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库车县克孜库坦矿区煤类分布特征及原因分析

2018-03-10马何龙

山东工业技术 2018年5期
关键词:煤质

摘 要:本文通过对矿区地质资料的分析,阐述了煤层的煤质特征,并对煤类分布特征进行了描述,说明了该区煤类分布原因为:深成变质作业为主,火烧所引起的接触变质作用为辅。

关键词:煤质;煤类;深成变质;接触变质作用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05.052

1 概况

位于库车县北93千米,克孜库坦河东侧。东西长约3.922千米;南北宽约1.998千米,面积约为6.345平方千米,隶属阿克苏地区库车县管辖。

区内出露的地层由老至新有上三叠统黄山街组(T3h),下侏罗统塔里奇克组(J1t)、第四系(Q4)。其侏罗系下统塔里奇克组地层(J1t)为主要含煤地层,矿区总体呈一简单单斜构造。地层倾向南,倾角平缓,倾角3°-12°,最大22°,由北向南有逐渐变小趋势。由下侏罗统塔里奇克组上、中、下三段组成宽缓的单斜构造[1]。

2 煤层特征

含煤地层为下侏罗统塔里奇克组,按岩性组合特征及含煤性可分为上、中、下三段。上段(J1t3):岩性以灰白色、浅黄绿色中、细砂岩为主,夹粉砂岩、泥岩,含煤5层,编号为下1-下5煤层,地表露头及浅部均自燃,岩石中铁质被氧化呈紫红-棕红色,裂隙发育,坚硬,下5煤层火烧严重,地表易于辩别,作为上、中段分界标志。控制本段地层厚度平均49.61米。中段(J1t2):岩性以灰白色粗砂岩及砂砾岩为主,夹灰色粉砂岩、泥岩,含煤7层,编号为下6-下12煤层,其中下5、下7、下8、下10煤层全区可采,为本次主要勘探煤层,下9、下12煤层全区分布,局部可采,层位稳定,为中、下段分界标志,本段地层平均厚约133.70米。下段(J1t1):上部以深灰色粉、细砂岩为主,夹薄层泥岩及下13煤层,下部灰绿色中、粗砂岩为主,夹有细砂岩,具大型斜层理,不含煤,底部为砂砾岩,本段地层厚约130米。钻探控制80米。塔里奇克组地层平均厚度313.31米,煤层平均总厚14.80米,塔里奇克组含煤系数为4.72%。井田内煤层中,下5、下7、下8、下10煤层为主要可采煤层,对上述煤层进行评述[1]:

①下5煤层:全区大部分可采范围。结构简单,属全区可采较稳定煤层。煤层厚度1.19—7.62米,平均3.39米。②下7煤层:结构简单~中等,属全区可采较稳定煤层。煤层厚度2.00—4.51米,平均3.31米。③下8煤层:结构简单~中等,含夹矸0—3层,属全区可采较稳定煤层。煤层厚度0.40—4.49米,平均2.59米。④下9煤层:结构简单,属局部可采较不稳定煤层。煤层厚度0.29—3.24米,平均1.38米。⑤下10煤层:结构简单,属全区可采稳定煤层。煤层厚度2.17—3.12米,平均2.76米。

3 煤质特征

区内各煤层除个别见煤点外一般平均值为:水分(Mad)含量原煤为1.92 -9.52 %,浮煤为1.96-9.58%;灰分(Ad)产率原煤为7.88-28.51%,浮煤为2.51-13.43%,下9、下10号煤为7.88-8.9%,属特低灰煤。灰分(Ad)产率下7号煤为15.15%,属低灰煤。灰分(Ad)产率下5、下8号煤为23.17-28.51%,属中灰煤;挥发分(Vdaf)产率:各煤层原煤为36.57-41.18%,浮煤为36.17-41.21%,属中高-高挥发分煤。(见表1)

区内各煤层全硫(St.d)含量为0.33-0.47%,均属特低硫煤;各煤层含磷较低,下8号煤层平均为0.041%,属低磷煤。下5、下7、下9、下10号煤层平均为0.002-0.006%,均属特低磷煤。各煤层中氟、氯、砷的含量较低,一般氟(Fad)含量为47.6-92úg/g,氯(Clad)含量为0.038-0.055%,砷(ASad)含量为1.0-2.75úg/g,各煤层的原煤发熱量(Qb.d)平均为20.33~31.01 MJ/kg,发热量(Qb.daf)平均为25.91~33.76MJ/kg。(Qgr.d)平均为18.79~30.95MJ/kg,下5号煤原煤发热量(Qgr,d)平均为18.79MJ/kg,属低发热量煤。下8号煤原煤发热量(Qgr,d)平均为22.89MJ/kg,属中发热量煤。下7、下9、下10号煤原煤发热量(Qgr,d)平均为27.23-30.95MJ/kg,属高发热量煤。

4 煤类分布特征

根据获得的各煤层煤质资料可以看出:下5、下7、下8号煤层的精煤挥发分(Vdaf)产率为36.17-41.21%,粘结指数(G)为0-34.8,根据《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煤类以41CY-42CY-32RN为主。下9、下10、下12、下13号煤层的精煤挥发分产率为37.70~40.27%,胶质层(Y值)平均为12~14mm。粘结指数(G)为45-96,根据《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煤类以45号气煤为主。(见表2)

井田内煤的变质主要是深成变质作用,变质程度随煤层的埋藏深度增大而增高,含煤岩系在垂直剖面上(图1)显示出煤变质的分带现象。按照变质程度由高~低可分为二个变质带,Ⅰ带为弱粘煤;Ⅱ带为气煤。变质带的界面与煤、岩层界面大致平行,即以下8煤层与下9煤层之间为界线,下8以上(包括下8)为BN-RN;下9以下(包括下9)为QM-JM。由于热力变质(火烧烘烤),下7煤层在矿区东部煤层露头火烧区附近出现45QM,下10煤层在井田东南部火烧区下变为25JM,具接触变质作用的特征。

5 结论

综观区内煤质特征及煤类分布情况,归纳有以下特征:全区各煤层具低中-中高灰分,中高-特高发热量、低硫-特低硫、低-特低磷等特征,煤质相对较稳定,而下5、下7、下8煤层煤类以长焰煤(41-42CY),弱粘煤(32RN)为主,可作为火力发电,工业锅炉用煤和民用煤;下9、下10、下12、下13煤层,煤类以气煤(45QM)为主,可作为炼焦用煤。,纵向上煤类具深成变质的特征,而在横向上靠近火烧区的煤层露头位置处下7、下10煤层煤类变化较大具接触变质特征,综上分析煤类变化的原因为以深成变质作业为主,火烧所引起的接触变质作用[2-3]为辅。对煤质及煤类分布规律的探讨在于选择更加合理,煤层开发更加经济。

参考文献:

[1]陈爱东,刘江,刘盛林,张伟等.新疆库拜煤田库车县克孜库坦(伟晔)煤矿勘探报告[R].新疆煤田地质局一五六煤田地质勘探队,2007.

[2]韩德馨,杨起.中国煤田·地质学[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1980.

[3]王正华,叶兰.准南煤田白杨河普查区煤类分带及原因分析.西部探矿工程[J].2006(02):0193.

作者简介:马何龙(1985-),男,新疆人,地质工程师,从事煤田地质勘查工作。

猜你喜欢

煤质
煤质对燃烧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影响
浅谈回归方程在煤质检验中应用时应注意问题
浅谈煤质化验技术的应用及常见问题解决
岱海电厂热值校正系数增大后对锅炉指令的影响分析
黑龙江省东部老黑山煤田赋煤特征
浅析内蒙古煤质分布特征及利用方向
烟煤锅炉超温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探讨
霍西煤田北李井田上下煤组煤质特征对比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