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长效机制的探索
2018-03-08李思思
李思思
(温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学生资助是一项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事关脱贫攻坚,事关社会公平。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教党 〔2017〕62号)明确构建“十大育人体系”,首次将资助育人纳入育人机制[1]。2018年3月,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17年学生资助工作进展情况及成效,其中全国高等教育资助,资助学生4 275.69万人次,资助金额1 050.74亿元,比上年增加94.90亿元,增幅9.93%[2]。这一数据表明,大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在10多年间正处于不断丰富和完善之中。构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简称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长效机制不仅彰显育人价值、目标价值及时代价值,也是新时代对高校提出的高要求、高目标和高规范。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因其复杂性,尚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如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不平衡及育人过程中的不充分等。构建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长效机制是高校贫困生资助质量提升的重点课题。
一、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存在的主要问题
马克思指出:“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3]虽然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经过长期探索与实践已取得显著成效,资助体系趋于合理,资助队伍日渐扩大,资助范围更趋全面,但新时代新变化,高校资助育人机制的资助温度和育人效度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凸显,只有找准矛盾中的主要问题,才能破解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的瓶颈。
1.物质资助冷漠化
贫困生是青年群体中最需要关爱的特殊群体之一,而关爱贫困生最首要、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先帮助他们摆脱经济上的窘境,这是资助育人工作的起点。当前各高校虽已实施较为全面的资助体系,资助主体也不再仅限于国家、学校,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和企业加入资助队伍,但物质资助过程中仍存在缺失及冷漠化现象。
(1)主体失温。部分应助未助贫困生在落选资助时会产生偏激情绪,易于做出不理智行为;部分未敢申请资助的贫困生害怕被打上标签,从而被胁迫一切举止,易于自卑胆怯;部分已助多助的贫困生在多重资助时易形成“等”“靠”“要”等心态。在资助认定与审核中,诸如此类现象会导致受助主体失去“恒温”,造成“冷热失调”。
(2)资助失力。一般贫困的贫困生易于被资助部门所忽视,而极度贫困的贫困生易得到多重部门资助,严重忽视“教育机会均等”的公平诉求;公开化的资助模式让许多贫困生形成极大心理压力,更有甚者为逃避隐私公开化宁愿选择休学、打工、非法牟利等;模式化资助的顽固性易造成多样化诉求无法实现,进而失去资助力度,导致出现应助未助贫困生被边缘化的冷漠现象。
2.精神帮扶同质化
虽然各高校较为全面的资助体系能为贫困生提供物质“兜底”,但在精神帮扶工作中仍存在同质化现象,即在精神帮扶中易出现将贫困生的特性问题当作这个群体的共性问题来对待,并未充分认识贫困生群体仍存在不同类型。总体看,精神帮扶的四个类型[4]的贫困生都易出现同质化现象。
(1)自信型贫困生。该类学生情绪稳定,自信进取,易受人喜欢和信赖。当高校教育工作者发现该类学生时,就会对此加大榜样宣传力度,希望能让其他所有贫困生都向其学习。这种做法本无可厚非,但被打上自信标签的贫困生会突发不安现象或过分渲染下自我膨胀的心态往往被忽视,如果不及时对这类学生加以引导,自信磐石也会日渐消磨。
(2)中间型贫困生。该类学生情绪较为稳定,心态较为平衡,各方面表现平平,易被忽视。如资助识别时,该类学生并未渲染自己贫困或以情感人,大多以陈述式语言方式进行平淡化描述,这在班级评定时易于丧失较高支持率,加之其平时不外露情绪,将很难得到物质资助。高校教育工作者常将该类学生与自信型贫困生等同,长此以往会让中间型贫困生渐渐陷入挣扎和不安之中。
(3)挣扎型贫困生。该类学生紧张忧虑、心态失衡,综合能力相对较弱,且多抑郁孤僻。高校越来越多地提倡发展型资助体系,让贫困生走上从他助到自助的发展型道路。高校教育工作者往往采用精神帮扶,要求贫困生一定要自立自强。但许多没有获得资助的贫困生并不一定是从小就物质匮乏,也可能是因病致贫、因灾致贫、因残致贫等多种原因导致突发贫困,他们暂时还没有时间和能力走上自助的道路。精神帮扶对该类学生无疑雪上加霜。
(4)不安型贫困生。该类学生情绪不稳定,内向沉默,遇事情绪波动大,一旦听到任何敏感评价,易陷入自我焦躁之中。如高校教育工作者因个别贫困生在接受资助后进行奢侈消费而对贫困生进行约谈,该类学生就会再次被贫困所“绑架”,形成一系列“不敢”“不能”等言行。
同质化的精神帮扶很难起到实效,还可能会加重贫困生的精神贫瘠,使其产生绝望无助及“学习无用论”等一系列不良心态,那么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就将违背初心,不仅无法达到育人的目的,反而会加重资助的冷漠化。
3.能力帮扶片面化
贫困生面临着两种结构性发展的状态,其存在的根源是由于贫困背后难以借助教育资源充实自身的综合能力,导致贫困生能力发展不足,使其在社会竞争中再一次处于弱势。
(1)学业能力。受经济条件所限,贫困生所能接受的教育资源相对落后,他们的学习方法多是死记硬背的机械性学习。当贫困生处于高校这个大容器中时,贫困生在诸如英语口语技能、计算机操作、实践性强的学业科目中就会与非贫困生有较大的差距,这就易磨灭贫困生自身学习的信心,或迫使他们单一化地学习自己所能掌握的知识,致使他们在学业竞争中相对弱势。
(2)交往能力。由贫困带来的生活焦虑及不安,严重影响贫困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有些贫困生觉得自己贴上“贫困”标签后而心存芥蒂,几乎不愿参与任何社交活动;有些贫困生因心理敏感与同学相处时无法掌握分寸,在行为上常常会出现不合群的现象,而内心又非常渴望朋友;有些贫困生因贫困无法交际而不愿与人往来,认为人际等同于消费,这种片面认知严重影响他们交往、协调、组织等能力的发展。
(3)就业能力。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既包括专业能力,也包括综合能力,如能说会道、多才多艺、巧思妙笔等。许多高校只是资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并未过多关注他们的发展能力,也常常忽视他们身上所具有的潜能和优势,造成就业优势的弱化。同时,稀缺的就业资源及不菲的就业成本,加之家庭贫困的负担,使能力片面化的贫困生很容易出现问题,或签约草率,或签约率偏低,或就业签约时间滞后,等等。这就不仅会导致贫困生在异常激烈的竞争中被时代所淘汰,更有甚者连求职的门槛都无法迈入,严重影响贫困生资助育人的可持续性,进而无法遏制贫困代际传递。
二、构建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长效机制的实现路径
资助育人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也是脱贫攻坚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体制机制建设是资助育人工作的重中之重和根本保证。目前,各高校以国家资助政策体系为基础,围绕资助制度、资助经费、资助平台、资助实践进行开展,结合地区、学校实际,相继出台资助政策、方案和办法。10多年来的不断探索与实践,为高校构建贫困生资助育人长效机制、探索创新工作模式提供了新的启发。高校需要建立一个能打可持续性攻坚战、能写实效性文章又能在长效上持之以恒的体制机制,力促资助育人工作的温度、效度、可持续度,提升贫困生的幸福度。
1.以物质帮助为前提,打好贫困资助“组合拳”
习近平总书记在脱贫攻坚战中指出:“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5]。在构建高校资助育人长效机制中,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精准围绕“帮扶谁”“扶什么”“怎么扶”三个维度精准打好贫困生的资助“组合拳”。
(1)对象资助精准,确保贫困生应助尽助,避免漏助未助、多助少助等现象的发生。建立生源地—民政部门—财政机构—高校四方信息共享平台,通过系统对比法、大数据分析法及走访调查法,采用“四看四算”(即一看学生手机算家当,二看学生学业看后劲,三看家里劳力算收入,四看学生饭卡算支出)和“五照一算”(即一照房屋、二照家人、三照家当、四照卧室、五照村干部及村民立证的合照、算一算贫困生的贫困度)等方法实现客观可操作性的贫困生认定机制[6]。此外,还要建立消费信息调查制度及完善告知学生家长制度,做到“对象下药精准”,让资助对象有出有进。
(2)项目资助精准,确保贫困生受助需求与实际需求相适应。高校应采取差异性资助方法进行项目分配,遵循“五低四高”原则,即低保户、特困救助户、孤残户、烈士子女户、因故致贫户要低标准,懒汉家庭、赌博家庭、可观农业家庭、干部家庭要高标准。同时还要考虑区域性经济发展程度,拒绝一刀切、划比例,充分考虑受助学生不同特点和发展需求,精准设计资助项目,用最经济的资助项目面向“最需要”“最值得”的贫困生进行资助公平与效率的精准滴灌,实现遍地开花的生动局面。
(3)资金发放精准,确保资金用时到位,用位准确,最大限度地发挥资助资金的使用效益,增强贫困生及其家庭的获得感。为此,一方面,高校可建立“教育基金银行”,贫困生作为“持卡人”可在其需要时提供资金使用证明,以学业成绩做信用担保随时“取款”;另一方面,高校可建立类似贫困生的OA专用系统,每一笔款项进出使用和审批流程都能明了有时效,除贫困生本人之外,一对一管理人员可查看,这样可随时掌握受助学生的资助成效,力促资助工作精细化、人性化、合理化。只有形成精准化的物质资助,才能避免因多助、少助、未助而出现类似“越穷拨付的钱越多、装穷”等现象的发生,也能让高校物质资助打出一套温暖的全方位资助“组合拳”。
2.以道德浸润为根本,全面提升贫困生人格塑造实效
资助育人所传递的不仅仅是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更是为了引导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为全面提升贫困生的人格塑造实效,高校需要以道德浸润为根本法则,而提升贫困生德育效果又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发力。
(1)针对采用国家助学贷款的贫困生,高校应清晰认识到该类学生心态平和,不愿过多赘述自己贫困。该类学生申请贷款弥补物质的上不足,将大学四年时光用来提升专业知识,选择毕业后发挥所长获取报酬偿还本息。高校要注意培养该类学生的感恩意识、责任意识。如鼓励贫困生去慈善机构做志愿服务,志愿行为记录在平时实践积分中;倡导贫困生通过暑假支教平台去国家最需要的贫困山区尽己所能,力行奉献精神。
(2)针对获取奖学金的贫困生,高校应注意到该类学生的优秀度。现行奖学金的评选并不单单只看成绩,还要综合学生的各项实践能力及思想品德,贫困生能在物质贫乏下专研学业,全面发展自我,获取奖学金,难能可贵。高校可塑造“励志书院”,开设特色励志班,为该类学生做“榜样同行,你我共舟”等一系列专访,以朋辈榜样带动共同成长,补足贫困生的精神“钙”,着力解决“志短”问题。同时还应以朋辈会谈方式侧面了解该类学生是否存在突发情况,及时助力,减少不安感,增强自信心,持续为其他贫困生提供身边榜样的力量,促使他们不断奋发进取。
(3)针对勤工助学的贫困生,高校应注意该类学生既能吃苦耐劳又徘徊不安。该类学生不怕辛苦劳作,愿意自食其力,但将自己空余时间都投入到校内外的兼职工作中,易造成无法兼顾学业。高校要引导该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以学业观、物质观、时间观为轴,综合评定学生自强的星级水平,可举办“校园十大优秀自强青年”等励志型评选活动。同时,在校内多设与学生专业相符的勤工助学岗位,在校外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推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这样既能让贫困生摆脱学业与兼职的双重挣扎,又能给贫困生提供更多的机遇使其在学中做、做中学。
3.以能力拓展为重心,着力促进贫困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新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促成贫困生全面可持续发展,以期阻断贫困在贫困生家庭的代际传递,实现育人成才的培养目标,高校需要全面拓展贫困生能力发展。
(1)学业扶持。在学业上,特别是在英语口语、计算机能力、技能培训等方面,高校可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由优秀的技能学生组成社团,在固定时间和固定地点进行针对性练习,发挥朋辈互助的作用。校内各种设备、师资力量、培训活动均免费向贫困生开放。同时更要注重结合贫困生的未来就业对其进行专业性知识传授,采用类似“订单式”专业学习模式,破解贫困生学业方面的壁垒。
(2)实践育人。通过实践活动提升贫困生的综合能力。高校可依托社团资源提高贫困生团队合作意识、拼搏竞争意识;开展健身活动,让贫困生参与到全民健身的大队伍中,只有健康体魄才是成长的根本;组织贫困生开展艺术欣赏活动,邀请艺术团体到校演出,提高贫困生的艺术情怀,增强美的欣赏力;通过帮助贫困生担任骨干、干部等,对他们提要求、压担子,对工作中涌现的先进个人和团队进行表彰,让他们在实践岗位中得到充分肯定。
(3)就业帮扶。为塑造贫困生的全面发展,进而不被就业资源、就业成本、就业区域等所限,高校加强贫困生的能力帮扶,不仅需要政府和高校支持,还需要社会组织大力支持,坚持“造血”与“输血”并重的原则,秉承“指导一名贫困生,成就一名好精英”的理念,帮助贫困生提高综合能力,提升社会竞争力。高校应建立就业咨询机构,提供职业规划教育和就业信息;开展就业培训,包括企事业单位培训、履历制作、面试试讲等;整合校企合作资源,构建社会支持体系。
4.以精神激励为支撑,扎实构建贫困生全过程内生发展支柱
为将资助育人工作中的温度、效度、可持续度打造成牢固“金字塔”,高校应提升贫困生的幸福感。高校应从内因着手,以激励为手段,激发贫困生的主体性,让其自发立志向上。
(1)推广导师制,发挥教师队伍激励育人的作用。高校要充分发挥德育教师工作者的作用,打造贫困生的专属导师。如以“故事汇”形式每月召开主题分享,分享教师的拼搏奋斗史;以“神秘代号”形式建立专属会谈,让贫困生畅所欲言抒发自己困境,教师针对贫困生具体情况辅以心理辅导。同时寻找朋辈中的“精神领袖”画出同心圆,辅助开展类似“我想与你做朋友”“身份互换”等主题活动,增强贫困生的集体归属感,加强非贫困生对贫困生的理解力和关爱度,充实贫困生的精神食粮。
(2)加强贫困生自助教育,提高自我效能的实效性。一是建立“自强委员会”,对“想—敢—要”的贫困生授予“委员资格”,开设四大板块,即有权选择设想、有权规划未来、有权获取嘉奖、有权尝试冒险,还可同校企开展“天使投资”合作,借助创新创业的时代背景,发挥贫困生创新创业潜能,让他们实实在在感受到想法被采纳的满足感、自助创新的成就感及集体共进的幸福感。二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的效应,延长贫困生借书期限使用权、放宽信息设备使用度及开设学习专用区,避免出现因工拖时、因贫无网等造成贫困生无法有效使用图书馆资源的现象,进一步加重他们的学业负荷。三是借用校园文化建设,潜移默化地给予精神激励。如设立“给你点赞”宣传栏,由贫困生将自己已取得的成就或计划要做的事情匿名写在便利贴上,由师生在他们的便利贴下点赞画爱心,由爱心组成的点赞量将是鼓励和肯定贫困生各方面能力最好的精神支持。在人人爱我、我爱人人的校园环境中,增强贫困生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感受有力的爱心支援,由内而外增强他们的精神动力,培养他们自觉养成自立自强、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让贫困生的成才更具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