫,营造了氛围。)

对于有经验、自身素质较好的教师来说,简单而开放是一种高境界,但是对普通的教师来说,简单而开放,有时候就是会导致课堂失败。而课堂语言的设计不足就是主要原因。

(二)学情掌握不到位

课堂语言的设计不足,导致课堂和语言本身的不确定性扩大。一堂课的不确定性越大,教师就越难掌控。当然,这个不确定性还与教师对学情掌握不到位有关,所以设计了,却无用武之地。在同课异构时,我借班上课,设计的教案如下:

【案例3】《羚羊木雕》

★导入:这篇小说写了什么事,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最美的结局

作者把“我”珍视友情遭父母误解的无奈刻画得淋漓尽致。不管过程如何,事态发展到最后,出现这样的结局,同学们感到这个解决完美吗?

(预设:不完美,虽没有因这事葬送我与万芳的友谊,但我,或者万芳,都没有得到父母的理解与体谅。或者,我们是否尊重父母也值得考虑。)

请同学们设想一个你们认为最完美的结局。

★给小说动个小手术

同学们,假如要出现你们认为的完美的结局,哪个细节需要变一变?

(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完美结局,鼓勵学生写下令结局完美的细节。)

★点评、指导

选择学生的作品,展示、分析、修改。

(点评指导时,可让学生关注课文在描写对话、动作、神态时的语言,以及一些方法,让学生注意学习模仿。)

让学生稍作修改后再展示,鼓励、表扬学生中优秀者。

★改写结尾(若时间不充足,可以当作延伸,到课后完成)

结尾的景色描写衬托出我凄凉的心情,现在,如果一切都很完美,“我”眼中应该是一派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仔细体会“我”的心情,赋情于景,尝试写下来。

★小结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现在的我们正在心里编织着属于自己的美丽故事,相信这些故事里充满着真、善、美。当我们遭遇文中“我”的无奈时,相信我们会用纯真、善良、美好的心灵去面对,这样所有的无奈与误解都会销声匿迹。让我们学会用同样美好的文字记录心声,为自己的成长留下脚印,为别人的困惑提供思路。让我们的生活因为美好的感情、美好的语言而更加精彩吧!

鉴于设计不足这一现状,我在设计《羚羊木雕》这一课文的时候,有意把课堂语言较全面地呈现。但是在具体上课的过程中,却发现学生的思维要比想象得活跃多了,因为没有估计好,导致上课手足无措,不在于课堂语言是否合适恰当,而是完全没有准备导致不知道如何说。

比如在设计的时候,我想着学生要给文章动小手术了,还是基于沟通和理解,希望学生加入一段“我”与父母沟通的场景。但是学生却偏偏会说:“怎么动手术,那就是在开头,父母没有把羚羊木雕送给‘我。”当时我一时不知道说什么,课堂语言顿时留白。

二、相关理念

在近几年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课越来越有语文味,其中语言的品味越来越被一线教师重视。抓住句子赏析字词,既能看出教师以生为本的原则,又能引导学生感知语言文字的魅力。而在阅读教学中对语言的品味,应包括教师的语言引导——“导”语和学生的语言品味两个方面。

“导”语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为教学服务所说的话。在现代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音乐等,让课堂更加生动形象。但是无论声光电多媒体教学如何先进,如何丰富,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仍是让课堂走向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当我们在追求教学设计新颖有效、教学手段先进亮丽的时候,如何让看似随意的课堂语言更加出彩也成为不可忽视的重心,成为更好地实现教师的“导”,让学生更好地“学”的基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应该从自我出发来感悟作品当中所蕴含的情感,对于人物的性格特征能够有一个基本判断,品味作品独具魅力的语言;教师在教学活动当中扮演着组织者角色,其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所以只有摆正位置才可以更好地指引学生前进;教师要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探究。

王尚文的《语文意识:语文教学的阶梯》中提到:语文意识强调的是言语自身的客观存在,应该仔细地辨析其声音,分辨其色彩,感受其“温度”,善于从整体层面入手来看待语文意识,立足于具体的语境来品味语言、咀嚼语言,如此才可以认识到语言的真谛,被其魅力所感染。

王菘舟的《好课三味》中指出:语文味表现在“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王君的《青春之语文》中指出:语文课必须要真正地回归文本,将目光锁定在语言文字上面,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语文课应该从学习语言开始,最终又落脚于语言文字上面。活泼的学习气氛的营造是以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为基础的。

三、教师“导”语打磨的实践策略

课堂教师导语虽然具有不确定性,但也有可塑性,而且是个性化的可塑性。因其具有可塑性,也就有了教师“导语”打磨的依据与必要性。那么教师的“导语”具体应该如何打磨,在实践中,我用了以下步骤:

(一)观看实录,查找问题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个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除了一些大的错失会记得,一些细节问题往往不能自己把握。所以,观看课堂教学实录,就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自己上课,可以把自己课堂语言中的瑕疵、纰漏一览无余。

以下是我上半年公开课《春酒》的实录,我一边观看一边找出问题。

【案例4】《春酒》

师:哪位同学来朗读一下这段文字(投影片:“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琦君)

师:大家觉得他读得好吗?

生:好。

师:同学们来朗读一下。

生:(生齐读)

(这里,没有对学生的读进行及时的评价,反而问学生,没有对学生起到引导的作用,对于学生的朗读是否达到要求,还是需要教师在此时用学生读的实例来引导学生学会评价别的同学的朗读,以及自己的朗读。在此“读得好吗”这一问,不仅不能对课堂起正面作用,反而容易引起课堂气氛的混乱。)

生:明目、补气、健脾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

师:这句话是第几段当中的句子啊?作者写这句话的语气和其他的一样吗?

生:有着明显不同。

师:有什么不同?

生:说这句话时感觉“母亲”很得意。

师:主要是针对什么而言的?

生:面对准备喝酒的人讲的。

师:这句话有没有劝酒的意思,是否劝大家少喝一点?

(提醒学生答题规范,但是应该等学生说完,这样打断,会截断学生的思路,甚至降低他们的积极性。)

生:其实是鼓励大伙多喝一些。

师:很好。大家感受一下,文章当中的这位母亲是不是非常棒啊?说话得体、举止大方,面对不同的人可以说不同的话。大家还有其他发现吗?

生:第4段当中的“母亲总要闻闻我的嘴巴,问我喝了几杯酒”,表明母亲是一个非常心细的人,非常关心我的身体,此外我们也能够发现母亲的管教是比较严格的。

师:母亲为人严格。同学们认为严的表现方式是什么?若自己的母亲非常严格,不允许随便喝酒,那么会怎么和你们说呢?

生:批评。

师:如何批评,请详细地说一下。

生:通常会说:“小孩子是不能喝酒的,喝酒就不是好孩子了。”

师:你模仿妈妈的语气还是很像的啊!

(本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赏读,即从人物的不同的形象、不同的语气与表情去赏读,这位同学虽然回答得很有道理,但是仿佛偏离了环节的重心,而我在此时并没有指出,反而就这她的思路作拓展。这样对于后面要回答的同学的也未能很好地起示范引导的作用。)

师:同学们想一想,母亲把脸凑过来闻闻自己的嘴巴是何感觉?

生:给人比较亲密的感觉。

师:是的,非常亲密。面对如此操心的母親我们小孩子还忍心喝酒吗?此种表达方式太厉害了,简直是画龙点睛。母亲借助于动作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小孩子感受到了母亲的不易,就会变得乖巧起来。母亲太聪明了啊。

生:第8段说道“但她还是一样一样地告诉别人”。

师:为何要如此操作?不是说她也没分量吗?母亲为何要这么说?

生:她是一个朴实的人,最终还是告诉了大家。

师:文中的母亲为什么这样做?请同学们设身处地地想想,如果是自己问她的话,希望得到哪种回答?

(这里没有听学生的回答,而是通过自己的解说岔开了话题,剥夺了学生回答的机会。这是课堂的大忌。)

这一赏读环节,虽然有的地方赏到位了,但是整个环节比较失败,没有重心,关键是学生学的目标未能很好地达成,这一节课下来,可想而知的是学生对于如何赏读还是迷茫与不知所措的,就是因为教师的“导”语存在在以下问题:

1.表述不明确

赏读环节的要求表述是“同学们找出自己印象深刻的地方,来读一读,赏一赏”,应该换成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说明原因,这样,不仅是对于语言的赏读,对于人物形象也能进行相应的探索与把握,可以让文本的价值通过一个简单的环节尽可能地体现出来。

2.评价不及时

对于学生的评价不及时就是变相的对学生的忽视。学生一旦遭到忽视,不仅在学的行为上迷茫,更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

3.自己解说不恰当

在学生有难以回答的问题或者学生的回答刚好触及我想说的重点时,我会急于自己说,而没有把机会留给学生,生拉硬拽,让学生无话可说,让学生失去了“学”的机会,有时也会扼杀学生的探究天性。

4.打断学生

在授课的时候,若是教师刻意地打断学生的提问,不仅是不尊重学生的行为,也是影响教学秩序的行为。

5.衔接语言生硬、不生动

生动的语言可以让一堂课锦上添花。因此,在环节之间衔接时,如果语言单调生硬,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自然会影响课堂效果。

所以,在观看课堂实录后,就能非常容易地发现自己的课堂语言的问题。发现了问题,那么教师对“导语”的打磨也就可以以解决这些问题为目标了。

(二)分析学情,设计详案

因为课堂语言问题多,所以面对自己的问题,在设计教案的时候,要监督自己更深入地分析了解学情,尽可能地把教案设计详细。我在发现我的课堂语言问题后,尽可能地设想学生的情况,在七年级借班上公开课时就设计了一份比较详细的教案:

《伟大的悲剧》

导入课文

PPT出示南极站的图片,教师直接导入课文:在人类的科学探索中留下了足迹的事例,比如南极小木屋,阿蒙森——斯科特站。(图片出示)

研读课文

1.出示第一则日记,全班齐读:“梦想全完了”,请学生举手回答解释“梦想”和“梦想全完了”分别指什么。

2.同学们觉得当时他们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呢?(伤心,悲痛)

说得很对,正是这种“伤心悲痛”伴随着他们踏上了回去的路。“回去的路使我感到非常可怕”,那么,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

3.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无论是哪个困难,都会导致死亡。那么他们五人是如何面对困难的?令你印象最深的是谁?(奥茨,斯科特)

同学的回答比较集中,请大家找出描写奥茨的语句,说说为什么让你感动?(奥茨认为自己是负担而不是帮手的时候,想到自己去走向死亡。)

所以读的时候应该读出一种什么语气来?(悲痛)(学生用这种情感来读)

除了悲痛,还应该有什么感情?

教师范读(缓慢):我要到外面走走,可能要多待些时候。

这里还有个词“突然”,前面应该还有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长时间的内心挣扎,希望去死却没有死成。

奥茨的死——为了不拖累队友——团队精神。

4.他的朋友们听懂他的话了吗?(敬畏)出示日记:勇敢的人——英勇之举。

5.同学齐读课文12、13段,用一句话概括这两段的内容。

(斯科特在临死前给所有他所爱的人写信。)

“斯科特的日记一直记到最后一息”能不能把“一息”改为“一天”“一刻”?

他给哪些人写信?“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这里的“海市蜃楼”是什么意思?

补充介绍斯科特:退役后,过着悠闲的生活……

有美好的理想——第一个踏上南极极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心。

明知自己的事业是伟大的事业,冒险的事业,但依然义无反顾地踏上征途。

(视频播放斯科特生命的最后镜头。)

6.你觉得斯科特会后悔吗?(不会。他完成了自己的梦想,踏上了南极。)

教师用斯科特的话印证。

情感理解

以茨威格、里根的话作结,回顾五位英雄的名字。

今天,学习完这篇文章后,五位英雄就屹立于我们的心头了,让我们再回忆一下这五位英雄的名字。

尽可能把环节与环节间的衔接语言以及在课上需要用到的语言体现在教学设计中,这样,不仅可以让环节更加流畅,还能够让语言更加丰富,而且对于是否能更好地起到“导”的作用提供了一个依据与参考,方便修改与反思。

(三)求教同事,进行修改

自己设计教案后,请教有经验的同事,是“导语”打磨时十分重要的一个步骤。因为同事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能真实地帮助我们呈现可能出现的课堂场景,提醒我们在课堂中可能会出现的纰漏或问题,让我们在修改设计的时候注意弥补和完善。

例如《荷叶 母亲》的整体感知中,对于编者为何要加那么一个题目,设计的意图在于让学生去关注为何将荷叶与母亲放在一起,但是我只是笼统地一问,学生不知该从何处回答。后来在同事的建议下让我改为:本文原题为《往事》,编者却给文章加了《荷叶 母亲》这么一个题目,既然是体现母爱,编者却在母亲前,再加了一个词“荷叶”,作者是出于怎么样的考虑呢?这样的表述就更加明确,也自然了。既起到了很好的衔接作用,又明确地指导了学生“学”的行为。

因此,求教同事是教师在“导语”打磨时必须经历的环节。

(四)上课实践,再做修改

等到设计进行过一次修改后,接下来就是上课实践了。再理想的教学设计,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还是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出现。所以,做好记录课堂实录以便课后反思修改也成为最重要的一步。

现代化的工具很多,要进行课堂实录并不是一件难事。手机、MP4,或者一个录音笔,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帮手,服务于我们的教学。

(五)反思定稿

这是最后一个环节,但是决不是教师“导语”打磨的终点。经由前面几个环节后,我们自己在授课的过程中,对于课堂语言也有了一定的重视与注意,在再次观看教学实录并进行修改后,可以暂时定案保存。在以后上课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反思,不断修改,日臻完善。

四、小结反思——课堂语言的艺术性

课堂语言在教学中是相对随意的,但确实是一门艺术。尤其是在“导学”教学要順利进行的前提下,这门艺术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语言的到位与不到位,直接关系着“导”的成与败。

所以,在“导学”背景下,我们对于语文教学有了更多的反思,有了更多前瞻性的科学理论指导的时候,我们要关注课堂的大方向,也更要从细节上着手。课堂语言是我们在课堂中不能绕开的存在,更是一种随意中的艺术,是我们要重视并不断进行“导语”打磨,以更好地为语文课堂教学服务的细节。

语文课堂的境界是无止境的,我们探索与进步的空间也是无止境的,语文教学,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因此,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我们要上下求索,不断总结实践并反思,以期能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让语文教学这门大艺术有更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李坤梅.浅谈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上),2011(4).

[2]张中合.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1(7).

[3]常景.浅析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性阅读教学[J].新课程(上),2011(3).

[4]赵红星.刍议初中语文课堂问题教学策略[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8).

编辑 李博宁

猜你喜欢

教师语言导语语文课堂
导语
阳光
本期专栏导语
导语
借助语言促进交流,通过话语引导互动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