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8-03-10林豪权
摘 要:在当下的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性和积极性。主要结合当下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的含义以及分类,对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史料;中学历史;地位;作用
在中国悠长的发展历史中,史料一直是一个研究历史很重要的依据,研究史料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拓宽研究中国历史的渠道。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教师要把握好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和了解。
一、史料概述
史料从广义上来讲是人类历史进化过程中留下的物质和文化证据,便于人们研究和记录历史。一般史料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史料,另一种是间接史料。直接史料实际上就是那些能留存的、可见的,主要包括历史遗迹、历史实物、民族文字、艺术创造等。民族文字主要就是那些在民族进化和发展的历程中用文字来记录民族文化和历史事件的文字性材料。历史遗迹就是指那些民族曾经生存过,在历史的演变中保留下来的历史文明存在的痕迹。一般情况下的历史遗迹都是已经灭绝的种族或者是迁徙的种族所留下的生活痕迹。间接史料就是没有足够的实物,不能直接可见、被再研究、诠释、推测的材料。直接史料又称之为第一手史料,间接史料又称之为第二手史料,所以直接史料相比于间接史料更具有可靠性,更容易证实某一历史事实[1]。
在中学历史中史料的概念实际上是狭义化的定義,在中学历史中史料直接被等同于教材、图片等能够直接感受到的物体。因为在中学历史中学习的层面还是较为浅薄的,教学的深度和知识面相对狭窄,对于历史的研究和教学也都是浅尝辄止的,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中学历史教学的史料往往更有片面性、浅薄性。通常情况下,史料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往往就是两个方面,一是作为构成教材历史观点的重要佐证,拓宽历史教学深度;二是加强教材教学与阅读的统一,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中学教学历史史料地位和选择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的概念被缩小化,所以在此就简要将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料进行分类。就目前的历史教学而言所涉及的史料基本上可以被分为两类,一类是文字史料,另一类是图片史料。两种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着不同的作用和地位,如何选择这两种史料也是中学历史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一)图片史料地位
图片在历史中是一项能够直观反映历史事件和背景的重要参考。借助图片史料能够直观地向人们呈现历史原有风貌,便于学生直观地感知和学习历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最常见到的图片史料实际上就是历史教材中所涉及的图片,所以说中学历史教师应该认识到图片史料的主要分布和重要作用。比如,在学习我国传统的农业文明时,在教材中穿插着放一些“水车”“曲辕犁”等图片,如果让学生空白的无端想象实际上并没有作用。而通过图片的形式呈现就能够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感受到我国传统农耕民族在生产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和巨大创造力。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一般图片史料可以分为两种,分别是遗迹类图片和遗物类图片。遗迹类图片实际上也就是一些能够展现当时人们生活、工作等的重要选址,比如:古代建筑、战场、墓园等,这些都属于人类遗迹。通过这些遗迹的选择能够弥补历史研究和学习中的部分缺失,提高历史教学的深度和空间。遗物类图片史料通常就是一些图片、手札、书画等,这些都是具有一定年代或者是具有一定价值的材料。对这些材料进行研究能在不同程度上对历史进行挖掘。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要把握好图片史料的作用,认真学习图片史料,奠定坚实的历史学习基础。
(二)文字史料
一般情况下文字史料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原始史料、撰述史料以及文艺史料。在这三种史料中最珍贵的是原始史料,原始史料不能修改,一切都以最真实的样子呈现给大众,所以原始史料能够更好地展现历史原有面貌,一般原始史料包括历史档案、政府政令、批示、名人回忆录等文件。在历史教学中对于该项文件的把握十分有必要,教师要明确该种文件的重要性,为历史教学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研究环境。撰述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一般都是作为历史教材编撰的重要参考资料,是历史课本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的重要贯穿线索[2]。通过对撰述史料的把握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发展先后顺序,推动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和认知,构建一个明确的历史发展思维。文艺史料主要是那些流传下来的小说、诗歌、词作等,这些实际上能够作为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参照。一些诗歌、词作等文学类作品往往都离不开当时的时代背景,其著作所表达的内容、情感等都不可避免地会或多或少的涉及一些时代背景。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往往也能够从一些诗歌、词作中窥探历史的蛛丝马迹,进一步加强历史的学习。
图片史料和文字史料都是重要的历史史料,合适选择这两种材料能够很好地加强历史研究和学习,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要想把握对史料的运用就必须要及时地依据历史需要对这两种史料进行选择。
三、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的重要作用
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的存在意义相当大,在很多方面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在此就简要分析一下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的重要意义。
(一)增强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学习过程中,兴趣一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正是因为有了兴趣的引导和推动才能够更好地促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实际上历史教学相对于其他科目的教学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如果教师能够抓住这一点,积极地引导学生,那么一定会有效地提高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有效地吸引学生,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如今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记忆历史的方式完全就是凭借枯燥的背诵,这种方式很难真正起到历史学习和掌握的作用。如果想要真正地学习和掌握某段历史就必须要有一定的兴趣,在兴趣的推动下结合教师讲课内容、相关史料一定会形成自己的一番理解,不必死记硬背就能够对历史有所了解和学习[3]。比如,在学习淝水之战这一课程时,我们知道这段历史教材中所给出的资料并不是很翔实,所以教师在讲述这一课程时可以把一些内容都放在图片史料以及一些相关的辅助性史料讲述上。这样一来就能够更好地向学生呈现当时的经过,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增强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历史思维
众所周知,我国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在历史的积淀下已经形成了众多的文化和风俗。要想真正地探析这些内容就必须要依赖于史料的佐证,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无疑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向史料的运用这一方面着手。实际上,对于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有多种方式,比如:情境教学法、探疑教学法等。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把握史料与某段历史的关系,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引导教学方向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引导教学方向是教师需要注意的一个重点内容,倘若单纯地依赖文字和语言来掌控教学节奏和进度是很难真正地促使学生进入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将史料应用到中学历史教学中能够有效地起到辅助作用,循序渐进,调整学生的学习节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加快课堂进度和加强方向的把握。比如,在学习《八国联军侵华》这一章节的内容时,可以从圆明园遗迹入手,通过遗迹斑斑的圆明园来让学生直接感受到八国联军的罪行,然后从这一史料入手,向学生提问:圆明园为何被烧?这场战事是由谁发起的?其目的何在?通过该项史料对该段历史进行层层剖析,引导教学方向,提高教学效率。
(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提高学生文学修养
历史带给我们的财富是巨大的、是多样的,在上千年历史的积淀下,我国已经形成了许多的文化,所以说当下历史遗留的文化是巨大的。而历史这门学科本身就是一门人文学科,主张以人为本,追问人存在的价值、意义以及人生在世所要承担的责任等,所以说学习历史能够让学生了解到多种正确的观念,在此影响下,学生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等。另外,通过学习历史,了解史料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当时时代的文化和风俗,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认知程度,进而在历史文化的熏陶下,就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4]。比如,在学到“楚霸王乌江自刎”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引用许多诗人或者是文学艺术者的言语、作品等来对这一事件、这一人物进行评价,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事件、了解人物,同时也能在多种文化的影响下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五)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竞争。对于学生而言,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十分重要。中学历史教学应该是一个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实际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就某一史料设置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在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提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也需要搜索更多的有关创新的历史史料,让学生对这些文件进行分析、讨论、鉴别等,这样一来就能够很好地让学生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有利于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创新基础。
史料是映射历史、反映历史的最好证据,是当今人们研究历史、学习历史的最好参考资料,对待史料我们的态度应是尊重、珍惜、探究,运用多种智慧发挥史料在历史研究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史料的支撑历史教材很难有所写、有所悟。所以,中学历史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史料在实际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地位,认真对史料进行选择,有效地发挥史料的作用,推动中学历史教学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雅楠.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7(5):273-274.
[2]张蓉.浅谈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下),2011(9):64-65.
[3]潘玉英.淺析图文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1(36):62.
[4]方进平.乡土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与结合[J].江西教育,2016(17):41-42.
作者简介:林豪权(1980.11—),男,汉,福建省诏安人,研究方向:历史,职称:中教一级(专技九级)。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