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身体”回归教育
2018-03-09顾长明
顾长明
学校教育是一种促进人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然而在身体与心智同教育携手并行的路途中,身体逐渐成为心智发展的绊脚石,身心主题被窄化为“心”的问题,身体变得可有可无。鉴于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身体与教育的关系,实现教育的身体在场。教育的身体在场要重塑身体形象,还身体以自由,重建身体与知识的天然关联,关注学生的生命与情感体验。
教育中的身心分离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身体地位的边缘化。在身心二元对立的理性主义传统中,身体的形象总是同欲望、冲动等联系在一起,要获得知识,心就必须撇开身,教学偏重认知与思维,忽视身体、情感与行为的培养。将教学看作纯粹的观念传递和心智培养,学习是离身的规训。另一方面是对身体理解的片面性。人们往往从生理学、解剖学角度解读身体,将身体视为生命的物质前提或遗传因素载体,是运输心智的工具,是心智发生的场所、底座或容器。身体更多地等同于躯体,身体之于教学而言从来没有超出载体的隐喻。
随着具身认知思潮的兴起,离身的教学观越来越受到质疑。具身认知理论认为:认知、思维、记忆、学习、情感和态度等是身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心智是身体的心智,是身体的经验,身体是心智中的身体,其物理体验制约了心智活动的性质和特征。学生的学习发轫于其身体与自然世界的直接相遇与建构的过程中,其身体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体。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杜威主张“从做中学”,皮亚杰主张从儿童的感知运动中发展其智力,维果茨基强调从活动中促进儿童发展,这些教育理念和方式都体现了具身原则。
要实现身体在场的转型,就必须摒弃无视学生实际经验的抽象化的教学,杜绝忽略学生自主探究的灌輸式的教学,让教学过程充分尊重学生的直接经验,高度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努力确保学生的实践过程;让教学过程适时渗透现实场景,适当呈现知识原型,适度运用直观手段,适恰指导实践操作;让教学过程将知识化抽象为具象,化静态为动态,化客观为主观。只有这样,方能使知识与身体无痕对接与转化,使知识与作为人之主体的身体融为一体,进而形成身心互益的良性循环,促进学习由内而外地形成与发展。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身体回归教育,由遮蔽走向澄明,从隐退走向敞亮,实现教育教学从扬心抑身到身心复归的积极嬗变。
(作者系江苏省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科学教研员,江苏省科学特级教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