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水平

2018-03-09蒋进平

速读·中旬 2018年2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思考信息技术

蒋进平

摘 要: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的高度融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时间、空间限制,优化教学过程,解决教学难点,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高质量的科学信息,提高学习效率,为小学科学教学开拓了广阔的天地。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信息技术;高效融合;思考

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师提供更多样、更先进的教学手段,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的高度融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高质量的科学信息,提高学习效率,为今天的科学教学开拓了广阔的天地。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表明,在人类的五种感官学习中,视觉、听觉的学习最重要,而视觉、听觉整合对知识的记忆率远远高于视、听觉分别记忆之和。对人脑功能的研究还表明,单一持续的刺激,会诱导抑制效应,大脑迅速出现疲劳现象;而多种感官的交替刺激(如讲解15分钟,看视频5分钟,再演示实验等),可充分调动大脑的功能,使之处于兴奋激活状态,提高学习效率。现代信息技术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情境,可以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知材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可以在学习中的疑难之处,再现情境,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也把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出来。

在教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日食和月食》时,我首先播放日食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播放课件和演示实验,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日食和月食的形成,直观认识了日食和月食形成原因。在教学《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时,通过播放水中的微生物视频,学生看到水里有那么多新奇的微生物在运动时,是多么想亲手去探究观察,学生的求知欲望一下子就被激发了,有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后面的学习活动就可以顺利的开展了。通过多媒体的使用,一是使学生在课堂上跃跃欲试,主体“自求”的愿望非常强烈,从而现实了小学科学与信息技术的高效融合,让学生感知到了课堂是快乐的、有趣的,会给学生留下难以忘怀的新鲜与特别,会让学生受益终生。二是培养了他们对科学的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突破时间、空间限制,解决教学难点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但是由于受地域、时间、空间、材料和小学生探究能力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多探究活动都很难完成,难以落实,教学效果当然就会打折扣。

小学科学内容包含了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探究式学习方式是一种学习科学的积极有效的方法,它通过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家研究的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分析实验数据、表达和交流等过程,主动去发现科学概念和规律,从而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而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让教学活动更加鲜活,让教学方式更为灵活,在潜移默化中课堂教学模式悄然改变,由传统教育的“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调动,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获取的资源越来越多。多媒体技术的虚拟现实功能、图文并茂、综合处理功能的协同运用就可以使学生获得直观的感知,加深学生对抽象内容的理解,从而达到确实掌握有關知识的目的。比如在教学《云的观测》《骨骼、关节和肌肉》《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等课程会遇到一些抽象的概念、现象,要向学生讲述不可见的事物变化过程;这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具体化、直观化,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中获得知识,在趣味的学习形成技能,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促进学生学习技能的转化。

四、小学科学教学与信息技术高效融合的思考

1.是计算机技术在整合中只是作为工具手段而存在,二者融合的灵魂是教学设计本身,设计上一是要立足人的发展,不能片面的追求课件档次,不能以课件为中心,而应立足让学生更好的发展为中心。二是应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学生必要的思考空间,鼓励学生放胆求新、品尝、体验、发现创造性学习的无穷乐趣,以让学生在乐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形成能力,进而得到主动、全面的发展。

2.是进行小学科学与信息技术的高效融合中,要讲究实效性。二者融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首先要根据科学教学的课堂需求,按照学科学习的规律,找到适当的信息资料,选择合适的措施,通过有效的途径,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更深刻的体验;其次要按照学生的学习兴趣制定学习活动,只有提高了对科学的兴趣,才能自觉的进行科学学习,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既是现代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成为了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实践证明,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有利于创造激活学生思维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突破教学重、难点,切实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而改变传统小学科学教学的单调模式,切实推进素质教育,为我国小学教育事业提供更长远的发展道路。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教学思考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探究小学科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思路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思想品德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渗透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