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析
2018-03-07何晨
何晨
摘 要:教育与生活相辅相成,生活是教育的基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生活化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主要塑造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化课程知识实践,帮助学生培养生活化思维。主要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对学生生活化思维的培养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生活化思维;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伦理学与哲学观点的集合,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生活化思维,要引导学生积极掌握课程知识点,帮助学生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知的有效转变,促使学生及时架构层次化、逻辑化的理论知识学习体系。新课改要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要做到校内外一体化,将课程知识积极融入生活化教学实践中,有效延伸课堂活动,更好地发挥教学资源的育人功能[1]。积极采用生活化思维来引导学生,创新教学模式,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运用生活化思维创设教学情境
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来引导学生,同时意识到,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很强,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够,因此要想有效改变当前教学现状,及时根据实际情况来创造和谐、友好的学习环境,教师积极运用生活化思维来创设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根据生活实际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将一些不易理解的学科内容及时以更形象、生活化的方式展示出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例如,某初中在开展“和朋友在一起”这一课程实践的环节,先将学生进行分组,鼓励学生在小组内探讨相关的学科知识,将平时喜欢交流、性格外向的学生与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学生搭配,这样做保证每个小组内成员的综合实力不相上下,更好地体现出课堂分组教学实践的有效性[2]。小组学习中,成员互相鼓励和帮助,性格内向的学生在性格外向学生的带领下激烈地探讨起来,共同参与到“和朋友在一起”这一话题的讨论中。善于运用生活化思维来指导学生,与此同时,学生的生活化思维得到了有效培养,运用生活化思维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
二、运用生活化思维导入教学内容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以科学有效的方式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课程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循序渐进地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例如,某学校学生在学习“少年有梦”这一课程知识的环节,积极运用生活化思维来导入教学内容,学生了解到,做人一定要有梦想,因为有梦想就有希望,否则就如咸鱼一般,在课程学习中学生更深地理解了周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在孩童时期就树立远大志向,立志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运用生活化思维给学生讲述一些伟人事迹,周总理从小就意识到,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更是与国家的兴旺发达密不可分的[3]。另外利用大屏幕給学生播放孙杨自由泳的视频、得奖图片,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孙杨成为世界上首位在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自由泳上全部夺取过锦标赛金牌的运动员,运用生活思维来启发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孙杨取得胜利的那刻,不仅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证明了中国人的实力,尽最大能力为中国游泳队获取金牌,捍卫了中国游泳队在世界的地位。
三、运用生活化思维开展校内外一体化教学活动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积极开展校内外一体化教学活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生活资源来引导学生,有效发挥出教学资源的育人功能,运用生活化思维,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利用调研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扬起理想的风帆》德育一体化为例,引导学生认识自信的来源,从而帮助学生找到自信,培养学生自信的品质,促使学生努力做一个有自信的人。在心理健康方面,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信对成功的重要作用,同时帮助学生树立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对学生进行有效点拨,帮助学生快速掌握道德与法治一体化课程知识[4]。
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来引导学生,运用生活化思维创设教学情境,将一些不易理解的学科内容及时以更形象、生活化的方式展示出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运用生活化思维及时导入教学内容,学生了解到,做人一定要有梦想,积极开展校内外一体化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自信的来源,从而帮助学生找到自信,培养学生自信的品质。
参考文献:
[1]张蓉.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的探讨[J].学苑教育,2017,14(4):96.
[2]刘翠.初探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J].新课程(中学),2018(4):28.
[3]王礼敏.浅谈生活化教学方式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神州,2017(30):182.
[4]周宝卫.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育的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8(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