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桌上的例会
2018-03-08秦勇
您见过这样的例会吗?由十二位退休老人自愿组织在一起,围在酒桌旁开例会,每月一次,轮流做东、主持,不仅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有愁事還能互相帮忙。成员们不是亲人,却亲如一家,我就是这其中最年轻的一员。
参加这个例会得从七年前说起,时任人大副主任的杨洪明于二○一一年正式退休了,和他一起工作过的老同事为了祝福他,举行了一次酒宴。这些人都是从干部、教师、工人等不同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退休后发挥自己的特长,有的拿起笔写作,有的开办私立学校,有的给老年大学讲课,有的参加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等等,退休生活丰富多彩,有滋有味。
在酒桌上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发言,给老领导送去祝福:你和我们一样了,这回不用工作就有饭吃喽;离退休,顺自然,心态好,要乐观;希望你退休后的生活会比我们更加精彩……最后,杨洪明站起身端起酒杯高兴地和大家说:“谢谢你们的鼓励和祝福,过去你们是我的同事、朋友,今后咱们在退休的道路上要并肩战斗啊!我提议,以后咱们每个月在酒桌上开一次例会,汇报退休生活,互相交流感情,大家同意吗?”话音没落,就得到了大家的掌声支持。从此,一个月一次的、特殊的酒桌上的例会便拉开了序幕。
记得二○一四年四月的一次例会上,在工人岗位上退休的薛喜凤执意要在下一次例会上做东,他很痛心地告诉我们:“我得了肝癌,晚期,最多能活五个月,虽然没轮到我,但下次请让我做东,不然恐怕请不上你们了。”他的话像重锤敲打着每个人的心,气氛一下子沉闷起来。杨洪明接过话说:“下次例会你不能做东,五个月后再轮到你,我们得让你想着欠我们一顿酒!”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接上话茬,鼓励他勇敢地战胜病魔,帮助他解除精神压力。在大家热心地开导下,他诚恳地表态:“你们放心,我不会在病魔面前低头,我要用我的精神力量战胜它,五个月后我再请你们吃饭。”从此,薛喜凤每天照样出去散步,每天到市场买菜,每天都和老人们在一起活动,每次例会都参加,高高兴兴,精神十足,根本看不出来是个病人。一晃五个月过去了,他却一点病痛感都没有,甚至更加精神矍铄。他对自己的病有些怀疑,难道医院误诊了吗?他马上到医院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结果医生告诉他癌细胞不但没发展,而且钙化了。他高兴得不得了,到家的第二天,就把这个喜讯告诉了我们,并决定把自己做东的例会开在富裕县最有名的旅游景点。
二○一四年九月三十日,薛喜凤找了两辆车,把亲人和我们都拉到离县城六十多公里的龙腾温泉湿地庄园,开了一次有特殊意义的例会。会上,他很风趣地说:“是你们在我的身上埋下了抗癌的种子,如今种子已经开出健康之花,结出幸福之果。你们放心,咱们的例会我不会缺席,也不会掉队的!”
时光荏苒,酒桌上的例会不知不觉已走过了五个春秋。但那次例会上生动感人的场景依然让大家记忆犹新,大家都深有感触地说:“例会给我们带来快乐健康,让我们延年益寿啊!”
作者简介:秦勇,男,1956年出生,系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齐齐哈尔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会员。曾在《参花》《北方文学》《山东文学》《诗林》《青年文学家》《黑龙江日报》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数百篇(首);著有个人诗集《绿野短笛》(上卷)和散文集《绿野短笛》(中卷);部分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并被收录成集。
(责任编辑 葛星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