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发展路径初探*

2018-03-08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双一流一流办学

乔 娜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2)

自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2017年1月24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开启了一场深刻变革。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发展战略,对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2017年9月20日,教育部公布了“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其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然而,占据我国高等教育大部分的地方本科高校同样承担着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使命,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生力军。如今,面对继“211”“985”工程之后的又一项高校发展改革战略,地方本科高校一定要抓住此次机会,努力向“双一流”目标挺进。但由于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不齐,文化资源分配不均,直接导致各省市地方本科高校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若想跨越现阶段水平,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地方本科高校必须创新性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一、“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机遇

第一,打破了牢固的身份壁垒,为地方本科高校进军“双一流”提供政策支持。从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启动“211工程”和“985工程”以来,一批高校的办学实力得到大幅度提升,甚至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可以说,“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实施毫无疑问提高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然而随着这些工程的推进,高等教育结构单一,高等教育经费投资结构失衡,高等教育质量与公平等问题也随之而来,最为严重的是由于在高等教育中“马太效应”现象的出现而导致高校发展两级分化严重,牢固的高校身份壁垒严重阻碍了其他高校的发展,尤其是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入围“211工程”和“985工程”的百余所高校被贴上了“名校”的身份标签,这些身份标签为其在争夺优秀人才、优秀生源和经费资源等方面提供不少便利。这样的现实背景直接导致地方本科高校发展面临巨大困难,甚至使部分高校丧失了发展的动力和信心,究其原因,牢固的身份壁垒是地方本科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所无法逾越的一道鸿沟。“双一流”建设在发展战略中明确提出,“以绩效为杠杆,鼓励公平竞争,创新财政支持方式,突出绩效导向”,将这种“竞争机制”引入整个高等教育系统,而不仅仅局限于重点高校,这就为有实力和有水平的地方本科高校同重点高校争创“一流”提供了可能性。《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和《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出台为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有利环境,只要地方本科高校能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同样可以得到国家资源的支持和社会大众的认可。

第二,强化地方政府参与本地高等教育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地方本科高校发展提供各类保障。《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地方高校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由各地结合实际推进,所需资金由地方财政统筹安排,中央财政通过支持地方高校发展的相关资金给予引导支持”[1],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地方政府放在了地方本科高校“双一流”建设的责任主体地位上,强化了地方政府参与本地高等教育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方面,地方本科高校建设“双一流”需要由当地政府提供财政支持,这促使当地政府认真了解地方各高校的办学实力和发展水平,将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纳入政府工作安排中;同时,“双一流”建设方案强调转化高校科研成果,地方本科高校拥有大量的科技成果和技术资源优势,成功将这些科技成果和技术资源转化,不仅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更能让地方政府认识到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促使地方政府为地方本科高校建设“双一流”大力提供政策和财政支持。另一方面,对于地方本科高校而言,实现“双一流”建设离不开与地方政府紧密合作,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主动配合地方政府了解各方面情况才有利于自身发展。

第三,鼓励建设特色学科和优势专业,提升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空间。“双一流”建设方案鼓励高校释放办学活力,在不同领域和层次上办出一流,这为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地方本科高校可结合自身资源、所具优势选择学科发展方向,建立符合学科和学校发展规律的机制来推动本校办学,不需要集中全校实力追赶和效仿重点高校。除此之外,地方高校发展与当今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可以利用“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地理优势与地方企业开展合作,以地方特色专业为条件积极助推校企合作。

二、“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发展面临的挑战

第一,高层次、高水平人才缺乏。一流大学必备一流师资、一流学生和一流科研,一流大学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一流师资的支撑和一流学生的培养。对于地方本科高校而言,无论是吸引高水平人才还是招收优质生源都面临着挑战。与“双一流建设高校”相比,地方本科高校因其办学水平低、经费投入不足、教学实验条件有限等原因而无法同这些大学争夺高质量人才,自然而然学科带头人、学科创新团队也就缺乏有学术影响力的科研人才。对于本校现有师资而言,因为经费有限,要想通过在职培训或者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和管理制度来提高师资水平也难免困难重重。此外,优质生源是优秀人才培养的起点,地方本科高校或因其地理位置或因其社会认可度等原因,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远远低于“双一流建设高校”。

第二,办学经费不足。与“双一流建设高校”相比,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经费来源和数量往往处于劣势。学校办学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和学生学费,通过社会集资的经费金额或是没有或是杯水车薪。在很大程度上,经费短缺直接导致地方本科高校无法通过高薪酬来吸引高层次、高水平人才,无法完善教学实验设施,无法凭借优质生活条件和丰厚奖学金吸引优秀生源。可以说,经费是解决地方本科高校吸引优秀人才和优质生源的关键因素。办学经费投入不足,教学实验条件得不到改善,图书资源得不到丰富扩充,又何谈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呢?

第三,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建设力度不够。地方本科高校在专业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办学定位不准确,办学理念有偏差的现象,学校发展一味模仿和复制国内一流大学,最终出现发展“片面化”或“贪大求全”的问题。首先,设置专业数量较多,覆盖学科门类广泛,这虽然有利于形成交叉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但也会分散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力量和条件,使其无法形成“拳头专业”,办好强势专业[2]。其次,专业规模不平衡,专业发展效益低。地方高校在扩大学校整体规模、不断增设新专业时,忽略了院校内部结构优化问题,导致部分专业规模过大,部分专业规模过小,降低了专业内部效率,出现了因专业规模不适宜造成的资源浪费。再次,专业特色不明显。地方本科高校的竞争力来源于特色专业,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式的雷同是制约地方本科高校发展的瓶颈。最后,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的对接程度有待提高。地方本科高校的特点是依托地方、服务地方,专业设置应与地方产业结构有对接性。但在现实中,不少地方本科高校的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的对接程度还很弱,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路径

(一)科学定位,分类发展

“双一流”发展战略的提出,旨在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不言自明,并不是每所大学都可以实现“世界一流”的目标。与“双一流建设高校”相比,地方本科高校在社会认可度、生源质量、学校综合实力等方面处于下风。地方本科高校需要意识到“双一流”发展战略为其创造了新生机会,因此,不需要盲目跟风,可以根据各省市教育部门出台的“双一流”政策,科学定位,明确自身发展目标。比如江苏、山东、辽宁等教育大省提出支持本省若干所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内蒙古、甘肃等省提出建设“国内一流大学”,海南提出建设“国内同类型高水平大学”,宁夏则提出建设“西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目标[3]。由此可以看出,各省市在综合考量本省地方高校高等教育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情况下,为本区域地方本科高校提出发展目标。

剑桥大学前校长艾莉森·理查德提到:“不同类型的大学有不同的作用,一个国家需要世界一流大学,但并不需要所有的大学都成为一流大学。”[4]艾莉森的话恰恰体现出,如果所有高校都一窝蜂地追求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不去科学定位自己在全国高等教育系统、同行高校、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那么势必会引起不良竞争,违反高等教育规律和扰乱高等教育系统秩序。地方本科高校理应充分考虑自身现阶段发展程度、文化传统、资源享有等因素,对接省域“双一流”政策,科学合理定位,明确办学目标和理念,量力而行,稳步推进“双一流”建设。一些省份在对接“双一流”政策时,划分了高校类型。比如:云南省将本区域高校划分为高水平大学、骨干特色高校、应用型本科高校、技术技能型高职院校四大类;辽宁省将本区域高校按照产业类别分为农林医药业类、工业类、现代服务业类、社会事业类四大类别;安徽省将本区域高校划分为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3]。这些“分类”思路不仅体现出《实施办法》中“积极探索不同类型高校的一流建设之路”的愿景,也反映出各高校依据自身类型和特点实现差别发展、特色发展,从而努力形成支撑国家高等教育长远发展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体系。

(二)特色办学,以优制胜

有一流的学科未必就是一流的大学,但一流的大学必定拥有一流的学科。没有一流学科很难建设一流大学,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的基础。“双一流”建设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学科是大学组织的细胞,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高水平学科对高校实现自身使命起着基础和引领作用[5]。与“双一流建设高校”相比,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尚未充分挖掘自己的特色,利用自己的优势。要想实现学科建设突破,建设一批特色学科和优势专业,地方本科高校不得不从自身的独特资源入手。

特色学科不一定能成为一流学科,但一流学科必然具有特色优势。离开特色谈一流,是不现实的。如何彰显本校特色?地方本科高校需要扎根地区行业,依托本校传统文化和资源,紧密结合当地社会产业结构特点开展特色学科专业建设,创新性地开发地域资源和文化,切实承担社会职责,明晰服务对象,满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实实在在发挥好“社会服务”这第三项高校职能。正如北大陈平原教授所言:“大学不像工厂或超市,不可能标准化,必须服一方水土,才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6]

对接国家“双一流”发展战略,地方本科高校还需要具备开放性心态和国际化视野。“随着知识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科学技术在高度分化的同时,也呈现高度综合的现象,新型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横断学科、综合学科不断涌现,传统学科跨越自身原有边界,在横向上相互渗透、互融互通”[7]。实现学科建设突破,创新性地建设新型学科,组建交叉学科不失是个关键途径。学科交叉,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跨学院、跨学科协同开展科学研究,彰显学科特色。“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对象是高校的优势学科,建立一种混合模式、集中多种模式优点的学科建设新型模式,探索协同创新的学科建设模式,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发展趋势和理性选择”[8]。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组建新兴交叉学科,地方本科高校集中力量建设好与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一致的学科体系,把学科建设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

(三)师资保障,建设“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是否具有一批特色学科和优势专业是衡量一所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在建设特色学科和优势专业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可忽视。一流的教学,一流的科研需要一流的教师和专家来引领。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地方本科高校在提出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引进计划和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的同时,也要校地共建,推动师资队伍向“双师素质”转型发展。“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一方面,地方本科高校需瞄准学科前沿、国家发展需求,在重点学科、优势学科和紧缺学科专业引进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从而填补本校科研人员的短缺。另一方面,地方本科高校需要增加教师队伍建设的经费投入。定期组织本校青年教师培训,鼓励青年教师到国内外同行知名大学培训和访学,支持教师跨校、跨国科研合作。组建新型交叉学科,建立协同创新团队,为科研工作者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为教学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保障高校教师的民主权利,使其无后顾之忧地“扎根落户”。作为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不能只强调引进高层次人才,建设教师队伍的关键点还在于培养本校青年教师,要打造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大师”团队,要采取措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人才外流现象发生。同时,也要借助地方企事业单位和各种人才资源,为教师的科研教学提供最好的环境和条件。一是开展校企双方人才合作,加强引进应用型学科和专业高层次人才,积极从企业引进富有实践经验和高水平的专、兼职教师,二是开展校企合作,培养高校自身“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可通过实行“双百工程”(百名教师下基层,百名企业家进校园)等形式建立专任教师到相关行业和领域学习交流、接受培训的长效机制。选派中青年教师深入企业进行社会实践,通过鼓励高校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调研、参与项目研究开发等方式,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进一步促进产学研结合。三是强化校地合作,共建“应用型”教师队伍。一方面加强校地共建项目的合作研发,培养高水平应用型教师;另一方面,构建校地合作平台,鼓励高校教师将应用实践和应用研究相结合[9]。

(四)立足地方,打造“三创”文化

大学文化承载着一所大学的学术传统、文化精神和大学理念,不仅反映出师生对大学的整体认识、理想追求和实践探索,也是凝聚师生力量的强大精神纽带。地方本科高校顺应高等教育改革趋势,以开放的姿态大力倡导创造“创业、创新、创优”的“三创”大学文化。一是创业。在伯顿·克拉克的研究中,具有创业性质的大学只是欧洲当时的二流、三流大学,面对激烈的大学竞争,这些二流、三流大学凭借自己的力量进行自主创业,以积极主动的心态面对外在环境和内在发展的挑战,努力寻求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正是因为这种创业精神,这些原来名不见经传的高校实现了自身的跳跃式发展,跻身世界一流大学,比如英国沃里克大学,荷兰东部的特文特大学等。二是创新。鼓励师生形成创新思维,尊重师生的创新实践,及时总结创新经验,允许师生进行创新探索,允许师生创新失败。地方本科高校要从传统思维中解放出来,从模仿经验中解放出来,从自我经验中解放出来。三是创优。地方本科高校肩负扩大办学规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发展任务,工作极其艰巨繁重,这便要求地方本科高校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求真务实,敢于创新。全校师生自觉明确肩负创业的历史使命,将创建品牌大学视为发展目标。将创新思想和创优行动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创业目标。创业文化指导创业行动,并在创业行动中形成创业文化[9]。

同时,打造凸显区域特色的地方性文化和应用性文化也应当成为地方本科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的重点。一要重视地方性文化建设。地方本科高校的地方性决定了其文化建设的地方性。只有将别具一格的地方文化、历史传统、地理环境与地方本科高校文化建设相结合,才能有利于地方本科高校吸收地方文化,融入区域文化元素,丰富大学文化内容,打造地方特色文化。二要重视应用性文化建设。地方本科高校需要意识到应用性教学和应用性科研本身也是一种大学文化。与地方政府、地方企事业单位的应用性互动也是彰显地方本科高校特色文化的形式之一。地方本科高校可根据地方经济特色、产业结构、技术需要等设置具有职业性和技术性的应用性专业;教学内容针对发展需求,注重对学生技术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应用科学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出应用性人才;针对地方企业发展的需要,提供技术支持,帮助企业引进、消化和吸收已有的科技成果,形成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性学科群,打造出愿意扎根本土、具有本土适应性、服务本土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高水平应用性教师队伍等,以此来提炼自身的应用性特色文化。

总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培养一流的学生来体现。地方本科高校对接“双一流”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和开展的各项实施路径都应以培养一流的学生为落脚点和出发点。科学定位,分类发展是基于各地方本科高校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结构和特点提出明确的办学目标;特色办学,以优致胜是各地方本科高校依托本校有利资源和传统文化,立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打造特色学科,建设优势专业。建设“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是地方本科高校实现“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保障。打造“创业、创新、创优”的三创文化,建设凸显区域特色的地方性文化和应用性文化是地方性本科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和紧迫性的任务。实现“双一流”目标的道路还很长,我国各地方本科高校一方面要积极抓住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也要戒骄戒躁,踏实前行,不能急于求成。既要借鉴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经验,又要深刻反思自身问题,可以汲取国内外成功典例的养分,但不可以盲目跟风照搬,一定要立足中国国情,考虑本校历史传统和办学现实,努力办出有特色、有优势的高水平大学,向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迈进。

猜你喜欢

双一流一流办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