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探析

2018-03-07纪长亮

科技资讯 2018年28期
关键词:思政教学高校教育新媒体

纪长亮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对高校的思政课教学来说,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提升教学水平的契机。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将传统教学模式和新媒体相互结合,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改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模式,才能从根本上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质量。基于此,笔者在文中对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教学措施,希望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思政教学 高校教育 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0(a)-0226-02

新媒体是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型信息服务技术,和传统的广播电视、报纸刊物有着较大区别。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对教学事业也产生了诸多影响,微信、MOOC等新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受到了相应的影响,如何应用新媒体,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是目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1 新媒体环境下创新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

1.1 提升媒介素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不断提升高校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在社会上的适应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才能让高校学生在社会上保有竞争力。因此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目前社会发展的需求,新媒体为高校思政课教育带来了新的思路以及新的教学方式。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者的要求也更高,教师不仅要担任知识的传递者,还要担任知识的挖掘者。新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资源较为丰富,但同时这些资源的质量也参差不齐,所以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学者要有一定的搜集能力以及辨别能力[1]。

1.2 教学信息化

信息化是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必然发展趋势,信息化的教学能够有效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发展。根据可靠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我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了7.72亿人次,互联网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率更是接近100%。所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改革,应该将传统教学模式和互联网进行有机结合,借鉴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经验,利用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媒体渠道,丰富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模式以及教学资源,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全面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水平。并且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对教学模式进行完善,让高校学生的思想品德呈螺旋状稳定上升[2]。

1.3 创新教学理念

将互联网和高校思政课教学进行结合,教学中的内容以及教学中的“主体”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所以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者必须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占据了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而学生通常是在课堂上进行被动学习[3]。基于新媒体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学生成为了教学中的“主体”,教师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新媒体开展相应的教学计划。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明显增多,学生在教学中感受到参与感,学习积极性也能有所提升。另外,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对创新课堂教学形式也有着促进作用,在这种教学模式中,策划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是教师的主要任务,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教师也就成为了学生学习路上的“引路人”。

2 新媒体环境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观念偏差

基于新媒体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毫无疑问能够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发展,是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渠道。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比较传统,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对新媒体加以利用,甚至对基于新媒体的新型教学模式有着一定抵触心理。这种陈旧、古板的教学观念,导致新媒体在目前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4]。

2.2 媒介素养较差

良好的媒介素养,是利用新媒体进行教学的基础条件,但是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媒介素养却比较弱,部分年龄较大的教师对电子信息设备的使用并不熟练,而年轻的思政课教师虽然有着较强的资源搜集能力,对电子信息设备的应用水平也比较高,但是因为缺乏教学经验,所以无法对教学资源进行筛选。所以新媒体在这种尴尬的教学情况下,无法有效地展开应用[5]。

2.3 缺少激励制度

在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上,高校必须起到牵头作用,因为高校的思政课教师教学任务比较繁重,而教学模式的改革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以及经历,所以高校需要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对教师展开一定的培训工作,才能够确保教学模式创新工作的正常开展。

3 基于新媒体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途径

3.1 转变教学理念

将传统教学模式和新媒体进行有机结合,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者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绝对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也要从主导转变为引导。教师要积极利用新媒体,对当前的教学资源进行扩充,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这样才能够保证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工作的有效开展[6]。另外,教师要对新媒体的作用进行分析,将扩充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作为创新工作的主要内容。

3.2 建立线上平台

互联网为教学事业带来最大的改变,就是教学资源、教学活动不再受到空间的限制,所以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利用这一点,以互联网为基础,搭建一个高校思政课线上交流、教学的平台,并且跟随社会的变化不断对平台中的教学内容进行扩充、更新。通过网络平台的建立,能够让高校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举个例子,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在课堂上进行教学,课后再将“微课”视频上传到平台中,学生在课余时间就可以随时随地对思政课知识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同样也可以利用在复习、预习的教学阶段,有效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下空间的束缚。

3.3 挖掘教学内容

思政课知识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出现一定的变化,而教材的编写则需要一定的时间,为了让高校思政课教学更具有时效性,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对教学资源进行挖掘,进而将教材中不足的部分进行补足。比如,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集一些社会实事,将社会的发展情况等和教材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并且可以通过校园微信公众号,向学生定期推送思政课相关的社会热点,以此丰富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进而加深学生对思政课知识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对社会事件中的知识内容进行挖掘,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互联网和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融合,是高校思政课教学必然的发展趋势,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者要对这点有足够的认识,在教学的过程中以新媒体为基础,不断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完善。学校方面也要定期对思政课教师展开培训,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创新工作给予一定的支持,进而提升高校思政课教育的教学水平以及质量,为高校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周德胜.新媒体环境下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8(8):8-9.

[2] 李志飞.新媒体技术与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改革创新[J].新闻传播,2018(16):104-105.

[3] 徐继燕.新媒体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评《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8(9).

[4] 赵婵娟,李海涛.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课“课内外一体化”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构建[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8(8):45-49.

[5] 唐世刚.创新高校思政课新媒体课堂教学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5(7):59-60.

[6] 李雨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課教学方法创新思考[J].管理观察,2017(20):111-112.

猜你喜欢

思政教学高校教育新媒体
时事政策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探讨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现状及其对思政教学促进作用分析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理论课相融合的探索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