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嵩焘《送葆刺史亨移守常德》诗二首考析
——常德诗墙碑刻诗释疑一则
2018-03-08王晓天
王晓天
(湖南省地方志编委会,湖南 长沙 410003)
郭嵩焘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思想家,他在鸦片战争后古老中国所面临的“三千年未有之奇变”下,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落后闭塞的局面,积极鼓吹向西方学习,并担任中国第一位派驻西方国家英国和法国的大使,成为中国最早倡导向西方学习的先行者之一,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名人。他作有《送葆刺史亨移守常德》诗二首,诗歌如下:
使君手笏是甘棠,家世从来魏杜行,
古郭旌旗兼地远,秋风笳鼓接天长。
昨宵灯火来今雨,一棹云山正夕阳,
努力时危要英杰,风尘吾已鬓眉苍。
潇湘九水接江回,浩荡卢循信去来。
五马欲寻渔父洞,万军犹拥定王台。
忧时贾谊无余策,谕蜀相如自薄才。
聊共酒尊宽笑语,城头吹角夜还哀。
这两首诗原载于郭嵩焘《养知书屋诗集》卷八,今又刊碑于常德诗墙。然而,郭嵩焘这两首诗作于何时何地?葆亨是何方人士,其任常德太守又是什么时候?由于史料的缺乏,历来皆有疑问,于今,诗墙的参观者又往往因此发问。笔者读书,偶然涉及关于郭氏作诗的相关资料,乃撰本文,以为释疑。
一、《送葆刺史亨移守常德》诗二首有关问题考述
有不少研究者认为郭嵩焘《送葆刺史亨移守常德》诗二首作于长沙,其实非也,据有关资料,应作于武冈,试作考述如下。
郭廷以先生《郭嵩焘先生年谱》(以下简称《年谱》)载:咸丰四年甲寅(1854),“七月(下旬)应曾国藩邀,与刘蓉自长沙到岳州,稍留即归,治饷湖南。刘蓉留赞军务”[1]。这种说法是有根据的,源于郭嵩焘所撰《会合联吟集序》,其原文为:“咸丰四年,湘乡曾公督师东下,嵩焘与霞仙刘公从行。至岳州,刘公留赞军务,而嵩焘归,治饷湖南。”[2]那么,郭嵩焘“治饷湖南”,究竟又去了湖南哪些地方呢?《年谱》又言,是年“十一月(下旬),至新宁办捐”。自此之后,大陆与台湾的有关研究郭嵩焘的著述,基本上都采用了此一说法。这种说法诚然不错,但笔者感到疑惑的是,清代的新宁县是宝庆府五属中的边远县,按道光时里程,距长沙省城一千里,距宝庆府城也有二百三十里,郭嵩焘既然风尘仆仆,去千里之遥的新宁县办捐筹饷,而对于相对较近且去新宁必经的邵阳县、武冈州等却不闻不问吗?而且,在宝庆府五属中,新宁、城步均是经济文化落后的贫困县,而邵阳县、武冈州及新化县经济文化相对较为发达,人口众多,经济总量较大,饷源也相对较丰,郭嵩焘怎么会舍大而求小,只是去一个饷源并不丰厚的新宁县办捐筹饷呢?况且,郭嵩焘从岳阳军营回到长沙后,有6个多月(其年闰七月)的时间,既云“治饷湖南”,怎么可能只是去一个县办捐筹饷呢?咸丰七年(1857)六月刊刻的郭嵩焘辑《会合联吟集》载有其《会合吟诗小引》,其中又云:“咸丰三年冬,少司马曾公奉命治水师东征,嵩焘与孟容朝夕在事。明年春下岳州,相将至湖外。孟容从征,而嵩焘归,营饷糈资邵之间。”[3]此处的“营饷糈资邵之间”较之“治饷湖南”更为具体,所指地域范围有所缩小。乍一看,郭廷以先生《年谱》所云“至新宁办捐”与此并无大的不同,因为新宁县的地域仍然在“资邵之间”,但从词意上解释,“资邵之间”的地域范围则远远大于新宁县的地域范围。
近读《养知书屋诗集》,发现其中从卷八第一首诗《邵南》到卷九《过湘潭》止,两卷共收录诗80题123首,基本上都是纪行诗及咏景物诗。从这些诗的诗题及内容中可以明显看出,郭嵩焘曾经有一次连续的不间断的宝庆之行。宝庆府城在邵水西资水南,而且,宝庆府府县同城,到了邵水之南,也可称是到了宝庆府城,故《邵南》一诗,意味着郭嵩焘不仅到了宝庆府,而且也到了邵阳县。《入新化》及其后的几首诗则说明郭嵩焘到了新化县。《武冈邸舍开户见云山,感而有作》等诗则说明郭嵩焘到了武冈州。《独游西岩寺》诗中的西岩寺在城步西岩,西岩是城步当时农业和贸易最为发达的地方,故此诗可说明郭氏此行到了城步县,很可能还去了城步县城。《至日赴新宁途中作》等诗则可说明郭氏有新宁之行。总之,郭嵩焘的此次宝庆之行,宝庆府所属的邵阳、新化、武冈、城步、新宁等五州县都走到了,而这五州县的地域范围都在“资邵之间”。但是,由于郭嵩焘所作各诗只是沿途行吟,并非史载笔记,且《养知书屋诗集》又系郭嵩焘去世后由王先谦整理后刊刻,距诗作时间已近40年,诗题中均未载明作诗年代,故我们无法依据诗题来对郭氏宝庆之行的具体时间进行精确考证。但是,《养知书屋诗集》所收郭氏之诗均按作诗时间先后编排,其中有些诗题还标明了月日,这样,我们就可以依据诗题中透露的信息和诗中内容所及,结合有关文献,对郭嵩焘此次宝庆之行的行程和时间,作一大致的或者说是近似的推定。兹举几例如下:第一首诗是《邵南》。这是宝庆之行到邵阳后的第一首诗,诗中云“千畦护稻牛归棚,半港张罾蛤满篮”,应是描述秋收后的农村景象。清道光时宝庆地区可能有双季稻的种植,但比较普遍的还是一季稻,而一季稻的收获季节在农历七月中下旬。以此推之,郭嵩焘到达宝庆似乎为闰七月初。诗中又云“三年踪迹浑无奈,又逐游尘入邵南”,此中的“三年”何指?郭嵩焘到达武冈后有《奉寄夏方伯廷樾三首》诗,首句即云“三年盗贼气殊骄”,其中的“三年”与此同,应当是指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日(1851年1月11日)太平天国金田起义以来,已逾三年。以此顺推,作诗之年应是咸丰四年。故《邵南》一诗似可以说明郭嵩焘来到宝庆的时间为咸丰四年七月之末或闰七月之初。追溯他在长沙启程的时间或当推前至七月下旬。这样,就与前述《年谱》所载,郭嵩焘“应曾国藩邀,与刘蓉自长沙到岳州,稍留即归”,回到长沙的时间正好衔接并完全吻合。第二首诗是《喜闻官兵复武昌》。咸丰四年八月二十三日,曾国藩率领的湘军克复武昌,由于交通条件的局限和战事的影响,此消息传到武冈颇费时日,时在武冈的郭嵩焘获悉消息后非常高兴,乃作此诗。在《养知书屋诗集》卷八中,此诗排于《九日(重阳)游袁氏园》《寄李洽,时病肓》两诗之后,及《寄朱太守三兄孙诒》《十月一日》两诗之前,可推知此诗当作于九月九日至十月一日之间。而从《寄李洽,时病肓》和《十月一日》及《出南城郭外微雨忽霁,望云山》等诗可知,时郭氏病肓,卧床不起,至九月下旬才康复,十月一日之后才又启程南行,故又可进一步推知,此诗或作于九月下旬。此诗对于确定郭氏此次宝庆之行是在咸丰四年颇具意义,因为湘军克复武昌是在咸丰四年八月二十三日。第三首诗是《至日赴新宁途中作》。诗中云:“今年冬久晴,日暮见虹霓。正当一阳始,严冬砉寒溪。”其中的“一阳始”,按照传统的历法,子为阴极,午为阳极,阴极之至,一阳始生,也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之日,故此诗当作于咸丰四年的冬至之日。这与郭廷以先生的推算一致,但郭廷以先生在随后的记述中可能出现了一个小的疏忽,咸丰四年的“冬至”为十一月初三日,且武冈州城距新宁县城九十里,既云“至日赴新宁途中”,则其在路上已走了一天,顶多在第二天即十一月初四日即可到达新宁县城①。因此,郭嵩焘在新宁筹饷的时间明显要早于《年谱》所说的“十一月(下旬)”16天以上。其离开新宁的时间亦可能略微早一些,但仍可能延至十一月下旬。这里,郭嵩焘在新宁筹饷的时间与《年谱》所载虽略有差异,但年、月相同,所说的是同一件事,即郭嵩焘在新宁筹饷,在基本史实的认定上,与《年谱》所载大致相同。第四首诗是《过湘潭》。这是郭嵩焘在结束宝庆之行踏上归程后在湘潭所作,诗中有“三年三过古潭州”句,夹注云“三年来并以腊杪过此”。“腊杪”,系指十二月之末;“三过”者,一指咸丰二年至湘乡劝说曾国藩从戎之后经过湘潭,二指咸丰三年至衡州与曾国藩商定营制之后经过湘潭,此为第三次,当为咸丰四年十二月下旬。从以上四首诗的分析可以说明,此次宝庆筹饷之行的时间是在咸丰四年七月下旬至十二月下旬,在时间上与“治饷湖南”完全吻合,而且,在此一时间之内,郭嵩焘再无可能赴湖南的其他地方“治饷”。
综上所述可以确定,咸丰四年(1854)下半年郭嵩焘之“治饷湖南”,实际上只是筹饷宝庆,也即郭嵩焘自己所言“营饷糈资邵之间”。而《年谱》所说“至新宁办捐”,实际上只是郭嵩焘筹饷宝庆的一个组成部分或一个站。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郭嵩焘此次筹饷宝庆,曾专程至武冈筹饷,且历时颇久,鉴于本文主旨,不拟对其进行专门深入的探讨和阐述,而只就涉及郭嵩焘《送葆刺史亨移守常德》诗二首的有关时间、地点、人物等作一探讨和分析。
其实,郭嵩焘《送葆刺史亨移守常德》诗二首本身就蕴含有关于作诗时间、地点的一些信息。例如第一首诗五、六句两句“昨宵灯火来今雨,一棹云山正夕阳”,其中的“云山”,为武冈之名山,在州城南十五里,道家称为第六十九福地,古即为名胜,以云雾缭绕而闻名远近。既然能见到云山,就说明郭嵩焘一行已经来到了武冈。诗中“昨宵”“正夕阳”等则说明郭嵩焘一行到达武冈州城的时间是昨天傍晚;“今雨”的“今”则可说明郭嵩焘作诗的时间是“今天”,即来到武冈州城后的第二天。根据后面第二首诗中最后两句“聊共酒尊宽笑语,城头吹角夜还哀”,还可以作进一步的推断,即郭氏一行来到武冈后的第二天,武冈知州葆亨为郭嵩焘举行了接风之宴。葆亨,字芝岑,满洲正蓝旗人,博尔济吉特氏,监生;道光二十八年(1848)到湖南出任茶陵州知州,咸丰二年(1852)调任武冈州知州。葆亨此时虽已接到调守常德谕令却还没有交接,故仍以知州的身份来接待前来筹饷的郭嵩焘。对于郭嵩焘来说,这也是他与葆亨告别之时,故宴散以后赋诗二首,以为送别。而“城头吹角夜还哀”一句中的“夜”字则还可以说明其作诗的具体时间当为入夜之后。总之,可以确定郭嵩焘《送葆刺史亨移守常德》诗二首作于武冈,且为郭嵩焘武冈筹饷期间所作诗中最早的两首。
但郭嵩焘具体于何时到达武冈,仍需进一步探讨,在《养知书屋诗集》卷八中,似乎可以探寻其踪迹。为便于分析,兹将其中《送葆刺史亨移守常德》诗二首前后至《喜闻官兵复武昌》诗之间的一段目录原封不动录之如下:
晓渡资江
送葆刺史亨移守常德
资胜岩
仙院
与邓上舍绎
桂花树下饮酒至夕
武冈邸舍开户见云山,感而有作
旋岩晚步,逐至明公寺
蓼溪
高沙樟树歌
九日游袁氏园
寄李洽,时病肓
喜闻官兵复武昌
从上述目录看,《晓渡资江》:宝庆府城在资水南岸,晓渡资江,说明郭嵩焘已经结束了宝庆筹饷第二站新化之行回到了邵阳,其时间当在咸丰四年八月末九月初之间[4]。《送葆刺史亨移守常德》:说明郭嵩焘在府城稍事停留后又开始了宝庆筹饷第三站武冈之行,此诗二首在郭嵩焘武冈吟咏诗中排第一,这与本文前述此二首诗作于郭氏来到武冈后的第二天一致。《资胜岩》:资胜岩为法相岩之另名,又名宝方山、宝胜山,在武冈城东南五里。《仙院》:仙院在城北数里同保山山麓,传为春秋时越大夫范蠡之女隐居之所,后世建为佛庵,距法相岩十余里。《与邓上舍绎》诗五首:邓绎(1831—1900),又名辅绎,字葆之,武冈南乡大甸湾人,监生,系邓仁堃之子,邓辅纶之弟,时居城内。《桂花树下饮酒至夕》:邑志云州衙、学署内均有桂花树,诗中云“退思堂前五株桂”,或即州衙之桂花树也,郭氏等曾饮酒于树下。《武冈邸舍开户见云山,感而有作》:邸舍,在城内州衙旁。《旋岩晚步,遂至明公寺》:旋岩、明公寺,均在武冈城郊。以上诸诗均当作于武冈州城。估算一下时间,从郭嵩焘到达武冈,布局在全州的筹饷并启动实际的筹饷活动,至基本就绪,并去城郊几处名胜古迹游(这种游览也是筹饷所需要的公关活动),当在五六天左右。此后,郭嵩焘一行即离开州城,赴武冈西北部蓼水流域一带筹饷,沿途作有以下各诗。《蓼溪》:蓼溪在城北约七十里(今属洞口县),通绥宁官道,曾设巡检司,是时已废司设塘。《高沙樟树歌》:高沙在城西北七十里,为武冈西北重镇(今属洞口县),武冈州同知驻此,镇内商业、手工业发达,有店铺一千余家。《九日游袁氏园》:袁氏园在武冈何地?难以确考,但其诗在诗集中排在《高沙樟树歌》之后,诗中又云“嵯峨二石空庭幽”,夹注云“园有巨石二”;道光《宝庆府志·疆里志》载,高沙市后“有二石人”,一若达宦,一若侍者,故疑袁氏园或在高沙。既然《九日游袁氏园》诗题明确载明“九日”,诗中又言明“重阳”,可以确定其诗作于咸丰四年九月九日,也即重阳节之时。再往前逆推,郭嵩焘在武冈州城筹饷五六天左右,至蓼水流域需一二天左右的时间,这样就可以进一步推定,郭嵩焘离开宝庆府城到达武冈州城的时间应当是咸丰四年的九月之初,也就是说,郭嵩焘《送葆刺史亨移守常德》诗二首当作于咸丰四年(1854)九月之初。
二、《送葆刺史亨移守常德》诗二首解读
搞清楚了郭嵩焘作《送葆刺史亨移守常德》诗二首的时间、地点,了解了郭氏作此二首诗的背景,诗中的一些费解之处也就可以迎刃而解,兹试析之如下。
在第一首诗中,首句中的“笏”即朝笏,古时大臣朝见时手中所执的狭长的板子,多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以为指画及记事之用。此处“手笏”,意指葆亨之任武冈地方官。“甘棠”,本为木名,《诗·召南》有《甘棠》篇,朱熹《集传》云:“召伯循行南国,以布文王之政,或舍甘棠之下,其后人思其德,故爱其树不忍伤也。”后世因用“甘棠”称颂地方官之有惠政于民者。故“使君手笏是甘棠”全句之意是郭嵩焘称赞葆亨在武冈知州任上有德政。这并不只是一种客套的应酬之语,而是有其所据。咸丰二年(1852)四月,太平军攻打永州,东安会党起事响应,“宝庆知府魁联募勇二千余,堵邑南鄙”[5]。时任武冈知州的葆亨率团练亦参与此役,郭嵩焘的友人,此次宝庆之行又协助其在新化筹饷的新化孝廉邹湘倜曾经作诗《葆芝岑亨郡守自新宁防堵归署赋赠》,其中有云:“边宇屯田策,关防堡塞修。偏疆当重寄,仍倚范韩谋。”[6]称赞葆亨建屯田之策,整修关防堡塞,又率部防堵新宁的行为。对此,郭嵩焘当有所闻。第二句中的“魏杜”,当即“韦杜”,“魏”音 wèi,“韦”音 wéi,魏、韦同音,为通假字。汉辛氏《三秦记》:“城南韦杜,去天尺五。”唐杜甫《赠韦七赞善》诗云:“俚语曰:城南韦杜,去天尺五。”宋曾慥《类说》卷二十九引《灵怪集》:“韦曲、杜鄠近长安,谚曰:韦曲杜鄠,去天尺五。”意指韦氏、杜氏世代显贵,世居京师长安以南,韦氏所居名韦曲,杜氏所居名杜曲(鄠),后世遂以“韦杜”指称世家显贵居住之地。此处“家世从来魏杜行”亦是如此。葆氏家族是正蓝旗的贵族,且与皇室通婚,道光皇帝的贵妃孝静成皇后即出于葆氏,与葆亨是近亲,故葆亨可称皇亲国戚;葆亨的祖先自清初入关后即世居京师,葆氏家族的人若出朝外任,多在京畿及近畿之地,可称从来不出“魏杜”的范围。诗中第三、四两句则是进一步阐释,门第高贵的八旗子弟葆亨却一反家族的传统,来到“地远”“天长”的偏僻古城武冈任职,“秋风笳鼓”,颇有点儿边关萧索的味儿。其实,郭嵩焘这里依然是继续前两句的调子,对葆亨之所为隐隐有赞许之意。诗中第五、六两句是描述郭氏自己到达武冈时的情形,似可译为:昨日傍晚,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候,来到了武冈州城,恰见云山云雾缭绕,山之峰峦浮现在云雾之海上,随着云潮涌动,犹如舟行。待至万家灯火,又下起雨来,而且这雨一直延续到了今天。诗中第七、八两句中,郭嵩焘首先指出了时局的危艰,由于太平天国的兴起以及全国各地的蜂起响应,清王朝的统治已是岌岌可危,包括洞庭湖区在内的两湖地区已成为当时两军对垒最重要也最激烈的战场之一,故“努力时危要英杰”一句是对即将赴任常德知府的葆亨寄予期待,并以“英杰”一词来鼓励葆亨“努力时危”,建功立业。后句“风尘吾已鬓眉苍”则是郭嵩焘的自叹,此时他已年满37岁,比年轻的葆亨大了一大截,早生华发。不能把他的这种自叹视为故意呻吟或者摆谱,这是他心中真情实感的表露,况且,他并没有因此自弃,他之协助曾国藩组建、训练湘军,他与刘蓉同赴曾国藩岳阳军营,以及此刻的赴武冈筹饷,均可以说明,郭嵩焘自己也是“努力时危”的。
第二首诗开头两句,热情的郭嵩焘为葆亨介绍了他即将赴任的常德府的情况。清代的常德府管辖武陵(今常德市武陵、鼎城两区)、桃源、龙阳(今汉寿县)、沅江(今属益阳市)四县,均属洞庭湖区,其中,除桃源为尾闾区外,均系核心湖区。前句中的“九水”也即九江,《尚书·禹贡》云:“荆及衡阳惟荆州,江汉朝宗于海,九江孔殷。”“九江”云何?其地望又在哪里?历来皆有歧见。汉唐诸儒多以为不出古浔阳之地,或以为即湖汉九水入彭蠡泽者。宋儒包括朱熹在内,则一反汉唐诸说,力主湘、资、沅、澧等九水入洞庭者为九江。朱熹的弟子蔡沈集宋儒九江说之大成,他在所撰《书经集传》中注“九江”云:“九江即今之洞庭也。《水经》言,‘九江在长沙下隽西北。’《楚地记》曰:‘巴陵潇湘之渊,在九江之间。’今岳州巴陵县即楚之巴陵,汉之下隽也。洞庭正在其西北,则洞庭之为九江审矣。今沅水、渐水、元水②、辰水、叙水、酉水、澧水、资水、湘水皆合于洞庭,意以是名九江也。”[7]蔡沈此说一出,后世之注“九江”者多从之。清陶澍、万年淳等编撰的道光《洞庭湖志》亦采此说,陶澍序云:“所谓九江,辰、沅、渐、溆、潕、酉、澧、资、湘也。九水中,五入于沅,与澧、资、湘潴而为四,同注洞庭以会江。”此处之“潇湘九水”与此同,系指洞庭湖。“接江回”中之“江”,指长江,洞庭湖是长江中游最重要的调蓄湖泊,北与长江连,在长江的汛期通过长江南岸的太平、调弦二口可以分洪③,减轻长江中游的洪水压力。“接江回”便是对洞庭湖这一水文地理现象的诗意描述,郭氏以“接”言之,举重若轻,堪称文字的高手。故“潇湘九水接江回”全句是描述洞庭湖接纳九水、吞吐长江的宏伟景象。后句中的“卢循”指芦苇,“浩荡”言其多,通过对广袤芦苇荡的描写来突出洞庭湖之大,全句为葆亨描绘了这样一副图景:在浩荡无涯的洞庭湖上,乘舟穿行在连绵不尽的芦苇荡中,随意往来,该是多么惬意!第三句中的“五马”本意是五匹马,汉时太守乘坐的车用五匹马驾辕,因借指太守的车驾,后世又可用来代称太守。清赵翼《送邑侯高松亭调任宿迁》诗云“相期迁五马,重布晋陵春”,其中的“五马”就是指太守。此句中的“五马”则应当是指葆亨,因为他很快就要赴常德就任太守。“渔父洞”,又称秦人洞,在桃源县桃花源,传为渔人发现桃花源的入口处,此处代指桃花源。这是一个景色幽美、传说隽永、历代文人亟欲一游之地。郭嵩焘的家乡湘阴县离此并不远,很可能此前他就已经有过桃花源之游。故此处“五马欲寻渔父洞”一句是在前两句的基础上进一步描述:葆亨到任以后,可以以知府的身份到本府的辖地桃源县桃花源寻幽访胜。但是,这种描述只是一种想象,郭嵩焘不能不回到现实中来。其时,太平天国已定都天京,并派军北伐西征,扩大控制区域。在两湖地区,虽然曾国藩的湘军已出省境东下,但武昌这一号称九省通衢的重镇,湖广总督的驻节之地,却仍然在太平军的控制之下。在湖南境内,两军厮杀,洞庭湖周边各州县不断易手,而长沙这一省治之地,已经成为官军的大本营和湘军的后勤基地,故诗中第四句云“万军犹拥定王台”。其中的“定王台”系西汉时长沙定王刘发因思母而建,此处代指长沙。诗中五、六两句中,“贾谊”“相如”都是西汉时人。贾谊(前200—前168),洛阳人。少即有才,长,以善文称于时。文帝时曾任博士、太中大夫。受权贵排挤,贬为长沙王太傅,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因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自谦疚,抑郁而死,年仅33岁。相如即司马相如(前179—前117),字长卿,蜀郡成都人。少亦有才,喜读书论剑。景帝时以入赀为武骑常侍,武帝时任郎官多年。贾谊和司马相如都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两人均为汉赋的代表性作家,贾谊还是“两汉鸿文”的大家。但郭嵩焘此处并没有以文立言,所谓“忧时贾谊”“谕蜀相如”都是从政治上立言,突出他们政治上的才能和事功。贾谊虽然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但他忧国忧时,多次向文帝献言建策。曾上《论积贮疏》,主张“重农抑商”,发展农业生产;在《治安策》中,建议“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司马相如在政治上突出的事功则是“谕蜀”,时中郎将唐蒙奉使略通夜郎西僰中,征发巴蜀吏卒千人和力役万余人,又用军法杀其渠帅,巴蜀百姓大为惊恐,武帝派相如去责备唐蒙。相如赴蜀后,发布《谕巴蜀檄》,收到良好效果。唐蒙开通夜郎后,趁机要开通西南夷道路,但修路二年,路没修成,士卒却多死亡,耗费巨大,反对声雀起,武帝又任命相如为中郎将,持节出使。相如作《难蜀父老》,成功说服众人,并使西南夷归附。于是,边关扩大,筑路建桥,西南夷自此开通,相如亦以安边之功而名垂青史。故第五、六句的全意应当是:面对如此危局,即使是贾谊这样的有谋之士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即使是司马相如这样有才能的人也不得不叹息自己才薄。这里,郭嵩焘之所以突出贾谊、司马相如在政治上的事功,或意在提示葆亨,赴任常德后当全力以赴,平定一方。但是,这两句也显示,郭嵩焘对于挽回危局非常忧虑,信心似乎不足。第七、八两句则进一步描述了郭嵩焘的这种心境,尽管他和葆亨在酒席上宽谈笑语,其实他心中仍然忧虑重重,为他心中的圣朝清王朝的命运忧虑,为战局的演变担心,以至于入夜以后,听到城头上传来守军的号角之声,也感到哀伤。
以上就是郭嵩焘《送葆刺史亨移守常德》诗二首的大致内容,虽然这两首诗属于郭嵩焘迎来送往之作,但却真实地反映了郭嵩焘当时的心境和思想:一是对葆亨寄之以期待,二是他自己对于时局的忧虑。
但是,历史的发展往往不一定尽如人之所愿,后来葆亨离开武冈后欲赴常德就职并没有成行,“皆不及受事”。因为当时的军事形势依然危殆,此前两个多月,太平军攻占常德及周边各县,杀同知李春暄、县丞秦维松,知府景星、知县朱元增自杀。紧接着,又进行了残酷、血腥的岳州争夺战,双方均损失惨重,直到太平军城陵矶失利,撤回武汉。此时,曾国藩虽然已率湘军出境东下,逼近武昌,但湖南境内却是,两广天地会继续入湘,湖南各地纷纷起事,洞庭湖区也发生了澧州陈正卯,石门陈绪儒,斋教领袖陈庭杰、刘大章等联合起义,局势依然动荡。八月二十三日,湘军终于攻占武昌。但是,次年二月,太平军又开始反攻。三月,燕王秦日纲率军第三次攻克武昌。接着又分兵直驱湖南,先后袭击平江、临湘、湘阴,一直打到新墙河受阻才折回,整个湖南为之震动[8,9]。在如此动荡、危急的军事形势之下,葆亨遂不得不留滞长沙,在布政司衙门协助办理军务军饷。据光绪《湖南通志·职官志》记载,至咸丰七年(1857)葆亨才得以上任,就职常德知府[10]。二年后转任长沙知府,后来相继在贵州、福建等地任按察使、布政使,直至光绪八年在山西布政使任上被时任山西巡抚张之洞以贪腐劾免。其中光绪元年(1875)二月,郭嵩焘授福建按察使,两人还曾短暂同事。当然,此是后话,似与本文主旨不符。笔者想要说的是,从《送葆刺史亨移守常德》诗二首之所咏,可以看出郭嵩焘个性中的文人气质及其忧国忧时的思想。不过,今人或以郭氏愚忠于清以诟之。其实,整个湘军和那个时代的历史人物包括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胡林翼在内都是如此,即使是像郭嵩焘这样某种意义上“先知先觉”的人物也概莫能外。我们只能从历史主义的角度加以分析和理解,任何历史人物均不能摆脱其所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
注释:
①据《养知书屋诗集》卷九所载,《至日赴新宁途中作》诗排于《硖口题壁》《鸱鸮》《山行杂诗》《雉》《麂》《橙》《笋》等诗之后,则郭嵩焘新宁之行似可能从硖口出发,但硖口在武冈城西北九十里,而新宁县城在武冈城东南九十里,从硖口至新宁必须经过武冈州城,故郭嵩焘应当是从硖口回到州城,再从州城出发赴新宁。
②清万年淳在《洞庭湖志》卷十《九江考》中云:“‘无’、‘无’通,蔡《传》误作‘元’,后人加水为‘潕’,又别为‘潕’,实此水也。”故此处“元水”当为“潕水”之误。
③《送葆刺史亨移守常德》诗二首作于咸丰四年,当时藕池河尚未形成,松滋尚未决口,荆江四口分流入湖的局面尚未形成,故此处描述的还只是太平、调弦二口分洪。
参考文献:
[1]郭廷以.郭嵩焘先生年谱[J].“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1971(29):104.
[2]郭嵩焘.养知书屋文集:卷七[M]//郭嵩焘全集:十四.长沙:岳麓书社,2012:367.
[3]郭嵩焘.会合联吟集:一卷[M].清咸丰七年养知书屋刻本.
[4]王晓天.郭嵩焘新化行吟考[J].船山学刊,2018(2):45-59.
[5]光绪《邵阳县志》卷十[M].清光绪二年刻本.
[6]邹湘倜.雅雪园诗钞:卷三[M].新化邹氏咸丰八年家刻本.
[7]蔡沈.书经集传:卷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影印本.
[8]刘泱泱.湖南通史:近代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148-153.
[9]湖南省地方志编委会.湖南通鉴:一[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471.
[10]光绪《湖南通志》:卷一二一[M].长沙:岳麓书社,2009年影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