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消防安全管理的形势、问题与对策

2018-03-10牛瑞徐少桐卢晨欢

法制与社会 2017年26期
关键词:消防高校管理

牛瑞+徐少桐+卢晨欢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的师生人数正在急速增长。在这种现实情况下,高校消防安全的重要性也随之增加。但自2010年开始实施《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以来,高校火灾事件仍然频发,造成了许多损失。因此,本文从高校消防工作的形势及特点出发,分析了目前高校消防管理工作面临的六大问题,并重点探究了新形势下高校消防工作的完善对策,以期为健全高校消防管理工作提出一些新思路。

关键词高校 消防 管理

一、高校消防工作的形势、现状及特点

(一)高校消防工作的形势

近年来,高校之中频繁的发生火灾事故。火灾不仅造成了高校财产方面的损失,甚至不乏人员受伤和死亡的情况,对高校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消防工作作为高校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作为消防重点单位,存在着人员密度大、用电负荷大、危化品使用等特殊情况。一旦发生火灾,将会对校园内的教学、科研秩序造成重大影响。2015年12月18日上午10时许,清华大学化学系何添楼二楼一实验室爆炸起火。一名在做实验的博士后不幸身亡;2015年12月27日,贵州民族大学一宿舍内因使用违章电器发生火灾,共造成国有资产16000元的损失;2015年12月31日,东北大学家属楼内堆放的垃圾起火,造成6人死亡。从这一起起大小火灾火险可以看出,高校火灾的后果严重,高校消防工作的形势依然很严峻,高校的消防工作者不能有一丝的松懈。

(二)高校火灾的特点

1.火灾的普遍发生性

大学的住宿安排较为集中,通常一栋宿舍楼内同时住有上千名学生。这上千人的每一个不安全行为都是火灾的隐患,而大多数大学生的安全意识薄弱,在宿舍中使用违章电器、私接乱拉电线、床上吸烟等不安全行为非常普遍并且屡禁不止。这就导致宿舍区域火灾隐患丛生,若不严加管理,火灾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2.人员密集,疏散难度大

在大多数高校里,学生日常活动范围主要聚集在宿舍、食堂、教室和实验室之中。经常上千人在同一个楼里活动,一旦发生火灾,人员很难在短时间内进行疏散。同时,大量的浓烟蔓延伴随着停电造成的黑暗,很容易在师生之中产生恐慌的情绪。再加上缺乏科学、合理的火灾逃生知识,很可能会进一步引发拥堵踩踏、高层跳楼逃生等事件的发生。例如2008年11月上海商学院宿舍楼发生火灾,4名女生在因恐慌从六楼跳下逃生,失去了生命。

3.电气火灾多

2015年11月至2017年三月,仅使用搜索引擎搜索到的高校大小火灾火险案例就高达74起,其中大多数都是由于学生用电不规范或者使用违章电器引起的。除了被公众所熟知的热得快、电热毯所引起火灾以外,由于电吹风所引起的火情火灾也占了很大的比例(表1)。此外,也有相当一部分火灾是由于高校用电线路年久失修引起了火灾。

二、高校消防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一)师生消防安全意识单薄

在很多高校师生眼中,火灾距离他们的日常生活很遥远。这些师生消防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防范意识和消防知识,经常会做出存在安全隐患的行为。例如:有的教师在充满电器的实验室内堆放大量纸箱子,对于易燃危险物品没有妥善保管;很多学生在睡觉时给手机和电脑充电、躺在床上抽烟、乱拉乱接电线;离开宿舍时不及时关闭电器、使用热得快烧水、贪小便宜使用劣质插排等。这些不安全行为虽有相关部门提醒教育,但收效甚微。学校对学生的安全隐患行为缺乏约束性,导致学生没有形成自主的消防意识。根据调查显示,这些行为并非偶然现象而是十分普遍。很多学生都只站在自身便利的角度出发使用违章电器,忽视这些行为的危害性。无疑会加大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二)消防器材管理划分不明确,消防器材维保更换不及时

因职责划分问题,很多高校不同区域的消防器材配置和维保分属于不同的部门。而由于各部门对消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同,导致部门问消防器材维保工作差距显著。一些部门责任区出现了灭火器多年不检修、不及时更换灭火器;水带缺乏保养出现严重老化、甚至不能使用等情况,有的部门还存在未配备灭火器的现象。这些问题都将导致在火情发生时,消防器材无法正常使用,阻碍消防工作的及时性。同时各部门检修时间也有差异,校内的消防器材缺乏统一的管理、检修方案。上述这些问题都给学校的消防管理部门对消防器材的备案和使用工作增加了难度,需要得到妥善解决。

(三)领导缺乏重视,资金不足

高校工作繁杂,学校对消防工作的重视程度远不如教学、科研等工作。因此从思想上对消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就会导致在资金投入方面的力度较小。在涉及需要物力、财力支持的项目上,往往会因为存在预算缩水的情况而导致达不到预期效果。消防工作在受到资金方面制约的现实条件下,工作开展的效果就会相应被削弱。同时,由于消防类项目、设备在没有发生火情时不能体现出功效,只有在出现火灾火警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如果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没有火灾情况的发生,会让人们缺乏重视消防工作的意识,产生消极对待消防工作的情绪。不能站在居安思危的角度上全面规划消防工作,建立完善的安全防范机制。

(四)管理方式效率低

如今高校对与违章电器的管理大多数采用没收的方式,热得快、烧水壶、烫发器、吹风机、电磁炉等电器都在没收的范围之内。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而言,烧水壶和吹风机都属于生活必需品,因此,违章电器收了再买的现象十分严重。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有越来越多的新型电器开始进入学生视野,例如小功率洗衣机、酸奶机、健身机等。这些机器的功率大都低于学校规定的宿舍用电器的最大功率,一味拒绝会引起学生的质疑,影响学校消防管理部门的权威性。

(五)水电设施老化

随着高校的扩招,我国大多数高校都有新老两个校区。而老校区大多數兴建的年份都比较早。其供水和供电系统等基础设施都是按照当时的办学规模、发展规划、国民经济水平和人民牛活水平来没计和建设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初的设计已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的生活需求,用电量的猛增使得电线和电力设施常常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远远超出了线路当初设计时承受能力,导致因为使用电器引发火灾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与此类似的还有水网的问题,很多高校的老校区都存在着消防栓压力不足或无水的情况。一旦发生火灾,很难形成第一时间形成扑救力量阻止火灾的蔓延。

三、新形势下消防工作的思考

(一)开设安全教育课程,进行消防演练

学校需加强对师生的消防知识培训,提高其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并帮助师生学习必要的安全逃生技能。对于存放危化品的实验室应单独组织相关项目的培训,明确操作使用规范,安排专门的安全检查人员。培训可使用讲座、观看视频等方式进行,或是利用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传播消防安全知识与技能。讲座应注意广泛性和趣味性,要能够吸引更多的师生参与进来。通过培训使师生掌握各类灭火器具的使用方法和危化品的处理方法,使其在危险发生时能够运用正确、科学的方法得到自救。

在组织消防培训的基础上,各高校也应考虑将消防安全纳入课程体系之内,并给予一定的学分,将其固化为一种课程安排。通过具有一定强制性的教育方式,提升学生对消防问题的关注程度,让消防安全知识作为一种学科知识与基础技能被大学生学习并掌握。

在组织消防课程学习的同时,要定期组织学生参加逃生疏散演练。在模拟火灾的环境下练习逃生技能,使其熟悉宿舍和教学楼等场所的逃生路线。通过营造真实的氛围,讓学生在一片漆黑、滚滚浓烟之中切身感知火灾的危险性,在学习逃生技能的同时增强他们的日常消防意识。

(二)重视日常检查,确保消防器材正常

对于消防检查工作应当日常化。首先要督促各部门做好自查工作,其次要建立在校领导带队下的定期和不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对宿舍、食堂、图书馆、教室、实验室、书库等师生日常活动区域和消防重点区域要加强检查,尽力排除隐患,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不断完善消防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的消防责任;制订消防检查工作细则,规定具体的检查项目。在日常检查工作中确保灭火器压力符合正常使用要求、按期保养消防设备、确保室内栓、室外栓、消防水带、水枪等能够正常使用。对于存在的消防隐患要敦促该单位根据实际需求及时加以整改。要确保各部门消防制度落实到位、各区域消防器材完好有效正常运行。

(三)改善住宿环境,进一步规范用电

作为学校,除了对大功率电器进行收缴以外,还应从后勤方面进行改进。例如冬季如果热水的供应距离宿舍太远或供应时间太短,必定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使用烧水壶甚至热得快烧热水用于饮用和洗漱,从而增加安全隐患。与此类似的还有吹风机,大多数女生洗完澡后都需要使用吹风机吹干头发。一味的禁止这些日常电器并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应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从根源上解决这些问题,才可以更好的控制违章电器的使用。

各大高校也可以在技术层面上提升消防安全防控水平。对每一问学生宿舍的电表安装限流装置防范学生使用大功率电器,火灾安装智能电表对各宿舍的用电情况实时监控分析,及时发现用电隐患。

(四)健全管理机制,加大奖惩力度

高校消防管理部门应按照公安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各学院、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日常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联系到具体责任人,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处理。在年底总结时对表现优异的消防责任人进行表彰和物质奖励。全校范围内,各部门要在消防工作中实现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同时校方要提高对消防工作的重视程度,在人财物方面给予强力支持,让消防工作的有序开展无后顾之忧。

针对消防器材配备维保混乱的问题,学校可考虑将足够的资金拨给保卫部门并由其统一配备并定期维保。保证发生火险时消防器材的正常使用,这对于第一时间形成扑救力量起着重要作用。

对学生宿舍中使用热得快等危险品的学生应予以严肃的批评教育,对于屡教不改者可给予扣除奖学金甚至警告等处分方式。此外,对于严格遵守用电制度的学生也应给予一定的奖励。

四、总结

高校消防工作绝非保卫部门一个部门的工作,而是学校各部门集体参与的一项重要工作。正所谓危险止于警惕,火灾重在预防,学校需要从管理、后勤、宣传、教育等多角度入手,加强校园火灾预防工作,保障师生有一个稳定的学习工作环境。

猜你喜欢

消防高校管理
《消防界》征稿启事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漫画说消防
消防也幽默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