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记者如何讲好故事
——一篇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采写体会

2018-03-08文/刘

中国记者 2018年2期
关键词:科技日报新闻奖引力波

□ 文/刘 莉

作为一名科技类媒体的记者,我时常在想,我们需要传播给受众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个人以为是求真、质疑、执着的科学精神。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固然重要,但引领这些的必然是科学精神。只有将科学、理性的精神注入每一个公民的血脉,融入社会的每一寸空间,才能不断提高公民科学素养、推动社会科技的发展进步。

2016年2月22日,我在《科技日报》头版发表《老郭的“引力波”不是科学的引力波》,稿件获得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通讯类三等奖。能够获得中国新闻奖固然令我十分欣喜,但更让我感到欣慰的是,一种理性科学的态度被更多的专家和读者所认同。

一、混淆的舆论需要急刹车

“引力波”这个词,很多人可能在2016年才第一次听到或第一次注意。当年2月11日,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观测台(LIGO)宣布直接观测到引力波。这一发现让爱因斯坦在100年前提出的理论构想被证实。似乎一夜之间,各种媒体的猛烈宣传让人对这个“不明觉厉”的名词顿生敬意。

没有料到的是,事情刚刚过去一个月,一段5年前的视频被翻了出来。初中毕业的下岗工人郭英森参加电视节目《非你莫属》,在阐释他“发现”的一种可以让汽车不要轮子、让人长生不老的理论时,提到了“引力波”一词。随即,微信朋友圈中开始出现类似这样的标题《拱手相让的诺奖 下岗工人5年前首提“引力波”遭无情打压》,“尊重知识何其难”“我们欠他一个道歉”,等等。一时之间转发评论不断,质疑的声音甚至直指国家科技体制、科研评价体系等。

这种缺乏理智的舆论自然需要急刹车。作为权威科技类媒体,《科技日报》需要在这一刻用最权威有力的声音、最犀利鲜明的观点、最科学理性的分析,粉碎各类网络谣言、传播科学真相,引导读者全面了解、正确认识“引力波”这个问题的方方面面。

二、多替读者问几个为什么

相对于社会新闻,科学技术类新闻一般逃不开深奥、复杂的特点,在受众理解上存在局限和困难,传播力经常会因为表述方式的不通俗而“打折扣”,科学传播也必须学会把故事讲好。当汹涌的质疑声已经形成,所有人都裹挟其中,我在想这篇文章该怎么写,才能有足够的说服力,更好更有力地吸引受众的目光,达到以正视听、科学传播的目标。

首先进行换位思考,如果我是读者,现在最想了解的是什么。我的第一个判断是,如果再做一篇纯科普的文章,讲“引力波”到底是什么,可能效果并不好。尽管“老郭的引力波”只是老郭借用了一个名词,和真正的“引力波”毫无关系,但这个时候没有多少人会静下心来听你分析这些物理问题。第二个判断是,这个时候,最有吸引力的是“老郭”这个人和他代表的这个群体。为什么初中文化的他喜欢研究一些神乎其神的理论,为什么他的生活并不富裕还沉迷于此不能自拔,等等。我想,老郭滑稽行为的背后其实也有辛酸。只有让大家认识了“老郭”,才能理解他的行为,才能知道他为什么明知道会被人笑话仍然去电视台录制节目,才能知道他并不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一个个案,而是一种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才能知道他的理论和真正的科学可能还有很远的距离。

换位思考从读者的角度寻找稿件采写的方向,多替读者问几个为什么,从人的角度来讲故事,我认为这是让稿件容易被接受,也更解渴的一种方法。同时,稿件不能陷在新闻事件本身,还要跳出具体事件,在更高的位置和更大的维度来分析热点新闻,揭示它背后的社会存在、社会意义。只有这样,在读者耐心看完事情的来龙去脉、整体面貌后,自然就会对事情有更加理性的分析和判断。

三、长期关注和思考才能解决不时之需

不理性的舆论狂潮不等人,不能让它再扩散、蔓延。当质疑的舆论刚刚在网上形成,我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采写了这篇稿件予以有力阐释、回应网上提出的各种问题。之所以能迅速发稿,我想这得益于多年来的关注和思考。

这次新闻事件中的焦点人物老郭,用清华大学教授刘兵、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田松等专家的话来说,是典型的“民科”。那么,何为“民科”?田松教授的定义是:主流学界之外进行所谓科学研究的一个特殊人群,但是他们却不接受也不了解主流学界的基本范式,与主流学界不能达成基本的交流。总的来说,他们的工作不具备科学意义上的价值。“民科”大多生活拮据,但把所有心思都放在自己独创的“科学研究”中。他们完全不用主流科学界认可的方式与别人交流,即使自己的研究与最基础的科学理论都不相符也不自知。

从事了十几年的科技报道,也和不少“民科”打过交道,他们或到报社登门拜访,或打来电话或写来信件交流。我常常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这个群体,了解他们的观点。正因为此,当我看到“老郭”在电视上的表现,脑海中首先蹦出来的词就是“民科”。这些平时的思考和准备给我随后的采访带来便利。我能很好地理解专家的各种说法和解读,并转化成读者容易接受的表达方式和新闻语言,用最快的速度把故事讲清楚,把道理说深入。

通过老郭讲清楚“民科”的特点、存在的原因后,我又在文中介绍了主流科学界通用的交流方式。并讲到两位名人的故事: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时是伯尔尼专利局的审查员,华罗庚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轰动数学界时也只是金坛中学的一名庶务员。但他们不是“民科”,因为他们通过科学界认可的“提交论文”的方式与学术界交流,从而获得认可。

大众创新的时代,科技创新不再是科研院所少数人的专利。与此同时,科技也越来越广泛地渗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支撑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科学技术的传播需求越来越大,受众需要高质量的科学传播作品。讲好科学故事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希望之后有越来越多科学传播好“故事”出现。(作者是《科技日报》记者)

猜你喜欢

科技日报新闻奖引力波
如何从人文主义视角报道国际科技新闻
黄浦江边的“引力波”
《科技日报》:地下水变“能量水”卖出天价警惕披上科技马甲的新式骗局
EN菌的引力波探测器
河南10件作品获第27届中国人大新闻奖
韩揭示食欲调节生物学机理
发现引力波
河北省第二十五届人大新闻奖获奖篇目
《科技日报》报道长江科学院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果
新春“引力波”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