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
2018-03-07林碧珍
林碧珍
摘 要: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初中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知识与技能,二是初中语文需要改变的教学态度和方法,三是对学生情感教育和价值观的培养。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教学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分为“三个维度”,这三个维度分别是: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对学生价值观和情感的培养,这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之后,我深刻地体会到新课改下的这“三个维度”是难以被分割的,它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体现,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三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只有在对这三部分内容进行分析、理解、研究,并改变自己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模式之后,才能真正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以下我就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三个维度”改革作出了浅析。
一、不可忽视的知识与技能
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注重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那学习便没有了意义,学习便是吸收知识,只有脑中的知识变得多了,思绪才能更加开阔,任何教育改革形势下,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都是无法忽视也是无法撼动的最重要的教学部分。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而不能在课堂上用太多的时间进行与教学纲要不相关的讲解,所有的初中语文教学都需要与教学纲要的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只有一环扣一环地对学生进行初中语文知识点、技能的教学,才能够让学生在高效、科学的教学中受益
匪浅。
二、革新态度与方法
新课改下,最显著的改革就是对教师教学态度和方法的革新。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首先要放弃以往“操控者”的身份,转而变为“引路人”“带领者”的身份,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让学生在接受教学的时候,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学体验,获得更加高效的培育,从而变成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要学会以平等、友善、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让学生感到被尊重、被关心,这对促进师生关系友好发展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当初中语文教师从传统的对学生以“知识输入”方式的教学思维惯性中解放出来后,又该怎样对学生进行初中语文教学呢?把课堂主动权全部移交给学生,自己却什么都不做为吗?肯定不。所谓的“引路人”“带领者”是指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和方式都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指引、引导,带领学生对学生进行初中语文教育。只有这样,初中语文教师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真正的需求,以对症下药的方式对其进行高效的教育。
再次,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单一、乏味、程序化,一般就是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教师完全把学生当做一台接受知识的机器,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会对教学内容感到无聊,失去兴趣,还会造成师生关系的疏远,长此以往,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便会越来越低下,到了最后,便会出现一个恶性循环,导致初中语文教学的崩盘。所以,在新课改要求下,教师不仅需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态度,还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初中语文教师才能够培育出更多优秀的学生。
三、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语文是一门情感的学科,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语文最主要的课题之一。所谓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就是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感知能力、认知能力、理解能力等基本的语文素养,最终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情感细腻、善于表达、善于发现的人。这个社会是人与人的社会,是交往的社会,只教会学生知识和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还应该具备一些优良的人文精神,这些可贵的精神在其日后的发展中会起到不可小觑的作用。所谓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对世界、社会的看法和认识,价值观的树立极其重要,价值观就是一个人身体里的灵魂,它决定了人以后将会如何发展,如果价值观扭曲,那其可能会成为社会的害虫,如果价值观正确,那他必定会走出一条正确的人生道路。由上可知,新课改条件下,对学生着重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对学生自身的发展非常重要,也对和谐、友好的社会发展非常重要。
言而总之,在新课改条件下,初中语文教师需要紧跟施行新课改下的教学纲要,及时地转变自己的教学态度、教学方式、教学理念,寻找出一条最适合学生和自己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的培养。所谓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初中语文教师只有在教学方面苦下功夫,并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一起进步,才能够为国家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才能够在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的同时,将自己的教学质量渐渐提高,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参考文献:
[1]余绪富.激活资源·品读感悟·高效阅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浅谈[J].成功(教育),2012(6).
[2]柴艳敏,毛萍钰.基于课堂观察的中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現代交际,2012(12).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