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长全程参与护理干预对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评价

2018-03-08邢立玲郝桂兰张彦虎孟凡红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4期
关键词:全程雾化哮喘

邢立玲 郝桂兰 张彦虎 孟凡红

小儿哮喘是小儿常见的肺部疾患,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了患儿的学习、生活及活动,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1]。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具有疗效显著、安全、便捷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2]。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需要长期、持续进行[3],但有时治疗经常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尤其是一些采取家庭雾化吸入治疗的患儿治疗效果更不理想。原因是雾化吸入过程中患儿不能很好的配合,家长没有全程参与,对疾病、雾化治疗方式不了解、不重视,缺乏疾病相关健康教育知识等[4]。现研究旨在指导患儿家长全程参与护理干预,提高患儿家长的认知,提高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4月—2017年9月我院儿科门诊雾化中心进行雾化吸入的哮喘患儿62例,纳入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呼吸学组制定的诊断标准,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均接受雾化吸入治疗,患儿及家长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先天性心脏病、呼吸衰竭、其他器官疾病的患儿及将无法有效配合研究的患儿及家长排除在外。依据护理方法将这些患儿分为常规护理组(n=31)和常规护理基础上全程干预护理组(n=31)。全程干预护理组患儿中男性20例,女性11例,年龄4.0~10.5岁,平均(6.0±1.2)岁,家长受教育程度高中2例,大专22例,本科7例;常规护理组患儿中男性20例,女性11例,年龄4.5~11.0岁,平均(6.5±1.0)岁;家长受教育程度高中3例,大专20例,本科8例。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护理组患儿护理方法:对哮喘患儿进行抗炎、平喘及对症处理后,根据患儿急性期及缓解期分别加入相应的雾化药物进行雾化治疗,并在雾化前后向家长讲解吸雾过程中注意事项、病情观察要点及雾化后的口腔清洁及雾化装置清洗、保存方法等;全程干预护理组患儿护理具体操作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儿家长进行:(1)健康教育干预。护理人员建立微信群,经患儿家长同意通过微信扫码入群,护理人员在群里通过发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进行雾化吸入相关的指导:①向家长详细讲解小儿雾化吸入正确方式、体位及家长配合参与要点及必要性。②讲解雾化用药的种类、作用及特点。尤其对于一些居家雾化吸入的患儿家长,向其讲解雾化药物的用量、正确抽吸药液的方法和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及配置药物的重要性,解除家长的焦虑及对一些用药的误解。③指导家长取得患儿配合的有效方法。应尽量让患儿处于平静状态,深而慢的呼吸,有利于药物的吸入,从而提高疗效。④痰多的患儿教会家长正确拍背排痰的方法,保证呼吸道的通畅。⑤进行有关小儿哮喘疾病知识宣教,包括:诱因、紧急处理措施、用药原则、运动和饮食注意事项及环境、情绪等因素对哮喘的影响等方面的健康教育。⑥护理人员加强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互动,及时回答家长关于雾化效果、疾病病情方面问题,同时请经验丰富的患儿家长在群内进行经验的交流和方法的切磋,促进患儿家长的掌握与理解。(2)健康教育讲座。邀请哮喘患儿及家长参加科内每月进行的儿童哮喘知识讲座,由儿科各位医疗、护理专家进行小儿哮喘疾病的相关知识的讲解和护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宣教。加强患儿家长对疾病及治疗的了解。(3)健康教育评价。护理人员定期与患者家长电话沟通:①询问患儿病情及家长需求,提醒复查时间及给予用药指导。②了解患儿家长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及参与雾化吸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患儿的配合程度。对有问题及困难的家长电话指导讲解,增加患儿家长参与护理的自信心。(4)家庭健康教育指导。根据患儿家长需求,护理人员进行上门雾化吸入操作指导与健康宣教,鼓励家长全程参与护理,提高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

1.3 评价标准

1.3.1 护理前后 护理人员利用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量表(C-ACT)[5]分别对常规护理组及全程干预护理组患儿的症状控制水平进行评分,C-CAT包括7项内容,要求患儿及家长回忆近4周的情况并回答7个简单问题。前4题由患儿自行独立完成,每一题为四个等级0~3分进行评估;后3题由家长完成,从过去四周内三个方面分6个等级0~5分进行评估;填表结束由护理人员核对并统计所得分数。总分为27分。≤19分为哮喘未控制;≥23分为哮喘完全控制;20~22分为哮喘部分控制。症状控制=部分控制+完全控制。

1.3.2 家长认知 通过调查问卷形式对两组患儿家长对雾化方法及注意事项、药物作用及配置、配合要点及方法、疾病知识和健康宣教等4方面的认知进行调查,满分100分,60分以下为认知差,60~80分为认知良,80分以上为认知优,认知好=认知良+认知优。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所有数据,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症状控制比较

家长全程干预护理组患儿治疗的症状控制率90.32%,高于常规护理组67.74%(P<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患儿家长的认知比较

两组患儿家长的认知比较,家长全程干预护理组患儿家长认知水平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具体见表2。

3 讨论

哮喘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儿童哮喘如不及时、持续治疗,一旦气道璧结构发生不可逆的损害,即气道重塑,将会给患儿的身心造成不良后果[6]。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是患儿将雾化成微小颗粒的药物吸进呼吸道和肺部并沉积,从而达到治疗目的[7]。

表1 两组患儿的症状控制比较[n(%)]

表2 两组患儿家长认知比较

研究结果证明,家长全程参与护理干预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全程干预护理组在家长认知、症状控制等方面优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年龄小不懂事,对雾化吸入存在抵触、恐惧心理,治疗过程中常有拒绝、哭闹、不认真等表现[8]。护理人员工作繁忙,雾化过程中不能照顾到每个患儿,对家长的宣教很难做到详细、具体,尤其是选择进行家庭雾化吸入的患儿,更是无法得到全面的护理。所以哮喘患儿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及家长的全程参与对提高雾化疗效尤为重要[9]。研究通过在一般护理干预基础上建立微信群、进行健康教育讲座、电话随访、居家指导等方式对哮喘患儿家长雾化吸入治疗方法,注意事项,配合必要性,疾病知识及用药、预防、饮食、活动等健康教育方面进行更为全面的指导和培训。经过指导,家长收获了雾化及疾病的相关知识,增加了治疗疾病的信心,认识到了配合的重要性,通过患儿家长全程参与护理干预,提高了小儿哮喘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J].中华儿科杂志,2016,54(3):167-181.

[2] 王雷. 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5):6803-6804.

[3] 郝宝萍. 持续护理干预对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过程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102-103.

[4] 王文月,李雪梅,蔡晓华. 全程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雾化吸入治疗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9):30-32.

[5] 饶花平,孟艳妮. 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量表(C-ACT)在哮喘儿童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杂志,2009,11(9):1232-1233.

[6] 杨宇霞. 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9):190-191.

[7] 乔俊敏. 家庭雾化治疗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4):2903-2904.

[8] 廉兴杰.浅谈优质化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雾化吸入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93):239-241.

[9] 蒋林. 全程护理在小儿哮喘雾化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1):116,118.

猜你喜欢

全程雾化哮喘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手工制鞋全程LOOK
解读DeVilbiss TTS智能雾化技术
全程监控的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