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语文朗读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探究

2018-03-09王平

速读·中旬 2018年2期
关键词:朗读教学方法问题

王平

摘 要:对于小学生来说,朗读是他们认识文字、学习汉语最基本的方式之一,读是语文教学中相当重要的一环。然而,在实践教学中,朗读教学这一块却存在着很多问题,通过对实践教学中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做了一个调查梳理,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法,以期能够在朗读教学方面有所指导。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问题;方法

小学语文学科的学习中,朗读对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意义和掌握语言知识的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甚至可以说朗读是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方法之一。随着新课标实施的不断深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朗读的重要性。如何让朗读更好地发挥作用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同研究的重要话题。但是,当前的小学生朗读存在着许多问题,影响了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

一、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少专业的指导意见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已经开始重视朗读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在课堂上也会安排学生进行朗读练习,但是由于教师更加注重授课,所以大部分时间教师还是在讲解文章。这样一来,学生缺少了在学习中的主动权。有的教师会给予学生较多的时间进行朗读,表面上看起来学生朗读得很热闹,但是由于教师没有给予适当的指导,学生哪怕在朗读上花费的时间再多,但不知道要在其中吸取和获得哪些知识,这样一来,不但没有产生朗读应有的效果,还影响了教师的正常授课质量。

(二)学生朗读目的不明确

朗读的时候,大家一起发声,听起来,有节奏有韵味,热热闹闹,但朗读效果却相当低。读课文前,教师没有提要求,在朗读过程中也没有指导,朗读结束后也没有点评,多数孩子只是跟着大家读,似读非读,似懂非懂,没有用心去读,也没有边读边思考,跟着大家读,脑子里还不一定想着什么,这样的朗读,不读也罢。

(三)师生之间缺少互动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渐运用在教学上,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丰富了学生的学习面。但是有的教师过度使用多媒体,导致整节课师生都是在观看多媒体上的图片和声音,即使教师安排学生进行朗读,也会配备一些背景音乐,讲究意境,这样一来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就大大缺失了,学生的朗读没有得到教师的回应,学生没有从中获取有效的信息。原本声情并茂的朗读变得没有意义,对学生的学习没有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四)过于注重朗读的形式

在教学的具体实践中,许多教师过于注重学生朗读的气势和形式,所以就会安排不同的学生轮流读,或者是大家一起朗读,或者是大家自由读。表面上看起来声势和形式都很好看,同时给人的印象也是不错,但是在这里面就会有很多学生是为了应付教师安排的朗读而读书,缺少用心读书的环节,让学生对文中的大意没有了解,等到真正学起来的时候学生就会感到读过的内容也比较陌生,朗读的作用得不到体现。

(五)朗读内容没有侧重点

每节课教师会让学生朗读课文,学生完成朗读之后教师就会积极地去表扬学生,但是教师通常只会使用一些抽象的语言,例如“读得很有感情,读得很有意境”,这样一来学生就不知道自己有没有不对的地方,同时学生朗读的情况不一,情感、速度等都各不相同,甚至看到的内容也不尽相同,这样一来学生朗读就没有了重点,对于重点学习的知识不能着重进行了解,朗读变成了简单的读课文,缺少了侧重点,没有实际的意义。

二、小学生朗读训练的指导方法

(一)适当引导,带动学生朗读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朗读,同时应该在学生进行朗读的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地指导,让学生能够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朗读。比如在学习一年级“汉语拼音”的过程中,小学生刚刚接触拼音,所以发音可能不是非常准确,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多为学生朗诵,用标准的读音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能够学习到正确的發音方法。

(二)个性读,激发阅读兴趣

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表演读来使课堂更活跃,并鼓励学生读自己想读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积累语言、内化语言,提高表达能力,为高一年级的写作打下基础。在教学的过程中,朗读若是一遍一遍的简单的重复,学生则会出现倦怠情绪,而若采用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学习的话,则能较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我们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让孩子真的把自己切入课文中,入情入境,提高学生的兴趣。这样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可以切入生活实际,有读的想法,有写的欲望,为将来的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鼓励学生,带着问题朗读

朗读,绝不仅仅是简单地读课文,学生应该在朗读的过程中读懂文章中的意思,了解作者创作的意境,这样的朗读才是合格的。所以,这就要求学生在朗读的时候应该带着对课文产生的问题,例如在学习“大海睡了”的时候,应该点拨学生“大海睡了,我们要轻声细语,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朗读呢?”通过这样的引导方式,让学生以抒情、缓慢的方式进行朗读,效果十分显著。

(四)合理评价,优化朗读能力

教师在学生朗读之后,应该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对于学生的朗读应该给予适当的鼓励,但是不能掩盖学生朗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及时指出问题,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有所收获,这样才会让学生慢慢找到朗读的技巧,逐渐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

三、结语

朗读作为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不是轻而易举的事,需要我们一线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找出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全面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参考文献

[1]赵成.小学生朗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求知导刊,2015,(11).

[2]孙术梅.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神州,2017,(9).

[3]杨永武.谈小学生语文朗读的方法[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34).

猜你喜欢

朗读教学方法问题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用对方法才能瘦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