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诸暨毛竹林下仿野生竹荪栽培试验
2018-03-10孟鸿飞边建云谢锦忠
孟鸿飞 陈 胜 边建云 孟 杰 郑 铨 谢锦忠
(1浙江省诸暨市环境绿化工作站浙江诸暨311800;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杭州311400;3浙江省诸暨市同山镇林业站浙江诸暨311800)
竹荪 (Dictyophora indusiata)又名竹笙、竹参,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具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因其优美的外形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自古就被列为 “草八珍”之一[1]。传统的竹荪人工产业化栽培以设施栽培为主,产品质量与野生产品差异较大,市场价格低,产品安全性差[2]。浙江诸暨竹林中可常见野生的竹荪,利用竹林的自然环境研究推广毛竹林下竹荪仿野生栽培技术,可提升诸暨市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水平,提高林农收入。
1 试验区概况
诸暨市位于我国竹子主产区浙江中部,属东南亚季风气候,是浙江省50个重点林区县市之一[3]。诸暨市区域面积2 311 km2,总人口108万,现辖23镇1乡3街道468个行政村和33个社区居委会。林业用地面积14.69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63.4%。其中有林地面积12.14万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82.6%[4]。诸暨为浙江中的竹子产区,素以盛产毛竹而闻名全国。全市竹林面积2.79万hm2,其中毛竹林面积2.44万hm2,占竹林总面积的87.46%[5]。竹产业是诸暨市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核心产业和山区乡镇的支柱产业。研究设置4个试验点,各试验点的概况如下:
1号试验点:位于东白湖镇琴察村,东经120°25′24.91″, 北纬 29°37′58.35″。 试 验 点 面 积0.13 hm2,海拔220 m,为种植疏菜的坡耕地,土层厚度50~100 cm,土壤红壤,立地等级Ⅱ级。排水良好,空气湿润。2016年降水量1737.1 mm。
2号试验点:位于东白湖镇西丁村,东经120°27′21.78″, 北纬 29°32′22.42″。 试 验 点 面 积0.26 hm2,海拔220~280 m,缓坡或者斜坡,平均坡度22°,土层厚度45~70 cm,土壤红壤,立地等级Ⅱ级。竹林立竹量170株/667 m2,竹林密度以1度 ∶2度∶3度为2∶2∶1。排水良好,空气湿润。2016年降水量1 737.1 mm。
3号试验点:位于次坞镇珠桥村,东经120°11′58.56″, 北纬 29°54′16.67″。 试 验 点 面 积0.13 hm2,海拔50~100 m,缓坡,平均坡度10°,土层厚度40~80 cm,土壤红壤,立地等级Ⅱ级。竹林立竹量180株/667 m2,竹林密度以1度 ∶2度 ∶3度为2∶2∶1。排水良好,空气湿润。2016年降水量1583.5 mm。
4号试验点:位于同山镇唐仁村,东经120°02′02.64″, 北纬 29°36′05.24″。 试 验 点 面 积0.066 7 hm2,海拔140 m,缓坡,平均坡度5°,土层厚度50~120 cm,土壤为红壤,土壤肥沃,立地等级Ⅱ级。竹林立竹量180株/667 m2,竹林密度以1度 ∶2度 ∶3度为2∶2∶1。排水良好,空气湿润。2016年降水量1 513.0 mm。
2 试验方法
1)基质堆沤。在1号试验点统一堆沤基质。2016年12月15日,将竹加工厂剩余的竹叶、枝条、竹屑混合后,在其上撒施一定量的尿素、过磷酸钙、碳酸氢钙、石膏粉等原料 (每吨干基质配比为:5 kg尿素、10 kg过磷酸钙、10 kg碳酸氢钙、5 kg石膏粉),将基质混合均匀,堆高1.8 m以上,对基质喷水至湿透为止,其上覆盖黑色塑料薄膜,薄膜边加压石块等固定物。堆沤过程中,每10 d翻动搅拌1次,共翻动搅拌3次,搅拌时补充水至基质湿透。堆沤至2017年2月底,运送至各试验点堆放待用。菌种种植时所需玉米粉由4个试验点在种植时自行采购且撒施。试验过程中不使用任何食品添加剂。
2)菌种。试验用菌种为长裙竹荪 (D.indusiata)D89,由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提供。
3)播种。各试验点接收菌种后,先存放在阴暗潮湿处。挖种植沟,沟规格为深10~25 cm、宽20~45 cm(表1),在种植沟底层撒施生石灰粉以杀杂菌。播种前1~2 d,将基质翻开,浇透水,以减少氨气。种植时先在种植沟里铺18~20 cm厚的基质,每隔5~25 cm放置块状菌种,菌种上撒少量玉米粉,再覆盖10~12 cm厚的基质,并覆盖熟土3~4 cm。2、3、4号试验点于3月中下旬播种菌种;1号试验点于4月下旬播种。
表1 种植沟规格及菌种播种
4)灌溉。播种后至发菇前,主要保持覆盖土湿润即可;干旱高温季节,于每天下午18∶00以后或上午7∶00以前浇水灌溉。
5)采摘。竹荪开始发菇后,于每天上午8∶00—11∶00时及时采摘。
6)烘干。视情可采购或自制烘干设备。烘干时,摘下菌托,与菌柄分离,将菌柄平摊在烘干设备的烘干片上,70℃高温抽风快速脱水30 min,其后于40~50℃烘干3.0~3.5 h。可保持形状,色泽为白色带点淡黄色。
3 试验结果
3.1 灌溉对竹荪生长及产量影响较大
2017年7月初,试验点出现高温干旱,土壤干燥。查阅诸暨市气象资料显示,2017年7月份起,诸暨市持续35℃以上的高温干旱持续时间在40 d以上。试验自7月中旬开始,在1号和3号试验点采取抽水泵+贮水桶的形式对种植地浇水灌溉。2号试验点采用喷滴管+贮水桶的形式,每天及时滴灌。4号试验点采取人工取水灌溉 (表2)。1、3、4号试验点分别灌溉10余日后停止了浇水 (其原因各异),2号试验点灌溉持续至9月上旬。结果显示 (表2),1、3、4号试验点在停止灌溉后的3~5 d竹荪只有零星生长,总发菇分别为2潮、1潮和1潮;而2号试验点总发菇为3潮。从竹荪产量 (干品)上看,2号试验点竹荪产量可达59.58 kg/667 m2,明显高于其他几个试验点。试验表明,发菇期加强水分管理,可增加发菇潮数,从而提高竹荪产量。
表2 灌溉对竹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3.2 竹荪种植收益高
4个试验点竹荪总产值为170 635元,成本合计为89 600元,总体纯收益为81 035元 (表3),投资收益率为90.44%,表明竹荪种植效益丰厚。其中,2号试验点的纯收益达到16 465.0元/667 m2,其他3个试验点,因水分管理不到位,收益明显下降。
表3 竹荪种植的投入与产出
4 小结
1)长裙竹荪D89可以在诸暨市毛竹林下和平整的旱地种植;长裙竹荪在野外的播种时间以3月中旬为宜。在精细化的水分管理条件下,竹荪干品产量可达到59 kg/667 m2,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是诸暨市实施 “一亩山万元钱”工程的较好模式,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2)在基质统一制作和菌种统一提供时,竹荪在毛竹林下的生长产量普遍优于平整的旱地。常用的黑纱遮阳设施对持续干旱下的竹荪生长促进作用并不十分明显。
3)在干旱高温季节,灌溉方式以喷滴管+贮水桶的形式为好,其效果优于抽水泵+贮水桶形式及人工挑水灌溉的形式。此外,灌溉时所用水的温度,不宜与室外温度一样;同时,要保持提供持续而又充足的水源以及所必需的劳动力。
4)烘干设备可以采购,也可以仿制,其自制成本比采购成本减少20%。
[1] 卢鹏,张玮,陆爱云,等.竹荪菌栽培研究进展[J].世界竹藤通讯,2014,12(4):39-42.
[2] 张金学,陈应龙,邬成义.竹荪人工栽培技术[J].南方农业学报,1994,14(3):164-165.
[3] 诸暨市统计局.诸暨统计年鉴[M].2016.
[4] 诸暨市林业局.诸暨市林业志[M].1994.
[5] 孟鸿飞.竹林提升技术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