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官大学生创业教育实现路径研究
2018-03-07吴晓匀
吴晓匀
【摘要】文章借鉴国内学者研究成果,结合村官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特点,从课程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模式选择、实践平台、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索了构建村官大学生创业教育实现路径,并分析了基于此路径的村官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情况,认为村官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从多方面完善和提高创业教育质量。
【关键词】村官大学生创业教育;实现路径;实践情况;思考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南省教育厅教改资助项目“村官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内容与实现路径研究”(编号:Hnjg2016-51)系列成果之一。
村官大学生是指利用国家“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参加大专层次学历教育的农村基层干部或后备干部、优秀青年。村官大学生创业就是农民创业。针对农民盲目创业和创业成功率低的问题开展创业教育,可以提升农村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培养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因而探索村官大学生创业教育实现路径是十分必要的。
一、国内农民创业教育研究现状
近年来,专家、学者对农民创业教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战飚(2007)研究了我国创业农民素质与发达国家创业农民素质,认为现代农民创业教育主要有政府主导型和民间资本投入型两种模式。此外,他尝试构建了现代农民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赵学丽等(2003)分析了农民创业教育现状,提出农民创业教育与培训面临需求分析难、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组建难等诸多难题。李跃军(2009)研究认为我国农村创业教育存在农村教育薄弱、农民观念落后、师资紧缺等问题。李玉杰、刘志峰(2008)、彭永贤(2009)和李后秀(2011)等人从人才培养模式角度出发,认为只有在建立明确的培养目标和科学的课程体系基础上,通过采用灵活的教育手段、建立有针对性的考核体系、建立创业服务体系等措施才能保证创业教育质量。嵇兰兰(2010)以嘉兴市远程教育网“红船网”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利用网络开展农民创业教育的远程教育模式。王法权(2010)在研究农民教育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切实可行的、分层次的、整体的农民创业教育机制。周秋江、赵伐(2009)以宁波大学村官大学生创业教育为案例,研究了村官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及其运行方式。李国辉(2011)研究了村官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提出了实现高质量创业教育的方法和路径。
总体而言,学者们对村官大学生(农民)创业教育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大都比较零散,理论性和实践性不够。本文将根据村官大学生的特点和创业教育需求,结合海南村官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探索村官大学生创业教育实现的有效路径与方法。
二、村官大学生创业教育实现路径的构建与实践情况
(一)基于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创业教育课程内容
人才培养目标是建立课程体系和内容的指导。海南村官大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带头人和农村致富带头人。创业教育的目标是使村官大学生具备创业的知识和技能,满足自身创业的需求,转变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带领村民致富。
2016年,课题组在充分调查村官大学生创业情况和创业教育需求情况的基础上,围绕大学生创业中遇到的难点和痛点,在“学完即用”“做中学”原则指导下,设计和确定了村官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大纲和内容。以一对农民夫妇创业经历为线索,整合创业知识和流程。在教学内容中设计了30个创业关键环节的实践活动,学生完成所有任务后即可掌握创业整体流程和知识。根据调查,学生普遍反映教材通俗易懂,以身边人的创业经历为案例,有代入感,能够模仿和借鉴,非常实用。
(二)以建构主义等理论为指导建立教学模式
村官大学生为成人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的性强,工学矛盾突出,注重学以致用。基于以上村官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以建构主义和学习共同体理论为指导,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问题式教学和案例教学。
问题式教学是一种以专业问题为基础而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学生创业情况和创业教育需求调查结果,结合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和教学内容,设计多个问题,教师将讨论的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展开充分讨论。在案例教学方面,要求每个教学班推选出几名创业成功或失败的学生代表,在课堂上讲述自己创业的经历、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以及创业中的困惑。其他学生向他们提问,共同探讨创业得失。因为这些案例来自学生,非常真实、生动,能够引起其他同学的共鸣。
在考核方式设计方面,着重考查学生的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学生完成创业计划书后,互相阅看,集思广益。对学生而言,这比教师批改作业效果更好。许多学生因为有共同或类似的创业项目,建立了创业联盟或团队。
近三年教学实践证明,围绕学生创业中遇到的难点和不足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参与度高,学习收获大,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教学受到学生的好评。
(三)以创业教育平台建设为抓手提升实践能力
实践性是村官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核心。村官大学生有丰富的创业经验,有多样的创业项目,也有自己的企业或农场,因此,村官大学生创业实践教学和平台建设有着普通高校无法比拟的优势。学校重点加强创业实践平台建设,为提升村官大學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创造条件。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充分利用村官大学生企业或创业场地资源建立创业教育实践教学基地。现在全省利用村官大学生创业场地建立30多个创业实践基地。二是学校为村官大学生建立了20个实习基地,通过改变原有实习基地的用途,变纯粹的实习基地为创业合作单位,让村官大学生参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提高村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三是争取地方政府、企业支持,建立两个创业孵化基地,为村官大学生创业在政策、资金、智力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
通过以上举措,创业实践基地遍布全省各地,有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共享农庄、特色产品加工等诸多类型,满足了村官大学生创业需要。
(四)加强培养实践型的创业师资队伍
优秀的师资是保证创业教育质量的关键。理想的师资应该有创业实践经验和企业管理经历,这样创业教育才不会沦为纸上谈兵。但是,目前能够达到这样标准的创业教师非常稀缺。学校内的“双师型”教师主要是具备行业资格或企业管理经验的教师,他们并不具有创业实践经验。因此,迫切需要建设一支专职、具有创业实战经验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学校为加快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将创业师资团队建设纳入整体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之中,一些有潜力的青年教师被选拔到企业开展创业实践活动。二是通过讲学、访学、学术交流等形式,已经安排十多名教师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活动。另外,学校还招募了更多有经验的企业家、农民创业者、农业技术专家加入创业教育队伍。
三、村官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的思考
2016年,课题组完成了农村创业实务课程的建设任务,正式开展村官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学生认为创业教育课程非常实用,教学方法生动活泼,学习轻松,成效好。由于村官大学生创业教育开展时间不长,还有一些突出问题需要解决。
(一)缺乏创业教育体系的整体设计
针对这一问题,创业教育应该融合专业教育、社会实践,建设一个全方位的创业教育生态培育体系,贯穿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全过程。一方面,立足于村官大学生的创业需求,逐步完善村官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体系,与其他课程协调培养村干部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另一方面,围绕着创业主体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创业教育生态培育体系,这一体系包括高校、政府、企业、家庭、学生,他们发挥各自优势,为提升创业能力和素质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二)创业活动与项目不足
实践是创业教育的核心。目前创业实践活动手段还比较单一,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所以,应该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需求,设计有针对性和多样化的创业实践项目,协调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学术部门、团委、院系积极联合举办创新创业专题讲座、创业沙龙、交流讨论会、学科竞赛等活动,形成以提高学生创业能力为目标的综合创业实践活动。
(三)创业文化建设缺失
文化氛围对创业活动有着重要引领作用,良好的创业文化和氛围能够激发创业行为。当前政府部门大力推进创业软环境的建设,培育创业文化,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从创业教育需要角度出发,可以看出学校缺乏对创业文化建设重要性的深刻认识,没有重视创业文化建设。今后学校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创造具有创业内涵的校园文化,全程渗透创业理念,培养村官大学生勇于尝试、敢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战飚.现代农民创业教育[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嵇兰兰.基于网络的新型农民创业教育研究[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11.
[3]赵学丽,王江,张海燕.面向农村地区开展创业教育与培训的困境及对策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6(02):13-17.
[4]李玉杰,刘志峰.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民创业教育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05):2088-2089,2096.
[5]李启秀.贫困地区农民创业教育问题的研究[D].長沙:湖南农业大学,2013.
[6]彭永贤.贫困地区农民创业教育培训工作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09(20):154-155.
[7]王法权.农民创业教育机制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0(11):25-27.
[8]李国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完善路径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0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