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的几种方法
2018-03-09朱荣荣李辉
朱荣荣+李辉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如同一出戏的“序幕”。好的课堂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金钥匙。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几种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的方法。
一、营造气氛,以“情”导入
语言是表达感情的主要手段。在教学中,教师用优美、生动的语言,通过富有感情的表述,把学生带进教材内容的情境之中。日本心理学家泷泽武久用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一旦学生对学习失去感情,则学生的思维理解、记忆等认识机能会受到压抑阻碍。强烈的情感能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因此,语言导入对一堂课是很重要的。
初中生情感丰富,易受感染。所以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联系生活,营造情感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状态。如有位教师在讲授《背影》时,与学生共同声情并茂地吟诵了大家熟悉的《游子吟》,然后教师这样导入:同学们,父母对子女的爱是真挚无私的。这种爱又何止体现在子女的临行之时呢?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父母对你的疼爱之情是否感动过你?你是通过什么事体会到的?这种感情是体现在父母的只言片语中,还是隐含在父母的神情语气乃至某个动作中呢?父母疼爱子女的细节,有的令人终生难忘。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著名学者朱自清笔下的父亲形象。这样,学生自然就被老师设置的情境感染了,进而进入了学习状态,教学效果就不言而喻。
笔者在讲授《散步》一课时,先播放了《洗脚》广告,然后导入:同学们,我们对这个广告应该是很熟悉的吧,中央电视台连续播放了好长时间,那么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这则公益广告要表达的主题呢?同学们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的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更是代代相传。这则广告中,将爱心传递下去的人是谁呢?生活当中,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亲情一直伴随着我们左右,我们的生活中亲情无处不在。今天,让我们来共同欣赏一篇莫怀戚的散文《散步》,哪怕就是这样一件一家人共同散步的小事,也能让我们感受到这份浓浓的亲情。
以“情”导入也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比如,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相关的诗文,请学生上台来激情朗诵,把学生引入到诗文的美妙意境中去,以此进行课堂导入。
二、激发欲望,以“趣”导入
中学生求知欲强、好动、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在进入新课之前,如果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引起求知欲望,那么课堂的效果会比较好。
如在讲授《核舟记》时,笔者找到了几幅展示微雕技术的图片,有上海著名雕刻家袁耀在一块手掌大小的完整翡翠石上,完美刻画了千手观音的造型。其中,千手造型以及位于观音像头顶的小观音像均清晰可见。据悉,经过测量千手观音造型头顶部的小观音像脸宽仅仅0.38毫米。目前,此项精湛珍宝工艺正式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 还有浙江宁波微雕大师李期慈在一颗普通米粒大小(6毫米×3毫米椭圆)的象牙片上,用线描方式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从美国第一届总统华盛顿到布什在内的共42位美国历任总统肖像。将作品放在20倍的放大镜下观赏,42位总统的头像或正或侧,依照就任先后依次排列,形貌清晰可见。还有刻有240首唐诗的乒乓球大小的微雕葫芦等。最后又展示了这枚核舟图片,精湛的微雕技艺令学生们惊呼不已,也引发了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
三、创设问题,以“知”导入
对中学生而言,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知识水平,也具备一些运用已知探求未知的能力,而且还具有挑战精神,有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如果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能设计一些和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解决,并顺势导入新课,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如在讲授《故宫博物院》时,笔者先提问了一个问题:“我们班哪些同学游览过故宫?”有很多同学举起了右手,然后我又连问了几个问题:“故宫在北京的什么地方?为什么叫故宫? 故宫以前的正式名称是什么? 你知道故宫的历史价值和来历吗?”这时,刚举手的同学都不吱声了。笔者说:“同学们,虽然我们有些同学游览过故宫,但现在看来,大家对我们祖国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还是了解太少,让我们一同走进故宫博物院,去探寻一下祖国的无限宝藏吧。”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被激发了出来。
再如在讲授《愚公移山》时,上课伊始,笔者提出两个问题:一是在你前进的道路上,一个垮塌下来的大石头挡住去路,你是想办法搬掉大石头,还是绕路行走?二是假如你居住在半山腰,前面有大山挡住了你的视线和出路,你是选择挖掉屋前的大山,还是选择搬家?大家讨论这个问题,发表针锋相对的看法。教师借势导入:让我们来看看古人的做法。学完《愚公移山》之后,再请同学们就文中形象展开讨论。这样,教师抛出了问题,设置了悬念,引发出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
四、寻找故事,以“讲”导入
故事對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它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内涵。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或事例来感染学生,从而顺利、生动地导入新课也是一种好办法。
如笔者在讲授《老王》时,课前就给同学们讲了一个小故事,名字叫《高贵的施舍》,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失掉右臂的乞丐向一位女主人乞讨,女主人并没有将钱直接给那个乞丐,而是让乞丐把屋前砖搬到屋后,乞丐搬了之后,女主人给了乞丐用劳动换来的二十元钱,数年后这个乞丐通过自己的顽强拼搏成了董事长,他要让女主人搬到城里去过好日子,可女主人婉言谢绝了他的好意的故事。通过故事让同学们理解文中女主人这样做,是给予了那位乞丐一份高贵的施舍,是为了树立他的信心,让他不要在生活面前倒下!同时也让学生理解女主人的良苦用心,这不仅是一种美好的爱心,这里面包含了互助,平等与尊重!为将要讲授的《老王》中的难点做好了铺垫,从而导入新课。
一位教师讲授课外阅读篇目《妈妈的眼睛》时,用同样体现母爱伟大的一篇小故事《神秘的耳朵》进行课堂导入,指出故事中的母亲将一双耳朵移植给了自己先天没有耳朵的儿子。这个故事深深地打动了学生,感染了学生,导入非常成功。
课堂导入的方法很多,在这里不一一赘述。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的精心设计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格外重视。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第五十九中学)
责任编辑:李莎
lis@zgjszz.cn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