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体育课堂如何提高短跑速度训练
2018-03-07赵珂欣
赵珂欣
摘 要:短跑速度训练是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如何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短跑兴趣,激发他们锻炼的积极性,掌握必要的短跑技巧,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短跑速度,成为困扰初中体育教师的一个难题。从现阶段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出发,谈谈如何在体育课堂中提高学生的短跑速度。
关键词:初中体育;短跑速度;训练方法;教学手段
速度对于短跑训练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对学生的短跑训练来说是关键。因此,在进行短跑教学时教师要首先提高学生的速度。而学生短跑速度的提高和短跑的动作技术、幅度等都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加强学生的短跑训练。
一、注重提升学生的步长
学生短跑的速度和他们的步长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从专业的运动科学分析,可以发现决定学生步长的因素主要是短跑时腿往后蹬、往后摆动的速度和力度,在一定程度上还和学生的髋关节是否灵活有关。而从医学的角度看,学生在短跑中腿往后蹬的長度、力度主要取决于他们的膝和髋的伸肌与屈足肌的一个快速收缩力量。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这个方面加强练习,可以采取的方法有:进行负重练习。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相应的负重训练,根据每个学生的体质进行相应重量的力量训练,让他们进行负重式的竞走、负重式的换腿跳以及进行负重短跑。还可以借助学校现有的条件,让学生不断上下楼梯,进行专项练习,以提高学生的步长。教师可以定期将训练的场地移到学校道路的上坡处,进行限时比赛,激发学生的潜能,切实提升学生的髋和膝屈肌的收缩力量。
二、重视蹬地练习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短跑速度练习虽然和专业运动员的短跑练习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巨大不同,但是也要回归短跑最本质,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最基础的练习,这才是提升学生短跑速度的根本。蹬地是短跑各个环节中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短跑整个步骤中占据的时间非常少,却是短跑的力量和动力的来源,它通过利用大腿和小腿的伸肌与屈肌肉在跑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个“爆发式”收缩,然后充分有力地来伸直下肢的各关节,以此来使人体在短跑中获得加速度。由此可以看出蹬地这个动作在短跑中的重要作用。遗憾的是,许多体育教师在理论上非常了解这一点,但是在实际教学和训练中往往忽视了这一点。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短跑练习时,习惯于注重对学生下肢力量和速度的训练,一直遵照着传统的“杠铃加跑圈”教学方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大量半蹲和深蹲的杠铃练习,以此来锻炼学生腿部肌肉,而忽视了对学生上肢和躯干肌肉的训练,使得全身力量失衡,学生个个双腿的肌肉都非常粗壮,但是在短跑过程中出现上肢和躯干很吃力地在拉动粗大沉重的下肢缓慢向前移动的情况。因此,体育教师在进行力量练习的同时,还要加强蹬地练习,为学生在短跑过程中源源不断地提供动力。
三、加强短跑技术的指导
提高学生短跑速度的关键还是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短跑技巧和技术,这才是最根本的。短跑速度的提高在于学生能否把握合理节奏、合理地运用短跑技术。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短跑练习进行指导时,要指导学生把握好短跑的速度。短跑虽然对速度的要求非常高,但是也不能过于紧张,为了速度什么都不管,在短跑的时候要做到动作尽量轻松和自然,合理地运用摆臂的动作,不仅有力而且要和整个短跑动作协调,要做到下肢蹬和摆臂相互协调配合,步幅尽可能迈大。同时,教师还应该加强短跑起跑的反应练习。许多学生平时练习挺好的,短跑速度也很快,但是一到考试和比赛的时候,特别容易紧张,在起跑的时候反应比较慢,导致速度跟不上。因此,教师要重点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克服学生的紧张心理,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加强短跑技术的指导,不仅仅依靠教师进行动作的示范以及对学生动作的纠正,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
学,让学生观看一些短跑的比赛视频和图片,然后通过慢放、暂停来对其中的动作进行分析,以此来加深学生对短跑的认识,正确看待短跑中技术的运用。在改进学生短跑的技术,尤其是改进中途短跑的技术时教师可以采用快速后蹬跑、快速小步跑、大幅度的高抬腿跑、车轮跑等柔韧性练习和专门性练习,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短跑成绩。
四、提高学生的步频
短跑是极具力量性的一个运动项目,它在运动的过程中能够使肌肉进行快速而且有力量的收缩。在短跑中提高学生的步频可以根据很多方法来加强练习。听到口令后完成某个动作,听到信号或者是发令后蹬起跑器开始跑,或者是原地跟着节奏进行高抬腿,亦或是原地快速的小步跑。这些小练习不仅可以锻炼神经系统兴奋或者抑制过程的灵活性。而且也可以增强肌肉快速收缩和肌肉放松的能力。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多进行腿的摆动练习。包括向前和往后以及折叠。因为长期练习会使身体的机能形成一个惯性。当摆动的那条腿的大腿和小腿折叠得越好,那么摆动腿的半径就会越小,则转动的惯性也就会越小,加速度也就越来越大,以此有利于摆动的那只腿把握合理的摆动速度。身体合理的缓冲其实是可以适当减少大腿着地时的阻力,而充分合理的缓冲能够为后蹬营造一个有利的条件,使膝足关节能够处在一个像压缩弹簧的状态,使足屈肌和膝伸肌拉长,创造一个最有利的有力收缩条件。然后学生再结合有力而且快速的摆臂练习,使摆臂动作和摆腿动作相互协调、相互配合,这对提高学生的短跑速度有很大作用。在手臂和大腿的相互协调配合下能够有效把人往前推动前进,以此来维持学生身体的平衡。调节大腿和小腿的动作,不仅能够增大步长,而且还能加快步频。
五、加强协调放松能力的训练
在对学生进行短跑训练时,教师会发现许多学生跑起来时动作非常不协调、不自然,全身肌肉非常紧张和僵硬,步幅越来越小,后程一直减速,甚至会出现机械跑动。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没有掌握必要的协调放松的能力。协调放松能力主要是指运动员能够在高速奔跑的过程中使自己的神经系统与运动系统进行协调配合,使肌肉收缩和放松能够按照短跑的技术动作进行相应协调,以此来增加跑的步长和步频。比较常见的练习方式有:让学生在小步跑的基础上进行加速跑,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体会髋、肩、膝、踝等各个关节间自然协调的放松和摆动,使摆动的腿能够按照惯性有力往下压,以此增加学生脚蹬地的力量,从而提高跑的频率。
综上所述,短跑是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初中体育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短跑速度需要教师能够从理论上正确认识短跑,从而在实践中以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给予学生指导,帮助学生进行相应的练习,让学生掌握科学短跑技巧,进行科学的训练,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短跑速度,促进他们更加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薛满祥.提高短跑速度训练的有效途径[J].运动,2013(13):107.
[2]龙永贤.提高短跑速度的有效训练[J].田径,2013(1):51-53.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