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个加强”:寻找智能时代新闻传播教学改革方向

2018-03-08赖明明杨佳佳

中国记者 2018年2期
关键词:传播学马克思主义时代

□ 文/赖明明 杨佳佳

智能化对新闻传播的冲击正在深刻地改变着行业的运作模式,对新闻传播人才更是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闻传播的教育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理念必将随着新闻传播的智能化而发生深刻的变化。

一、加强新媒体技术教育,提升融合媒体能力

新闻传播学属于人文社科类,现在“新闻传播学”在中国列为一级学科,下设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等二级专业。根据201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新闻传播学专业授予的是“文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新闻传播专业带着浓烈的“文学”味,这似乎与“科学”味南辕北辙。其实不然,新闻传播学专业完全可以通过课程调整与重点突破,搭上“智能化”时代的专列,具体做法如下:

通过调整课程比重与推动跨院系学科合作。首先,在新闻学院内部调整专业课设置,减少传统写作类专业课比重,提升技术含量高与跨学科类别专业课的比重;其次,推动新闻学院与其他学院的合作中,促使新闻传播学与经济学、法学、医学、数学和哲学等学科融合发展。这两种做法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促使“传统”新闻传播学专业转向“智能化”新闻传播学专业。华南理工大学发挥理工类大学在计算机领域的优势,加强计算机与新闻传播的结合,成立了“大数据与智能品牌受众体验实验室”,对智能建筑、智能家居、机器人等产品进行研究,适应智能时代对新闻传播教学发展的需求。北京师范大学和《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联合搭建“京师中国传媒智库”,通过计算机挖掘数据和建模测量等方法,发布许多不同领域的调查报告。

通过建立“AI+媒体”实验室实现重点突破。首先,在新闻学院内部建立“AI+媒体”实验室,从实验室层面主动研究AI对新闻传播学带来的挑战以及应对之策;其次,推动“AI+媒体”实验室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于2017年9月16日成立了全国首个关注“AI+媒体”的实验室,积极开展虚拟现实技术研究,搭建了新媒体研究中心、VR实验室等一系列助推虚拟现实技术发展的研究平台。当前,尽管不少高校的新闻传播学院已经建立了设备先进的融合媒体中心;但是,不少这类实验室的前身是电教中心,主要功能是用于新媒体编辑、后期制作教学与训练,距离智能时代融合媒体科研尚有相当距离。

二、加强社科人文素养教育,提高深度报道能力

随着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智能写作必将取代大多数繁琐的写稿工作,但是,智能写作并不可能取代所有岗位的工作。在智能时代记者、编辑和写作机器人处于共存状态,写作机器人取代的是人在写作上的简单劳动,深度报道、专题报道,以及有价值取向、人文关怀的报道依然需要人。写作机器人的“实际控制者”依然是人,不可能出现人被机器完全取代的情况。智能时代新闻传播教学就要根据这样的研判做出适时调整,具体做法如下:

注重新闻价值培养,传统的新闻写作课程应从简单的消息写作转向复杂的专题写作,把追求时效性的消息写作交给主要依赖算法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写作机器人。美国的Automated Insights公司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Wordsmith写作系统能够拓宽新闻写作的领域,将大量记者从繁琐复杂、具有技术难度的稿件中解放出来。不仅实现零裁员,还能让更多新闻从业者去提炼文章的不同视角,挖掘更有深度的专题,做出独到锐利的分析。因此,智能时代下的新闻传播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人文社科的积累,挖掘新闻事实的内在价值,专题报道的编辑和写作能力。国内不少高校开设了“新闻人文基础课”,鼓励学生跨学科选修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

▲ 人工智能不但能“写新闻”,还会“改卷子”。在江苏省高考智能阅卷验证中,两个不同的人工智能语文作文阅卷分差小于7分,一致率达92.82%,比两位老师的阅卷评分一致率高出5%以上。(新华社/发)

推动新闻传播教育与跨学科教育结合起来,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学分的比重,推动学生知识结构转型升级。跨学科课与专业课结合是智能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方向。减少新闻传播专业必修课学分的比重,开设跨学科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新闻观察与采写的独特视角,提高学生的新闻策划能力与思考能力。中国人民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通过开设跨学科实验班、联合培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人文社科素养。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开设的“深度报道采写”课程是该校新闻传播专业改革的重要举措。该课程邀请新华网湖南频道采访部和《潇湘晨报》深度报道部等一线深度调查记者走进课堂,而且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的课程知识,策划采写系列深度报道,任课老师择优推送给报刊发表。“深度报道采写”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1]

三、加强新闻实务与技能训练,增加专业实践教师比例

传统的新闻传播教学注重理论教学,智能时代新闻传播教学则偏重学以致用。在智能时代,新闻传播教学不能在“象牙塔”上转圈,而应该更多关注时代发展、关注基层民生,因此,增加实践性教师的比重是智能时代新闻传播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增加实践性师资,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新闻实践技能和操作技能,另一方面有助于引导学生培养新闻综合能力与新闻采写策划能力。

但是,由于高校人事制度的局限,现有新闻传播学院很难从新闻机构直接录用教师,也即拥有丰富新闻实践的新闻从业人员在现有体制下难以转岗到新闻教学岗位。当前,在引进实践性教师及对学生新闻实务与技能训练上比较突出的是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该学院来自新闻传播业界的教师比例超过50%,在国内外主要媒体担任过重要职位的业内人士在学院教学中担当主干。教师构成的多元化,一方面推动了教学形式的多元化,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播者转换为全方位、全过程、多层级的“教学研用”的引导者,另一方面推动了教学效果更“接地气”,更有助于引导学生“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民众”。此外,由于教师广泛的实践经验与网络,从而成功策划与实施了丰富多彩的新闻采写实践项目,具体包括:“探访美国硅谷”“尼泊尔报道”“香港书展”等。另外,不少学生的新闻作品在也能够在新华社、中新社、《中国日报》《香港商报》等知名媒体上发表。

因此,智能时代不仅对新闻传播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对新闻传播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任务。新闻传播教学改革既要体现在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改革,以及教学方式改革等方面,又要求体现在人事制度与考核制度等方面。智能时代新闻传播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深入新闻传播内部发现微观问题,又要跳出新闻传播框架寻找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

四、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培养,顺应中国步入新时代的发展需要

重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既是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学的特色,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智能时代新闻传播的要求是相通的,这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方法论,智能时代要求培养的人才不仅了解新闻传播行业的知识,而且要求具有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新闻传播从业人员进行新闻采写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方法论。作为一种方法论,要求新闻从业人员在新闻采写中坚持实事求是与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智能时代新闻传播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2016年1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中国记协第九届理事会全体代表和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者代表时作了重要讲话,对广大新闻记者提出四点希望,一是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二是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三是要坚持正确新闻志向,四是要坚持正确工作取向。[2]因此,掌握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攀登上了“写作机器人”无法替代的思想高度,就具备了在智能时代独特的新闻辨别力、新闻策划力,以及新闻竞争力。只有掌握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才能具备新闻传播“复杂劳动”的能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于中国新闻工作者,既是新时代的政治要求、又是智能时代的思维方式。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实践论,智能时代要求培养的人才读懂时代、了解社会、重视实践,要求与时俱进探索传播新方式。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从来不固步自封,特别强调与时俱进,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恰与智能时代新闻传播的节拍一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几乎是国内所有高校的新闻传播学院的重要内容,是《新闻学概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学概论》又是新闻与传播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因此,从《新闻学概论》课程入手,是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改革的重要一步。汕头大学正在推动案例教学与翻转课堂、理论教学与智能时代能力教学“双向结合”,探索以“学生愿意听,听得懂”的教学方式,推动新闻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导向课程改革。

【注释】

[1] 华声在线.主流媒体刊发多篇湖南师大学生深度报道凸显教学改革成效,2017-06-20,http://hunan.voc.com.cn/artic le/201706/201706201515192874.html,2017-12-20

[2] 中青在线.习近平在会见中国记协第九届理事会全体代表和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者代表时强调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2017-06-20,http://news.cyol.com/content/2016-11/07/content_14513088.htm?weqreqreqr,2017-12-25

猜你喜欢

传播学马克思主义时代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相遇中的“传播”:传播学研究反思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