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观察
2018-03-08李娜
李娜
血液生化检验需要经过多个阶段,如血液标本采集、标本运送及分离。若任何环节出现红细胞破坏,将导致细胞内物质进入血清中,血清将变为红色,即为溶血现象,溶血会对血液标本的生化结果产生一定影响。溶血的发生不仅仅包括患者自身因素,还包括操作或标本存放中出现的问题等,比如试管的不干净等。血液一旦发生溶血将无法真实反应患者身体情况,医师更无法正确判断患者病情,从而致使患者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因此为提高生化结果的准确性必须尽可能减少血液标本的溶血。现研究将分析血液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报道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检验科接收健康体检患者的血液标本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33~46岁,龄平均年龄(38.4±2.3)岁。排除标准[1-2]:(1)患有使血沉增快或使溶血的疾病;(2)患有结核、肝炎等传染性疾病;(3)患有心脑血管相关疾病。
1.2 方法
所有受试者均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2管,每管4 ml,1支管进行自然分离,先静置5 min,后以3 500转/min离心10 min,收集血清备用;另1支管中的血液进行人工溶血处理,同样转速离心10 min,同样收集血清备用。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验所有受试者血液中的DBIL、TBIL、ALT、AST、LDH、CK、TP、Cr、UA、ALB、TG、BUN等生化指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临床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使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溶血对标本中的ALT、AST、DBIL、TBIL、CK、LDH、TP生化结果影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Cr、BUN、UA、TG、ALB生化结果影响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溶血前及溶血后12项生化检验结果比较(±s)
表1 溶血前及溶血后12项生化检验结果比较(±s)
生化指标 溶血前 溶血后ALT 17.7±5.1 24.1±5.3 AST 19.3±7.7 27.4±12.0 DBIL(μmol/L) 3.4±1.8 2.4±1.4 TBIL(μmol/L) 13.9±3.6 11.2±2.8 LDH 146.2±49.8 371.5±40.0 CK 87.4±21.7 103.6±24.5 TP 71.5±3.3 76.8±3.8 Cr(μmol/L) 68.0±10.2 67.2±10.1 BUN 4.59±1.13 4.45±1.12 UA(μmol/L) 308.8±68.2 300.3±67.8 TG(mmol/L) 1.77±0.51 1.78±0.52 ALB 44.9±2.2 45.1±2.2
3 讨论
很多学者对血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一定影响的课题做过相关研究,且所得数据均表明溶血会对生化检验准确性产生影响[3]。本研究也证实了上述结论的正确性。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对后期患者有效治疗起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尽可能提高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一些主客观因素影响[4-5],比如:(1)医院多采用真空管收集血液,忽略真空管内压力大的现象,使血液在真空管内发生碰撞,导致红细胞损伤;(2)试管质量有问题,在制造试管过程中未处理好试管内壁,从而导致红细胞损伤;(3)相关采血工具不合格,甚至会因为产品聚合不完全而产生一定毒性,从而使血标本溶血;(4)操作过程出问题,分离过程中检验人员使用破损的玻璃器械盛放血液或在分离过程中速度太快导致溶血的发生;(5)在采血过程中护理人员操作不规范,同样会导致溶血发生,比如在采血过程中止血带扎的过紧或时间过长,使得采血时负压过大,血液采集到试管过程中,红细胞受到外力而导致溶血。
为减少血标本溶血的发生,需注意各个操作环节[6-8],即:(1)护理人员需掌握科学正确的采血方法,针对不同人群采用不同采血方式,比如对于婴幼儿需采用股静脉或颈外静脉,可避免因血管过细而造成采血困难,且更不应该在输液位置采血。如果遇到采血困难者不应将止血带扎的过久,也不应反复拍打要穿刺部位,常规血液采集需热敷穿刺部位,待血管充盈后再进行一系列采血操作。(2)严格按照相关操作流程,无论是采集标本或是标本运送及后期的检验均应严格遵守相关制度规范,以减少溶血的发生;(3)标本需妥善保存,当血标本送至检验科后,相关检验人员需将标本放至室温中进行保存,防止血标本发生溶血;(4)采集及检验血样本的设备质量应有相关保证。首先需规范药品及器材进货渠道,确保来源可靠,从而使检验结果准确性得到一定保障,减少检验过程中不必要的麻烦,另外在标本的采集、运送及检验过程中必须得有足够的耐心,保证检验仪器质量,才能得出相对准确的检验结果。从研究结果看,溶血对标本中的ALT、AST、DBIL、TBIL、CK、LDH、TP生化结果影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Cr、BUN、UA、TG、ALB生化结果影响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血液标本溶血会使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下降,所以需尽可能减少标本溶血的发生,从而提高检验的准确性及可靠性。
[1] 张长庚,严香菊,姚新洁. 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影响的探讨[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4,21(4):487-488.
[2] 马梅英.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预防对策分析[J]. 现代妇女:医学前沿,2015(3):320-321.
[3] 李明英. 血液标本不同采集部位与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10):35-36.
[4] 王标,董利民.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4):2701,2703.
[5] 毕迎春. 溶血与血液采集方式对生化检验结果影响的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26):128-130.
[6] 黄纯美. 生化检验结果受溶血和血液采集方式的影响观察[J]. 母婴世界,2017,21(9):62-63.
[7] 占玲兰.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观察[J]. 医学信息,2017,30(14):191-192.
[8] 汤乐毓.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预防对策[J].医药前沿,2016,10(19):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