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家园合作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

2018-03-07李翠萍

新课程·上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家园合作幼儿园问题

李翠萍

摘 要:家庭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力量,家园合作是促进幼儿教育工作健康、高效的有效途径。鉴于当前幼儿教育领域,家园合作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突出的现状,总结了家园合作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并对解决的对策进行探讨,希望能为家园合作工作的有效展开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家园合作;问题;对策;探究

教育发达的国家都十分注重学校与学生家庭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幼儿教育,不只是幼儿园、教师的任务,也是家庭、社会的任务,只有幼儿园与家庭、社会协同合作,才能获得幼儿教育效果的最优化。20世纪80年代,我国才逐渐开始意识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需配合、协作进行。但相对于中小学教育领域不断出台的各种政策、文件、改革措施,以及社会各界的讨论与重视,幼儿教育所受到的关注与重视明显不足,家园合作工作的推进也是举步维艰。因此,时至今日,由于各方面的影响,家园合作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突出问题,影响着幼儿教育的效果。笔者对幼儿园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问题的解决对策,希望能为家园合作工作的推进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幼儿园家园合作工作的意义

(一)对幼儿的意义

我们常常将幼儿比喻成幼苗,意即他们稚嫩、柔弱,又美好、纯真,需要我们像对待稚嫩的幼苗一样去呵护他们的成长。幼儿时期的孩子学习、模仿能力很强,对于是非善恶没有判断力,很容易受到周围人和环境的影响。同时,一个人在幼儿时期所受到的教育、形成的习惯和观念对他的一生都有重要影响。因此,为了保护我们的幼苗,使他们获得身心健康成长,作为幼儿生活和学习的两大主要环境,学校和家庭之间应该步伐一致,为幼儿营造一个相对完整又健康的教育环境,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二)对家长的意义

多数幼儿的父母都比较年轻,且缺乏养育孩子的经验,加之工作繁忙,在照顾孩子日常生活上常常显得力不从心,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就更加没有经验且疏于顾及了。另外,还有些幼儿主要由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照顾,这些长辈的教育观念比较陈旧,且普遍溺爱孩子,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常常有失偏颇。通过家园合作,幼儿园和教师可以将科学、先进的育儿方法和理念传授给家长,使得家庭教育更加科学有效,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三)对幼儿园的意义

如果将幼儿生活学习的环境看做一个圆形的话,那么可以说,幼儿园只是这个圆的一半。所以,为了使幼儿园教育更加具有实效性,幼儿园、教师不仅需要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还要对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甚至对幼儿家庭其他成员的情况都有所了解,而良好的家园合作关系是幼儿园和教师了解这些情况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幼儿园教育工作高效、顺利进行的保障。

二、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合作态度积极但效果有待提高

就态度来说,家园合作双方都比较积极。一方面,幼儿教师大多都接受过正规的幼儿专业教育,对家园合作的重要性具有清晰认识;另一方面,现在幼儿的父母大多有文化、有见识,且普遍重视孩子的教育,对幼儿园、教师提出的合作要求基本都会积极配合。但客观来看,虽然家园合作双方的态度较好,但合作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教师与家长之间沟通的机会,尤其是深入交流沟通的机会较少;家园合作工作缺乏政策上的支持;没有建立起家园合作的有效机制等等。

(二)合作形式单一且家长地位被动

在家园合作中,幼儿园应该发挥主导作用,保证合作的顺利、有效进行。但目前家园合作的形式普遍比较单一,且幼儿园与教师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家长地位较被动,多是幼儿园、教师要求家长听从、配合幼儿园的安排。例如,家长为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准备道具、家长作为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参观者等等。家长是家园合作的重要主体,在合作关系中,家长与幼儿园具有平等的地位,家长有权利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有权利参与幼儿园教育策略的制定等等。目前的家园合作形式普遍过于单一,没有凸显家长的主体地位与作用。

(三)合作内容简单且侧重生活方面

当前很多家长对幼儿园教育存在片面认识,认为幼儿园就是帮自己带孩子的机构,孩子在幼儿园吃得好不好、休息好不好、有没有生病、有没有受欺负等,是他们主要关心的问题;而对于孩子在幼儿园是否学到了知识、是否锻炼了能力等,家长并不在意,认为那些是上小学以后才需要关注的事情。为了迎合家长,很多幼儿园和教师也将教学工作的重点放到了孩子的生活上。由此造成家园合作与沟通的主要内容普遍侧重于孩子的生活方面。

三、解决家园合作中问题的对策

(一)思想上重视,且正确认识家园合作工作

为了提高家园合作的有效性,合作双方都应该重视并正确认识家园合作工作。首先,对于幼儿园和教师,不仅要认识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性,以自己专业的知识和态度有效引导家园合作的展开,而且要重视合作过程中家长的地位和作用,对家长提出的意见保持積极、谦虚的态度,认真听取。其次,对于家长来说,不仅要认识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性,还要正确认识幼儿教育的真正目标,不只关心孩子的生活,更要关注孩子性格、思想、习惯等方面的培养与形成;要认识到自己在家园合作中的责任和地位,积极主动地参与和配合幼儿园的教学工作。

(二)形式上创新,采取灵活有效的合作形式

创新家园合作的形式,是提高家园合作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作为家园合作的主导方,幼儿园和教师应该积极承担起创新合作形式的任务,积极探索实用有效的沟通方式、合作方式,实现家园合作形式细节性、制度性、高效性的落实。例如,建立家长微信群、QQ群,且丰富群内活动与交流,而不是将各种群组当做向家长发布消息和“命令”的媒介。可以将幼儿在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幼儿园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园区动态,甚至教师的教学心得等内容在群组内发布,并鼓励家长积极发表意见;可以就某些教育热门话题在群内发起讨论,了解家长的思想观念,建立教育共识,等等。又如,建立家长委员会,同时为了避免家长委员会工作流于形式,应制定详细的工作章程,明确家长的作用、职责,保证家长的合作地位。

(三)内容上丰富,合作内容全面且有针对性

丰富家园合作的内容,改变过于注重幼儿生活而忽略其心智培养与发展的状态,有针对性地解决幼儿性格、习惯、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培养幼儿的能力、思想、情感、思维,以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例如,幼儿园可以定期开展家长课堂,邀请优秀教师或专家为家长讲解幼儿教育知识;针对具有多动、易怒、胆小等性格或心理特点的幼儿,教师与家长共同制定“矫正方案”,协同合作纠正幼儿的不良习惯;举办“我是知书达理好儿童”的主题活动,幼儿园与家庭共同营造爱读书、爱学习、重礼仪的氛围,协力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等等。

总之,作为幼儿接受教育的主环境,幼儿园和家庭都具有重要作用,家园合作是实现幼儿教育全方位、健康进行的重要途径。作为家园合作的主导方,幼儿园与教师应该勇于探索,创新和丰富家园合作的形式与内容,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宇.幼儿园家园合作现状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

[2]丁娟.家园共育,提高合作效率[J].中国校外教育,2015(7):153.

[3]岳志慧,王双宏.家园合作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好家长,2017(31):12-13.

编辑 孙玲娟

猜你喜欢

家园合作幼儿园问题
爱“上”幼儿园
论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关于幼儿园区域活动设置的思考与探索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