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机遇

2018-03-08董宇

人民论坛 2017年31期
关键词:中国分类号文化交流文化产业

董宇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要坚持文化的多维度交流、洞悉商机、把握发展政策,以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文化产业 文化交流【中国分类号】G124【文献标识码】A

“一带一路”倡议是指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提出建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为“一带一路”(The Belt andRoad)。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汉代,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为连接西域各国夹击匈奴,打通了汉代长安通往西域的道路。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连通亚洲、欧洲乃至非洲的重要商路。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城,经过河西走廊到达西域,再由阿拉伯商人由西域运往欧洲各地,最初商品为丝绸,后来又增加了瓷器和茶叶。而海上丝绸之路是通过海上航线与外国进行贸易往来的方式,主要包括东南亚、韩国和印度的贸易。海上丝绸之路于秦汉时期初步形成、三国时期发展、唐宋年间繁荣,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道。在当时的欧洲,经由丝绸之路运出的中国丝绸与黄金价值相当,海上与陆上的丝绸之路成为中国连通世界的重要交通要道。面对古代丝绸之路带来的重要利益,在21世纪重建丝绸之路显得更加重要。

“一带一路”与中国文化产业的新机遇

2017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第四年,四年来,“一带一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得到了世界上众多国家的响应和支持。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获得了新的国际合作成果,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机遇。

一是多维度交流,使得文化再次融合。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绵长,中华民族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孕育出异彩纷呈的中华文化,历史上中国文化曾多次输出海外,日本、韩国等都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改革开放后,中国与多个国家加强贸易与经济往来,文化交流融合开始了一段新的高潮。但是在经历过那段黄金时期后,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开始走下坡路,一方面是受到政治分歧的波及,另一方面是中华文化的传播遭到瓶颈,一直没有新的突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是对丝绸之路所传播的商贸精神的重建,令世界知晓早在两千年前,中国就通过商贸连通世界。新时期“一带一路”的意义,是提供了一个使中国文化再次向周边传播的契机。

二是市场扩展,使得文化得以深入发展。在传统的中外贸易中,中国和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的贸易量居于首位,与中亚国家的贸易往来较少,文化交流与贸易发展都比较匮乏,中国国内对于这些邻国也缺乏相应的了解。“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除却欧美外更为广阔的发展市场。事实上,欧美的文化产业一直影响着世界的潮流,日本在动漫和游戏等方面也引领时代,中国在这些地方的文化产业发展必须坚持高度的民族化和特色化才有生存和发展的机遇,而中亚和东南亚这些地区对中国而言,则更像是“哥伦布的新大陆”。这种文化的传播绝不是单向的、千篇一律的形式,而是一种互动式的文化共享。跨越不同地域、不同种族和不同国家的发展不平衡,实现多元化的文化共享和文化交融是全球范围内的普遍趋势,“一带一路”正是给这样的趋势提供一种发展平台,中国的文化产业在这一平台上得以与世界各种文化平分秋色。

三是政策优势,使得文化产业便宜行事。“一带一路”作为国家重要的发展倡议,有众多的政策倾斜促进“一带一路”的相关产业发展,既有扶持高新科技的基金项目,也有支持外向型企业进行文化输出的政策。这一系列政策对于文化产业而言无疑提供了最为有利的支持。首先是央企的直接投资,对于重点项目的大批量支持。据花建文章《“一带一路”战略与提升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显示,2015年,我国对外投资同比再次增长6.1%,其中,中国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投资增长迅速。2015年中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相关的49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合计148.2亿美元,同比增长18.2%,占总额的12.6%。这为中国文化企业的对外投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其次还有贷款政策的优化,对于真正“点子妙、有想法”的企业放宽贷款限制,为文化企业的发展注入资金血液。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提出建立“丝路城市网络”,文化产业可以直接同丝路城市网进行对接合作,这样的政策使得文化产业的设计开发更有针对性和目标性,在发展中更便宜行事。

“一带一路”倡议下文化产业自身的发展策略

根据“一带一路”倡议,文化产业必须及时更新发展理念与发展形式,在国家方针政策和世界发展潮流引导下,不断更新产业产品,为“一带一路”倡议助力,同时为中华文化的传播添砖加瓦,也为企业自身的发展谋求未来。

坚持文化的多维度交流。习近平主席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时曾经提出:“‘一带一路秉承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中国的文化产业要坚持文化的交流与共享,“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长久以来,美国的好莱坞向世界宣传美国的价值观念和主流文化,世界在接纳《泰坦尼克号》《蜘蛛侠》《钢铁侠》这些电影的同时,也接纳了美国的文化,这是不争的事实。对于类似于这种优秀文化传播案例和优秀外来文化,我们必须本着一颗开放的心,形成与“一带一路”倡议相符合的开放态势,来接纳和吸取外来文化的优势。坚持开展多个维度的文化交流,在这种交流中逐步输出中国本土的文化产业,实现文化的双向流通。

开阔眼界,洞悉商机。新市场的开拓是机遇也是挑战,对于文化产业而言,如何洞悉商机、把握机遇,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制胜之道。广阔的市场下有众多亟待开发的商机与项目,文化产业投资必须有足够的眼光,对于能够引起民众消费需求的项目进行开发挖掘。这一方面需要开发者的慧眼独具,另一方面也需要有正确而深入的市场调查作为依据。加强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城市的了解,不断开阔企业的眼界,才能在新的市场中开发出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近年来伴随收入水平的提升,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的人数逐年增多,主要以东南亚地区和日韩为主,中亚地区的旅游项目和旅游人数都比较少。中亚的大多数城市都是位于丝路国家之内,中国的文化企业可以联合当地开发丝绸之路的旅游项目,中亚的异域风情和纷呈的文化与丝绸之路的理念相结合,必定会成为新的旅游热线。除却旅游项目,中国的网商平台、各大购物网站都可以加强与丝路国家企业的联合,将中国的特色文化产品通过网络兜售到丝路沿线,通过免税与合作自贸区等方式,将丝路沿线城市的产品带到中国百姓的身边。

政策范围内的灵活发展。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发布了大量的扶植政策,开展丝路城市对接,构建丝路发展关系网络,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众多的政策支持。对文化企业而言,适时把握国家优惠政策,争取政策资金的流入是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要注意资金的监管与预算,保障政策资金的用途,在政策范围内可以进行灵活的投资。还要保证文化产品的质量,要打造高品质的中国文化产品,坚持诚信合法经营。

“一带一路”是新时代中国联通丝路国家共谋发展的倡议,不仅功在当代,更是泽被千秋。中国的文化产业要在新的发展趋势下占领市场高地,令世界见识到中国文化的魅力,需要众多文化企业不屈不挠的探索。

(作者为青岛大学美术学院讲师)

【注:本文系2016年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6CWYJ16)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會上的主旨演讲》,新华网,2015年3月29日。

责编/贾娜

猜你喜欢

中国分类号文化交流文化产业
中德音乐文化交流途径探究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薛范:毕生译配只为中俄文化交流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刑事辩护律师面临哪些执业风险
怎样打造智慧普法APP平台
政府法律顾问的价值定位
“清”而不“亲”的政商怪现象怎么破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