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泉县城区学校开展羽毛球情况分析
2018-03-07杨禹新
杨禹新
摘 要:为了进一步加强羽毛球课教学改革的步伐,对突泉县城区学生参加羽毛球运动的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分析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 找出影响突泉县城区学生上羽毛球课的因素是兴趣爱好、教学内容等,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学生参加羽毛球运动的建议,力图为深化突泉县城区羽毛球运动的教学改革探索新路。
关键词:突泉县 羽毛球运动 对策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0(a)-0255-02
羽毛球既是竞技赛场的体育项目也是非常有群众基础的体育项目,非常受到群众的喜欢。近年来羽毛球发展迅速,学校对于羽毛球项目的开展也慢慢地正规起来,组织了各种比赛,可以说开展得有序井然。突泉县城区近年来相继增加了羽毛球课,特别是在教师配备上为学生增加了选择性,所以非常有了良好的学生学习的基础,这些学生受到了比赛的刺激影响,积极参加羽毛球课和羽毛球运动,所以说羽毛球运动受到了学生喜欢。近年来突泉县城区开展了羽毛球课程,它不同于专业课,它的目的是让更多的学生了解羽毛球运动,能基本懂得羽毛球的技术和理论知识,所以说他们相对于羽毛球专修课还是有一定的区别。从羽毛球的项目上看,羽毛球的运动量不是很大,特别受到大部分学生的喜爱,非常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在学习到一定的时间,技术是阻碍他们继续学习的重要原因,场地的因素也困扰着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原因是羽毛球运动是受风影响极大的,所以说对于场地的要求相对比较高。鉴于此,为了加快羽毛球改革的步伐,加大羽毛球的推广力度,增强学生的体质,本文对突泉县城区学生参与羽毛球运动的学生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在了解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问题,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等,对突泉县城区学生羽毛球运动进行调查研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学生参加羽毛球运动的建议,力图为深化突泉县城区羽毛球运动的教学改革探索新路。
1 突泉县城区学生参加羽毛球运动课的情况分析
羽毛球运动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46.7%的学生以前接触过羽毛球运动,之所以大部分学生接触过羽毛球运动, 是因为这项运动的运动量适宜且刺激小, 同时通过羽毛球运动可以培养个人的意志品质, 这些特点都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有35.2%的学生偶尔接触,是因为学习和其他因素导致时间紧张,很少有时间去接触羽毛球,在项目选择上这些同学选择了其他项目,可以看出在校学生对于体育项目的多元性。有18.1%的学生从未接触过羽毛球运动,主要在于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好、对羽毛球不感兴趣,以及羽毛球运动相对于其他项目是花销比较高的项目,对于场地要求也是比较高,所以这些原因是未接触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影响他们不参加的主要原因是观念问题,兴趣是主导,所以要对他们应该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积极宣传,组织不同形式的比赛,让他们尽快地对羽毛球运动产生兴趣,参与到其中去。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普及羽毛球在学生中的开展,也是对笔者学校体育文化的补充。
2 突泉县城区学生了解羽毛球的途径
通过对学生的访谈了解到,学生起初了解羽毛球是通过电视和网络。其中学校的体育教学及比赛、媒体对孩子的影响, 使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了解较为客观准确。调查表明57.7%的学生是通过学校了解羽毛球运动的, 可见学校对羽毛球的基础教育还是很到位的,学校定期举行学生比赛和教职工比赛是吸引学生的亮点。部分学生是通过媒体和电视了解羽毛球运动的,也可以看出学生是非常关注羽毛球和爱好羽毛球运动的。还有7.1%的学生是受其他的影响,这说明羽毛球有很好的群众影响。
3 突泉县城区学生选择羽毛球课的主要动机
突泉县城区学生选择羽毛球课的主要动机排列次序依次为:兴趣爱好占到36.8%、锻炼身体占到28%、受其他学生的影响占到20.4%、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占到了9.9%、其他占到了4.9%。所谓动机,就是指能引起并维持人的活动, 将活动导向目标,以满足人体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1]。体育运动的动机是促进一个人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原因, 它是个体的内在活动过程。兴趣爱好、锻炼身体、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的这类学生具有正确的选课动机。学生自愿参加羽毛球运动,从心里说喜欢这一项运动,喜欢接受新知识,所以说动机比较明确。受其他学生的影响和其他因素都是在羽毛球学习中可谓是忽冷忽热,情绪不稳定。这两类学生在动机和学习羽毛球的基础上存在较大差异,也影响班级学习的积极性,班级学习的效率不高,影响教学效果,所以说教师应该考虑到这一点。
4 学生选择羽毛球课后的活动频率
经常练习的占到了37.9%、偶尔练习的占到了45%、从不练习的占到了31%。据调查,学生课业结束后不再练习羽毛球的原因是:首先是突泉县城区地处高原,经常刮风,并且室内场地学生很难进去练习。其次是,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找不到合适的拍档,分析原因是在学习羽毛球过程中的技术水平不一样,默契程度不够,导致学生发生厌学的现象。另一方面就是目前学生在放学后的作业量比较大,练习和运动时间受到严重限制,在加上家长的应试观念直接影响了学生参加运动的原因。
5 一年后学生技术水平是否能满足基本比赛的需要
52.7%的学生认为目前羽毛球课的内容能够满足自己比赛的需要, 40.7%的学生认为基本能满足自己比赛的需要,6.6%的学生认为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他们认为指导教师的水平有限,不能满足他自身对技术的要求。考虑到技术层面的学生站到了一小部分,原因是自身技术水平受到限制,不能一味地追求技术,而忽略羽毛球运动的真正价值。通过对学习羽毛球运动学生的访谈,学生在练习一年后,技术水平得到了非常快的提高,基本上可以进行羽毛球的比赛,可以满足学生对羽毛球比赛的需求。考虑到突泉县的实际情况,对于羽毛球的场地受限制,可以供学生实际上课学习羽毛球的场地特别有限,基本上都是在室外进行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技术发挥,但是,从整体上可以看出学生对羽毛球的热爱是持有肯定态度的,建议学校可以建立俱乐部形式去代替体育课。
6 结语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羽毛球运动目前正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学生是人民的基础,因此对学生培养羽毛球运动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对全民体育的补充。
参考文献
[1] 张珂.2011年羽毛球世锦赛林丹和李宗伟技战术对比及伦敦奥运会展望[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38(5):65-68.
[2] 王珽珽,范婕.世界羽毛球优秀选手林丹、陈金、李宗伟、陶菲克发球与接发球技战术特征比较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28(2):82-87.
[3] 鄭植友,周威.1990—2008年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羽毛球运动科研论文统计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2):66-68.
[4] 戴金彪,管颖,卢志泉,等.“21分制”对羽毛球男单技战术发展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2):86-89.
[5] 蔡正新,卢高峰.反馈频次对羽毛球技能学习效果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5):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