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2018-03-09张丽萍

速读·中旬 2018年2期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激发兴趣学习兴趣

张丽萍

摘 要: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是小学生接触语文教育的重要阶段,培养良好的兴趣对学习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低年级语文,对于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有这着重要的作用。而只有让学生产生了兴趣才可以让他们更好的掌握语文知识。在文中主要就如何激发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行探讨,以期可以有效的提高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奠定扎实的语文基础。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学习兴趣;激发兴趣

1引言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是学生小学学习的重要部分,也是学生学习兴趣养成的关键时期。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针对低年级学生特点,完善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各类问题,促使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高效进行。

2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语文教材中的作品大都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对于学生来说,上课如没有进入角色,就很难集中注意力,很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调动情感,以情激情,将作品中的情感迁移过来,化为学生自己的情感经验,使学生在特定的情感氛围中自然而然的进入到作品的意境之中,从而达到吸引学生,达到学习的目的。在教学中创设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到一个充满活力的拼音王国中学习,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老师抓住了。

3针对低年级学生特点,提高其注意力

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教学内容的传授,还要重视学生的接受程度、学习状态,即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使其全神贯注于课堂。低年级学生年纪较小,活泼好动,喜欢新鲜事物,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开展语文教学。比如将画画活动引入语文教学,教授新的生字和词语时,先解释其含义,然后和学生们一起为这个新的学习内容作一幅画,让学生在作画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记忆和理解学习内容。在《秋天》这篇课文的教学中,还可以引导学生画出他们眼中美丽的秋天,然后教师帮助学生配上恰当的文字(即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在学生兴致勃勃的时候将词语练成句子,将句子组合成段落进行朗读,循序渐进地导入教学内容,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锻炼了朗读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一举多得。

4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丰富的感情认知

首先,教会学生用词语去造合适的句子,抓住课本教学、立足教材、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采取多种形式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他们的表达能力。其次,教学知识对教师来说是已知的,对学生来说是未知的。如果上课教师对每一个问题都准备得非常细致周到,那就会挤占学生思考交流的时间,因而教师要做好导向作用,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求知的欲望、探索的精神,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用词语造句,让他们学会把口语转化为书面语。第三,因为学生与学生是有差别的,因此每一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的认知水平,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愉快和谐的环境中掌握知识。

5通过故事语文来培養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使用故事语文教学时,不仅仅是教师讲故事给学生听,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自己多读一些故事。故事是一种非常有乐趣的文学载体,低年级学生非常容易被故事的情节所吸引。而在故事阅读时,教师要积极进行引导,使学生不仅是看故事来寻找乐趣,也要让学生学习故事中一些生字、生词,并且学习故事作者的遣词造句能力和写作手法,这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经常读故事不但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经常读书非常有助于学习语文,很多有着良好阅读习惯的人都有着很好的文学素养。教师不但要鼓励学生读课本上的故事,还要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上的故事,逐渐地培养他们阅读的习惯和能力。

6以动制动,保持学生学习兴趣

低年学生喜欢好动,课堂纪律是教学中的一个难题。但是,如果老师能够“以动制动”,在拼音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那么学生学习起来不仅充满兴趣,而且拼音教学也能生动有趣。比如在复习单韵母和声母时,我采用了摆一摆的方法,教学中我利用肢体、手势或者文具摆出字母的形状,借此巩固对字母的认识。有的学生通过变换两个拳头的方向,摆出了字母bp-dq,有的学生用一支笔和一块橡皮摆出了单韵母i,还有的学生用三只笔摆出了字母z等等。这种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还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在学习复韵母时,我则采用了“动手找朋友”的方法,让学生在字母卡片中找出由那两个或者三个字母组成了一个复韵母;又或者同桌两个人合作,一个人手拿画有食物的图片,另一个则找出相对应的拼音词语名称。当然,还有“跟我一起做”的“汉语拼音韵律操”和“儿歌休息操”,在上课时进行放松休息,同时又可以巩固拼音知识。有了这些“动”起来的形式,不仅使拼音学习不在无趣,学生也能让课堂充满生趣。

7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我们在课堂上的教学,还是我们在生活中的实际体验。良好的引导会让学生在今后的语文知识应用、语文人文素养得以发展,还会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语文涵养,提高学生的语言及智力、思维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因课而设,应该灵活多变,能够做到寓教于乐,将形式多样的活动安排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能够有效提高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真正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玉玺.浅谈小学语文寓言教学[J].学周刊,2011(8).

[2]孙丽伟.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新校园(中旬刊),2016(5).

[3]张娟青.试论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小学语文,2010(7).

[4]陈婵.小学语文课堂中生成教师教学智慧的建设[J].小学科学(教师),2010(2).

猜你喜欢

小学低年级激发兴趣学习兴趣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