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考报道的背后
2018-03-08王卓伦
□ 文/王卓伦
2017年10月8日至11月19日,我随“向阳红01”船进行中国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考大西洋航段的报道,在茫茫大洋上“漂泊”了40余天。
在非洲最南端的开普敦港登船前,每每与身边的人谈起这趟远航,对方往往都会先愣个几秒——南大西洋在哪儿?的确,在很多人的认知中,这片海域遥远而陌生。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四大洋中,太平洋和印度洋因近而让人亲切,北冰洋因冷而让人好奇,相比之下,大西洋在国人心中的“存在感”恐怕并不高。那么,中国海洋科考为何探秘人类认知相对薄弱的南大西洋?怀揣着许多疑问,带着一颗敬畏之心,我踏上了这场解码、解惑、解密之旅。
一、解码专业词汇 转换晦涩表达
在海洋科考报道中,如果连记者都看不懂自己在写什么,那么读者更会一头雾水。于是在采访时,我尽量引导科学家抛弃冰冷晦涩的说教,代之以接地气的解释型语言。
例如,探查“海底热液硫化物”是大西洋航段的核心科考任务,在稿件中仅呈现如此专业的表达不仅会让读者感到不知所云,还会因望而生畏而兴致索然。通过查找资料和随船采访,我得知热液硫化物在海底冷却沉淀后形似“黑烟囱”、喷出时犹如“黑烟”,于是在凡是提到热液硫化物的多篇稿件中,常常使用这一形象比喻,让读者因能够“脑补”海底黑烟滚滚的画面,而形成深刻印象、兴味盎然。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深海需有下潜神器。怎样让科考设备在深达4000米的海底工作的状态更有“画面感”?在稿件《特写:环球科考船上的“深海神器”》中,可直播的“千里眼” 、深海里的“抓娃娃机” 、干细活儿的“大力士”这样生动的表述,分别用来比喻深海光学摄像拖体、深海电视抓斗、深海岩芯钻机这几种设备。将冰冷的机器赋予人的感官,便有了贴近人心的温度,不再让不熟悉这一领域的读者心生畏惧。稿件播发后,船上首席科学家多次表示了高度认可。他兴奋地说:“我经常用抓娃娃机给女儿抓娃娃,没想到还能用它比喻深海电视抓斗!”
再比如关于海洋污染物“微塑料”的表述,虽然单从字面能感知它是体积微小的塑料物质,但如果用“海洋里的PM2.5”来类比,就将其“微小”和“污染”两个特征都体现出来了。毕竟,人们对陆地上PM2.5的污染威力既印象深刻、又深恶痛绝。
二、解惑知识盲区 敲开科普之门
与岸上快节奏的工作相比,海洋科学发现是慢工出细活的过程,因而在随船的大多时间里,其实并没有太多新闻能够报道。于是,科普选题可以成为理想的发稿素材。我的日常报道工作并不涉及科技领域,算是个海洋知识“小白”。我想,自己所一知半解、饶有兴趣探索的部分,想必也是很多普通读者的知识盲区。
例如,由于受西风带等多重因素影响,船舶作业区域风大浪高,我曾和很多人一样呕吐严重。但身体好转之后不禁好奇:风和浪究竟是怎样的关系?真的是风越大浪就越高吗?于是《科普:大海并非“无风不起浪”》应运而生,我通过采访随船气象员,详细阐明了“风浪”和“涌浪”的异同,以“无风三尺浪”的涌浪为论据,反驳“无风不起浪”这一固有认知。
类似地,在《科普:南大西洋的“疯狂生物城”》一稿中,介绍了在无光、无氧、高压的深海,竟然孕育有多达10个门类500多个种属的繁盛热液生物圈,从而指出“万物生长靠太阳”这一“常识”并不完全正确,通过在读者心理制造反差感而起到“脑洞大开”的科普效果。
科考工作单调而重复,要想寻找到有趣的科普素材,就要时刻用一双充满好奇的眼睛去观察、用一种勤于探索的思维去揣摩。在采访过程中不难发现,科研工作者对很多普通人所不知道的“冷知识”早就习以为常、不觉其“妙”处之所在。因此,将那些他们已司空见惯的科学常识转化为新闻点,不仅要坚持词严义密的表达,还要有巧妙转换语言的能力,而比喻、类比、拟人这些修辞手法往往能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让科普稿件锦上添花。
三、解密日常生活 还原科考之苦
“向阳红01”船是目前我国最先进的海洋科考船,通过海事卫星通信手段可实现WiFi覆盖,虽然网速较慢,但为新闻报道提供了一定便利。我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这一技术优势,图文融合的同时,制作剪辑了多个视频稿专供新媒体平台,在新华社客户端和新华视点微信开设了“海和远方”专栏,在新华视点微博开设了#首次环球海洋科考#话题。
“海和远方”的灵感来源于网上流行的“诗和远方”,“海”突出了报道地点的特殊性,“远方”强调了距离,将二者结合起来既有神秘色彩,又富浪漫气息。#首次环球海洋科考#这一话题的设置则更侧重新闻性,将之嵌入在每一篇播发的微博稿中,能够在话题下进一步引发网友的延续关注和延伸反馈,兼顾微博互动性更强的特点。
灵感来源之一:自身体验、推己及人
▲ 本文作者王卓伦在“向阳红01”科考船上工作。
作为首次长时间出海进行科考报道的记者,我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不仅在于船舶驾驶、科研工作这些“硬”领域,还有船上工作人员的日常生活。远离陆地上的亲友,他们的内心是冷清的,而船上时不时组织的有人情味儿的活动,以及大家抱团取暖、相濡以沫的场景,又往往是温暖的。
在南非开普敦起航首日,便赶上了5米的高浪,我在第一时间完成了起航通稿,以及图文并茂、动图穿插的新媒体稿件《4800吨重的大家伙,为什么成了“小摇篮”?》。剧烈摇晃的船体中,伴着窗外的惊涛声,我独自坐在厕所门口写稿的场景历历在目——因为每每写几行字便要冲进厕所扶着把手、对着马桶呕吐不止。完成稿件后,我已不记得吐了多少次,只记得最后胃已空空,只剩苦水。
在这样的体感中坚持工作的,并不是我一个人,而是船上大多数队员。我的一生中恐怕不会有几次随船报道,而这些人日常的工作状态就是在一艘艘如此摇摇摆摆的船上坚守。对此,我特地制作了几篇新媒体稿件,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他们的不易。
例如,在视频稿《日日夜夜看海,没有想象中浪漫!》中,我先是展现了自己的房间内能够体现船晃的几个场景:洗漱台上的牙缸来会晃动、不一会儿就掉到了地上,挂在墙上的衣服像是个钟摆、随时翩翩“起舞”;随后的镜头中,是在甲板、驾驶台、实验室不同工种的队员辛勤工作的场景,时不时以波涛汹涌的大海画面相切入;在视频最后,是对科学家的简短采访,解释船舶作业一带的海况为何会如此凶险。
灵感来源之二:重要节日、特殊时刻
重阳节当天,船上组织了小型的健步走活动。与这一传统佳节登高望远的习俗形成反差的是,船上的人只能“登船望海”。于是,我制作了视频稿《你一定没见过这样的海上健步走!》,突出了颠簸的小小甲板是船上唯一的散步场所。同时,我抓住重阳节与敬老爱老挂钩这一特征,采访了几名队员,他们因挂念家中老人、几度感慨哽咽的画面屡屡出现。
临下船几天,恰逢“双十一”。与国内正如火如荼进行的周六抢购热潮相比,由于网络条件有限、科考任务繁重,这只不过是船上再普通不过的一天。我利用这一反差,巧妙抓取新闻点,采写了新媒体稿件《双十一,这些人在大西洋“淘宝”》。由于科研人员每天都要在4000多米的海底抓取岩石、矿物、生物等珍稀样本,我将之类比为“淘宝”,生动刻画了在风大浪高、网络不畅、生活单调的环境中科研人员忘我工作的真实场景。希望以小见大,以海洋从业者的专业和敬业、海洋科考技术的精准和精湛、海洋作业设备的优质和先进,突出我国海洋强国事业的蒸蒸日上。
稿件播发后,得到大量网友和海洋从业者的关注,“探索海底世界,离不开中国这些伟大的科研人员。致敬!”“只想为他们点个赞!”等好评如潮。虽然只在新华视点微信一个平台播发,却被新浪、澎湃、搜狐、网易等社会影响力较大的多家市场化媒体纷纷转发。
另外,作为新华社国内部中央新闻采访中心的一名记者,在出海期间与十九大报道“完美错身”,实在有些遗憾,但反响极佳的视频作品《和海洋科学家一起关注十九大》算是给了我一些慰藉。在视频中,6名科学家代表身着工作服,在摇摇晃晃的甲板上齐声祝福十九大、点赞祖国成就,虽然只有寥寥几句话、时长不到30秒,却因道出半个地球之外的茫茫大海上科学家对祖国母亲的心声,在新浪微博点击量超过1500万,转发、评论、点赞逾5000,在“热搜”栏长时间停留……网友们的真诚互动,让我在感动之余,也反思“距离产生美”的互动效果。
总之,海阔不仅凭鱼跃,浪高也可写稿忙。随船40余天时间内,我播发各类稿件近50条,累计采用4000余家,努力做到让新闻性和科普性相得益彰,以丰富的融媒体手段强化视觉表达。在一个并不熟悉但充满新鲜感的报道领域,将自己置身于受众,或许,创作的灵感火花不难迸发。(作者是新华社国内部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