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纪检监察报》:以新面貌、新思路提升专业报核心竞争力

2018-03-08文/闫

中国记者 2018年2期
关键词:纪检监察从严治党舆论

□ 文/闫 鸣

辞旧迎新日,继往开来时。2018年元旦,《中国纪检监察报》迎来了全新改版。随着新年第一期报纸的刊发,全国广大读者共同见证了这份已经走过24个寒暑的专业报又一次“凤凰涅槃”,感受到这份日报从全国发行量超过130万份的发行“大报”,迈向引领全面从严治党舆论宣传、讲好中国反腐故事“强报”的奋进精神。

回首五年,成绩斐然。报纸发行量逆势上扬,实现连续增长;报纸栏目及报社采编人员连续五年荣获中国新闻奖,获奖人数多达数十人次;“学思践悟”“广安观潮”“方圆谈”“系列重要讲话的历史文化源流”等栏目,不仅受到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好评,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不少文章成为各大媒体竞相转载的“热文”“爆款”……在报社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纪检监察报》秉持“特色立报、科学办报、质量强报、人才兴报”的办报原则,把握时度效,顺势而为、乘势而上,通过多次改版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不断提升专业报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具体办报实践回答要做什么、怎么去做、做成什么这三个问题,走出一条求新求变、自我革命的新路。

一、精准定位,凸显特色,打造权威专业媒体平台

人们常说,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更重要。这对做好新闻舆论工作很有启发。对于传统媒体特别是专业报来说,能否做对的事情,能否在众声喧哗中找准定位、凸显特色,绝非小事,往往事关报纸发展、事业成败。

找准定位、凸显特色,靠什么?靠的是对形势任务的清醒认识和对自身能力的准确把握。

过去五年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切入点推进作风建设,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中央重点党报和中央纪委机关报,《中国纪检监察报》的策划和报道,自然备受舆论关注。关注度高、曝光度高,对于以往长期专注于反腐倡廉报道的《中国纪检监察报》来说,是新挑战,更是新机遇。可以说,过去五年多,正是依靠深度发掘全面从严治党这一“新闻富矿”,发挥权威专业优势,《中国纪检监察报》打造了一个“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正风反腐舆论宣传媒体平台。

发布权威信息,廓清视听,引导舆论。《中国纪检监察报》姓“党”名“纪”,所刊发的报道和评论往往具有很高的权威性。通过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对以往不为外人所知的一些核心业务进行介绍、“去神秘化”,牢牢抓住反腐败新闻权威发布的话语权。

以近年来风生水起的巡视工作为例,很长一段时间里,巡视工作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社会公众对其知之不多。中国纪检监察报社依托中央纪委,“近水楼台先得月”,于2014年11月派出多路记者,首次对中央巡视组进驻情况进行采访,揭开了巡视工作的“神秘面纱”,连续刊发的《特遣奇兵来了》《“半点消息也没有”》等报道,被各大门户网站广泛转载。针对巡视工作的新特点,2017年4月,报社再次派出多名记者深入巡视一线,刊发了《“像显微镜一样查找问题”》《谈到要害上,问到点子上》等报道,再次引爆舆论场。

进行专业解读,答疑解惑,提供指导。《中国纪检监察报》是纪检监察系统的“门户”,专业性是核心竞争力。所刊发的针对通报曝光数据的梳理、纪律条款的解读等,往往具有“风向标”作用,为各级纪检监察干部正确履职尽责提供帮助。

刊发于2014年底、2015年初的《聚焦主业、深化“三转”》系列述评,就是此类专业解读的范例。十八届中央纪委明确提出,纪检监察机关要“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然而,一些地方对“三监察报》的经验是,要做好“热”与“冷”的结合,时效和深度两手都要抓牢,而且要结合自身特性,选取独到角度,将新闻素材“炒”出自家的味道。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没有时效性就没有新闻,时效决定成效。新闻舆论工作自身特点,决定了从业者必须善于把握“时”的问题。因此,追踪热点事件,及时报道发声,被不少媒体视为抢占舆论阵地的不二法门。

《中国纪检监察报》清醒认识到传统纸媒在新闻“抢滩战”中的天然劣势,注重结合自身特点和专长,既不一转”的认识不到位、落实有偏差,出现“耕了别人田、荒了自家地”的情况。为此,报社精心策划了一组“辣味”十足的报道,文章短小精悍,突出问题导向,解剖麻雀、绳愆纠缪。由于针对性和指导性极强,这组报道不仅在纪检监察系统内引起不小震动,也受到媒体广泛关注,获得中宣部新闻局点名表扬。

二、“热点”追踪,“冷眼”观察,时效深度两手抓牢

知道“要做什么”是方向问题,选择“怎么去做”则是路径问题。《中国纪检味求快、盲目跟风“蹭热点”,也决不错过每一条与全面从严治党密切相关的热点新闻。有选择地追踪报道,有深度地观察评说,把握好“冷”“热”分寸,取得良好效果。2016年、2017年先后荣获中国新闻奖的两组作品,就是例证。

在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由《中国纪检监察报》选送的评论《党员毕福剑必须讲规矩》获得文字评论类三等奖。这篇在“毕福剑不雅视频”舆论事件中曾发挥一锤定音作用的评论,受到评委一致肯定。

2015年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强纪律和规矩意识。而毕福剑不雅视频出现在4月份,在很多人对于“规矩”究竟包括哪些方面并不明晰的时候,毕福剑的行为提供了一个反面典型。《中国纪检监察报》记者凭借对总书记讲话精神的深刻领悟,敏锐地提出“毕福剑作为党员,在规矩面前没有任何特殊性”这一论点,用辛辣笔法直击问题要害,在当时莫衷一是的舆论场中起到了正视听、定调子的积极作用,为党员干部上了一堂“公开课”。

荣获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文字系列一等奖的《安徽宿州宋庙小学“要求受助贫困生出钱请吃饭事件”调查》,是一组紧跟热点、刨根究底的深度报道,同样展现了报社记者对“热”新闻进行“冷”思考的态度。

其实,早在《中国纪检监察报》记者介入前一个月左右,已有媒体曝光了新闻的核心内容——“让贫困生请客”。但记者意识到事件并不简单,已有报道并不充分,记者通过了解材料、一线采访、多方求证,在10天之内形成了包括三篇通讯、一篇消息、一篇评论在内的一组报道,对小切口和细节进行深入挖掘,还原了事情的本末,从不同角度展现了这场闹剧背后的种种问题,揭示了“一次次的‘雁过拔毛’事件,会一点点损耗群众的信心和信任,并最终动摇我们党执政的根基,产生‘地动山摇’的后果,这绝非耸人听闻”的道理,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发。

三、深耕务本,博采众长,探索融合发展新路

英国学者以赛亚·伯林有一篇经典之作《刺猬与狐狸》,通过对希腊诗人阿基洛科斯所说“狐狸多知,而刺猬有一大知”的阐释,将思想家分为刺猬与狐狸两种类型:刺猬之道,一以贯之;狐狸狡诈,却性喜多方。这也就是著名的刺猬与狐狸论。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人声鼎沸的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官方媒体与自媒体同场竞技、各领风骚。选择当专精于一的“刺猬”,还是做事事关心的“狐狸”,事关“做成什么”的效果问题,每一家媒体都必须谨慎作答。

《中国纪检监察报》通过近年来两次大规模改版,在版面规划、栏目设置、人员调配、资源整合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摸索出一条以“深耕细作”夯基固本、以“广种薄收”锦上添花的融合发展之路。

2014年10月,《中国纪检监察报》创刊20周年。以此为契机,报社在中央纪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制定实施了改版方案。将三版设为《党风廉政专题》版,细化为5个版性;在四版新设《反腐观察》版,以深度分析报道为主;每周二开设《理论周刊》,每周五开设《文化周刊》。

这次改版成效明显,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宣传报道,在把本业做深做细的基础上,凸显历史、哲学、文化的思考。改版后全局性、权威性、思想性、述评类、案件类、深度类、文化类这7大类报道显著增多,新设的“广安观潮”“今日亮点”以及“博论”等栏目大获好评,在新闻舆论场中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话语体系,即“时政+思想”,报纸影响力不断扩大。

2018年元旦,《中国纪检监察报》又一次迎来全新改版。从版面规划看,新设的评论专版和几个周刊是最大亮点。将原本散见于各个版面的言论栏目,全部聚拢起来放在评论专版上,整合现有资源、形成集团优势,更好地呈现思想观点的力度与深度。通过新设“新时代”“本领”“纪法”等周刊,拓宽了宣传报道的视野,形成工作日每天都有周刊的新局面,让宣传报道更加丰富化、多样化、立体化。

在改版过程中,中国纪检监察报社始终清醒地认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不仅在版面和栏目设置上求新求变求突破,还在人员调配、资源整合上下了不少功夫。针对报社现有采编力量有限,常常面临人手紧、任务重的现状,报社管理层发挥“十指弹琴”功力,打破常规思维和部门界限,探索举全社之力做好要闻版、集优势兵力打赢战役性报道等新路径。同时,特别注重“借脑办报”,横向上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中央重要媒体结成伙伴关系,资源共享,抱团取暖,博采众长;纵向上与各地纪检监察机关紧密联系,伸长信息触角,放大系统优势,策划并刊发了一大批有内容、接地气、时效性和指导性都很强的优质报道。

新时代呼唤新气象新作为。实践探索中获得的成绩,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增强了信心。下一步,《中国纪检监察报》还将继续朝着更高的标准努力,生产更多优质内容的同时,着力提升运用新媒体扩大影响力、传播力的水平,不断增强在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把握话语主导权的实力。(作者单位:中国纪检监察报社)

猜你喜欢

纪检监察从严治党舆论
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
纪检监察机构如何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纪检监察干部要争做勇于担当的排头兵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全面从严治党,基层更应主动作为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纪检监察
深刻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
“三转”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一次深刻变革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