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NSURE技术联合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2018-03-08林婕华肖小冰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早产儿肺部通气

林婕华 肖小冰 王 卿

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妇幼保健院,广东揭阳 522000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为肺部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或肺部结构发育异常所致,早产儿为其主要发病人群,其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主要以气促、呼气性呻吟为主要临床表现,且呈进行性加重,于出生后24h最为严重[1],如不予以及时、科学的治疗将导致患儿死亡。有研究表明[2],INSURE技术、NCPAP为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方法,本研究为探讨INSURE技术联合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并将其不同治疗方案干预的效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表1 两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动脉血气指标、OI比较(x ± s)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6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男患儿17例,女患儿13例,胎龄28~35周,平均(31.25±3.20)周;出生体重为1350~2300g,平均(1653.87±115.28)g;发病时间为1~12h,平均(6.25±1.08)h,其中剖宫产11例,顺产19例。对照组男患儿16例,女患儿14例,胎龄28~35周,平均(31.39±3.27)周;出生体重为1400~2350g,平均(1639.85±115.14)g;发病时间为1~11h,平均(6.19±1.12)h,其中剖宫产10例,顺产20例。纳入标准:(1)符合《实用新生儿学》第四版诊断标准,表现为进行呼吸困难,其胸部X线特征性改变者;(2)无治疗禁忌者;(3)27周≤胎龄≤37周者;(4)参与治疗及随访者。排除标准:(1)合并吸入性、感染性肺炎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者;(2)合并其他先天性器质性畸形者;(3)治疗禁忌或对治疗药物过敏者;(4)不参与治疗及随访者。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均行维持机体内电解质、酸碱度平衡,并于上述基础上行相应的治疗措施,对照组只采取NCPAP治疗。观察组采用INSURE技术联合NCPAP治疗,主要为气管插管,PS替代治疗,PS采用猪肺注射液(固尔苏)(意大利凯西制药公司;240mg/3mL;H20080429)[3],依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规定用量为200mg/kg,经气管插管,采取无菌硅胶管单位一次性匀速气管导管内注入给药,同时行气囊加压10min。拔管后联合NCPAP治疗,依据具体情况确定鼻塞大小,依据其临床体征及血气情况确定初调参数,维持经皮血氧饱和度为90%~95%间[4],如效果不佳,患儿出现呼吸暂停或外界刺激影响导致PaCO2升高亦或PaO2下降的情况,需及时改为有创通气治疗[5-6]。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经治疗的24h动脉血气指标,OI(氧合指数)、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肺部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核对后,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经治疗的24h动脉血气指标,OI、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为均数,采用t检验,用“%”的形式,表示两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经治疗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概率,并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动脉血气指标、OI比较

观察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经治疗后24h的 PaCO2为(102.25±8.36)mm Hg,PCO2为(40.97±2.59)mm Hg,OI为(3.42±1.08),均 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 疗 前 后:tPaO2=36.21,tPaCO2=45.05,tOI=1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tPaO2=18.85,tPaCO2=30.19,tOI=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比较

观察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经治疗的住 院 时 间 为(17.85±3.17)d,住 院 费 用 为(33587.16±5214.14)元,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经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经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表2 两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x ± s)

3 讨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为临床常见危重急症,多见早产儿,其孕周≤34周者具有较高发病率[7]。早产为导致NRDS常见因素,近年随二胎政策开放,高龄产妇数量逐年递增,其早产儿比例亦增加,故使得NRDS的发病概率提高[8-9]。且有研究指出,及时对已确诊的NRDS行无创NCPAP治疗可避免后续经气管插管呼吸机的使用[10],对于NRDS采取外源性肺泡表面物质治疗已在国内外行多项研究,且疗效获得肯定。

PS治疗未广泛应用于临床前,临床中仅依据无创通气或有创呼吸治疗对NRDS患儿进行干预,而患儿肺部未发育完全且顺应性较差,故造成肺气压伤,若治疗时间延长,则既发感染导致其神经系统后遗症,对其预后产生影响甚至致死[11],临床中对于NRDS的治疗遵循维持患儿肺部通换气功能,避免肺不张,以此对肺部氧合进行改善,进一步缓解酸中毒、缺氧对机体产生的损伤,进而争取时间促使机体产生足以维持呼吸功能的PS[12]。

在 20世纪90年代中期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逐渐开始进入我国的医疗市场,伴随着NICU在各地的建立,呼吸道管理的日益完善以及PS替代疗法的广泛使用,使得早产儿的管理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大大提高了早产儿的存活率并同时极大的改善了早产儿的预后[13]而无创持续正压通气(CPAP)是基层医院最为常用的呼吸治疗的方式,具有创伤小。易操作等优势。

本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经治疗后24h的PaCO2、PCO2为及OI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中,两组患儿入院后的首次血气指标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呼吸窘迫综合征所致的通气功能障碍易产生呼吸性酸性中毒及缺氧现象,从而加重肺部损伤,但通过INSURE技术联合NCPAP治疗后,患儿的PaCO2、PCO2为及OI均得到改善。PS疗法可将肺泡表面覆盖,改善肺容量、肺灌注及氧合状态,以此改善肺部组织学,亦有研究表明,PS可结合肺泡Ⅱ型细胞,可为肺表面活性物质提供物质基础,刺激生成肺表面活性物质。有研究指出,尽早实施INSURE技术可降低呼吸机的使用频率,有效的改善氧合情况,以此抑制并发症发生,改善其预后情况,缩短住院时间[14],且本研究中,其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经INSURE技术治疗未出现严重眼底病变,不需再行手术治疗,亦验证了INSURE技术的安全性[15]。本文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经治疗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且经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亦验证了上述结论,表明INSURE技术联合NCPAP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可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治疗满意度[16]。

综上所述,INSURE技术联合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儿呼吸窘迫,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其病情康复,在基层医院缺乏有创呼吸机的条件下,是有效、易获得的抢救措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1] 王彦蕊,王铭杰,余小河等.影响INSURE技术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疗效因素的临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5,33(7):621-626.

[2] 黄西林,陈丹,李小萍.INSURE策略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3,15(1):9-13.

[3] 张馨丹,王晓鹏,田秀英,等.INSURE技术联合T-piece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3,28(1):17-20.

[4] 邓伟驰.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联合Insure技术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6,14(1):101-103.

[5] 李婷,姜红.InSure技术治疗极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失败的高危因素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4,16(6):610-613.

[6] 李建业,刘伟,张彦伦.INSURE策略与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对照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16,18(2):273-275.

[7] 孔令凯,孔祥永,李丽华,等.双水平正压通气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INSURE治疗方式中应用的比较[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3,9(5):493-499.

[8] 霍志艳.NCPAP序贯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研究[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9):107.

[9] 刁诗光,何定鑫,王冬妹,等.早期应用INSURE技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临床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3):392-394.

[10] 马晓蕾.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综合疗效及对血气指标和肺部感染率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5,21(9):1426-1429.

[11] 由军,傅聪,侯学敬.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应用持续气道正压呼吸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防治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14,34(7):641-643.

[12] 侯静,王雪娇,于凤英.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不间断NCPAP通气下应用固尔苏护理体会[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5,7(6):540-542.

[13] 王力伟.PS联合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疗效观察 [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26(11):1371-1373.

[14] 苏小红.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不间断NCPAP通气下应用固尔苏的疗效及护理[J].海峡药学,2016,28(11):201-202.

[15] 中国城市多中心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调查协作组.中国13家医院住院分娩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前瞻性调查分析[J].发育医学电子杂志,2016,4(2):106-118.

[16] 张丽华,薛莲,王娟.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16):208-209.

猜你喜欢

早产儿肺部通气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发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早产儿如何护理及喂养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不通气的鼻孔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