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2018-03-07李翠莲

无线互联科技 2018年21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改革

李翠莲

摘 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在我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格局以及市场需求的改变,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高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大学校应旨在培养应用创新型的计算机人才,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文章针对计算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展开研究。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创新型人才;实践教学;改革

创新创业型的应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可以说对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的应用创新能力培养需要在整个高校进行4年的贯彻学习,根据学生的课程安排制定出总体的培养方案,方案中各个环节之间都相互关联且循序渐进。具体地说,就是高校学生从大一阶段的基础课程到大二阶段的实践项目,再到大三阶段的参加科研课题,同时通过计算机创新产品比赛,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创新的能力。在上述背景下,我国各大学校对于计算机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了较明显的进步,例如各大高校在针对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中,实现了应用创新型教学在各个教学阶段、各个教学方面的渗透。根据调查发现,好的方面是近年来我国各大高校针对计算机教学都纷纷开展了校企合作的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与社会接触,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很好地促进了计算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的进行。差的方面是各大学校对于创新培养的方法、力度方面存在不足,这对学生本身及社会的应用创新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阻力[1]。

1 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不足

计算机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旨在为其搭建一个发展的平台,帮助其更好地抓住发展机遇。传统的计算机人才培养,注重对学习者的理论知识、操作技术的培养,而對于社会实践这一环节并不重视。但是随着我国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市场表现出了对计算机人才的极大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计算机人才培养方式显得过于封闭,再者,我国社会发展速度较快,计算机教学若是仅在学校内进行,则会造成学生与社会沟通的机会较少,长此以往,很容易造成学生与社会的脱节。这不利于计算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2]。

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对计算机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师资力量不足这一方面,简单来说就是专业计算机应用创新型教学教师的缺乏。计算机应用创新型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的一种教育行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建立起创新意识,继而才能在应用的基础上发展成为计算机应用创新型人才。这要求教师本身有着深刻的应用创新意识,并能以此作为计算机教学的指导思想,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帮助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创新。但是根据观察不难发现,目前我国各大学校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教师数量无法满足教学的需求,因此,不得不由受传统教学影响较深的教师来进行教学,这导致在开展实际教学行为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技能无法达到教学要求,针对学生开展的计算机应用创新型教学活动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3]。

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包括心理发展、认知发展等多个方面,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所做的每件事都应是推动学生向前发展,而非抑制学生的发展。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非常注重学生的实际发展,即通过教育,他们可以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技能,从而逐步实现人生理想,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2 确立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方向

高校的学生大多数在选择学校和专业之前并不了解自己所选专业的具体情况,同时由高中升入大学,学生的高中阶段并不了解社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因此,教师没有办法期望学生可以独立选择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方向,在这种情况下,导师的作用显得很大,导师需要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结合不同的学生特点提出符合的建议和引导。导师可以根据自己身上所需要完成的科研课题来为学生提供研究方向,但是这样做的基本前提是充分考虑研究方向的可行性。学生的研究方向要合理,不可以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最好研究项目具有相对有价值的研究基础,同时较为有趣并且可以结合生活实际。简单来说,就是研究方向学生要看得懂,并且学生通过努力之后可以实现。根据以上原则,学生的研究方向可以为“基于互联网模式下的城市室内空气质量监控研究”以及“基于体感摄像头的行走姿态矫正监控方法研究”等。总的来说就是研究方向的确定应当从社会的焦点问题出发,然后通过研究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或者结合新兴的技术解决实际问题,选取新颖的立意,贯彻应用创新型计算机人才的培养目标[4]。

3 结合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指导

研究方向的确立是一个基础,让学生可以有目标地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选择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专业课程,例如有的研究方向需要涉及无线网络、信号处理、编程以及电路处理等计算机网络技术,而有的研究方向需要用到数据库的开发与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以及程序设计等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研究方向相关的课程基本上是整个计算机教学的全部主要课程。很多课程例如“微型计算机原理”被很多学生当成一门已经过时的课程,同时课程的难度较大导致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但是如果从完成项目研究的角度出发,学生将会主动思考自己需要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逐渐由被动变为主动[5]。

4 结合科研项目

计算机教学质量的评估,主要在于学生对专业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而计算机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效率的评估,则在上述基础上还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要求。众所周知,计算机在我国各个行业中都有着较广泛的应用率,这种跨行业的性质,要求计算机应用创新型人才能够以计算机为交流平台,实现与其他行业的沟通交流,从而帮助学生汲取各方面的知识理念,帮助其找到自身发展的创新之处。这就是应用创新型计算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的。科研项目一般是教师等专家学者来完成的,因此,绝大多数的学生在高职阶段根本无法接触到科研项目,更无法参与进科研项目研究中,但是事实上,科研项目的参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创新能力,将研究生与本科生进行对比,研究生之所以能力更强,主要原因就在于研究生有机会参与进导师的科研项目中,并不是因为研究生的学习时间长于本科生,而是研究生的能力在实践中得到了提升。经实践表明,某些本科生在参与科研项目之后,表现出来的创造力以及科研能力甚至可以超过普通的研究生。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过程中,科研项目的重要性不可忽略。例如高校应当面向学生开展大学生的应用创新训练计划,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根据自己承担的科研项目为学生提供参与进科研项目的机会。经过实验表明,很多优秀的高职学生通过专业科研项目的锻炼,在专业能力上都得到了很多提升,毕业后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计算机专业人才走入工作岗位后为国家的信息化事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6]。

5 结合学科竞赛对学生进行指导

学生经过教师的指导和科研项目的参与之后,能力一定会得到明显的提升,在这个情况下,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参加合适的学科竞赛,在开拓学生视野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以及创新能力。例如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该比赛不仅注重学生的专业技术,更是强调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甚至在比赛创业环境中学生可能要面临市场、发展等一系列问题,模拟企业的发展模式,评委邀请学术界以及企业界的优秀代表,参赛队伍只有用精彩的表现打动评委才能够取得胜利,这是为学生提供的一个模拟实战平台[7]。在学科竞赛中,作为一个团队,无论是从比赛的准备阶段还是市场调研以及软硬件设计开发,到系统的调试及PPT的演講答辩,都需要整个团队共同努力才可以实现,这是一个虽然紧张忙碌,但是充实有收获的过程。除此之外,通过学科竞赛,教师可以更加明确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的问题也充分暴露,使学生在真正创业时少走弯路,为学生补上最为重要的实践教育课程[8]。

6 结语

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高等院校对学生的重要培养目标。对于计算机教学而言,应用专业型人才的培养除了教师要有深入的应用创新理念之外,还应以培养学生应用创新意识为主,之后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指导,然后教师应当尽可能地提供给学生参与进科研项目的机会,最后鼓励学生参加专业竞赛,让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更有效果。

[参考文献]

[1]秦旭.应用型高校改革路径探究—以应用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为视角[J].艺术科技,2016(7):400.

[2]王悦.借鉴英国学徒制,开展经济学视角下应用型高校的创新发展—以商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创新改革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6(25):18-19,31.

[3]赵维萍.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应用型高校计算机翻转课堂中的应用[J].新丝路,2016(12):214.

[4]刘彦军,黄春寒,白玉.多视角关注地方高校转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型高校的培养模式改革、资源筹措配置与财政支持方式会议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2016(33):28-32.

[5]陈静.治理视域下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主体的角色转型[J].现代教育科学,2017(5):90-93.

[6]吴婷.“双创”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以广州工商学院为例[J].物流科技,2017(6):152-154,159.

[7]张燕.应用创新时代视域下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业效能感提升策略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7(6):102-103.

[8]周秀英,谢金艳.基于社会需求视角的应用型高校商务计算机人才培养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1):220-221.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