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二学段古诗词教学有效性浅论

2018-03-07蔡玲玲

新课程·上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中年级教学有效性古诗词

蔡玲玲

摘 要: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新课标的持续深入贯彻实施,第二学段古诗词教学暴露出诸多问题。在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采取有效策略以提高第二学段古诗词课堂教学效率成为一线语文教师的当前要务。

关键词:中年级;古诗词;教学有效性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古诗词,题材丰富,内容多样,风格各异,编选入北师大版第二学段的古诗词优秀篇章,更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典范。优秀古诗词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在诗歌意境中体会自然美、生活美,接受审美教育,进而丰富心灵,塑造健康的灵魂。

一、教学存在问题概述

俗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一节古诗词教学课堂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备课所花精力的多少。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担任基本的课堂教学外,批改作业和试卷、组织其他活动等占据了大部分时间,直接导致教师缺少足够精力和时间进行备课。

实际教学课堂上,教师一般采用“朗读诗词—讲解文意—总结特色”的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并在应试教育指挥棒的控制下,要求学生背诵,注重知识讲解,忽视学生的积累和审美文化体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严重地影响学生上课积极性和课堂效率。

第二年段学生对于社会生活和人生阅历尚浅,学生虽然古诗词的记忆和积累不少,但由于对古诗词的感悟和理解大多来源于课堂所学,在写作中很难做到学以致用。同时由于教师缺少对学生进行古诗词作品理性的深入思考,往往更容易导致学生对古诗词文意的准确理解,古诗词默写错别字频出[1]。

二、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首先,古诗词的产生和发展自有其背景,其中所反映的历史、思想、内容和感情,与当代第二年段小學生生活之间存在着较大距离,而第二学段的学生人生阅历、知识积累水平有限;同时由于古诗词在诗歌创作中,平仄、韵律等的讲究,典故、古诗词创作背景、意象、文字古今异义等的使用,省略、倒装等手法的出现,可以说古诗词中出现的大量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学生的理解能力[2]。

其次,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侧重于文意的讲解,引导过多,使学生产生了依赖心理;侧重于让学生背诵记忆,除课堂学习外,大部分时间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比较大的压力环境下,更多的学生愿意选择快餐文化、消遣书籍和各类游戏以释放学习压力,更是让学生很难在课外时间进行古诗词的自学。

最后,古诗词由于其体裁、创作要求的特殊性,要求语词凝练、讲究韵律、平仄,可谓拓展训练极其有限。同时由于很多教师自身古诗词素养不足,缺少长期的阅读和积累,对古诗词的重视程度不足;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学方法和策略单一化,大多按照备课内容进行讲授,更是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有效性策略探究

首先,把握诗词节奏,加强感情诵读:诵读,是古诗词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语文“新课标”在第二学段中明确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强调了在诗歌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的诗歌诵读,以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如《游子吟》,带领学生在诵读时,体会其中深含的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

在古诗词诵读时,引导学生注意把握诗词的节奏。古诗词的节奏如五言诗一般可以分为“二/三”或“二/一/二”的形式;七言诗一般可以分为“二/二/三”或“二/二/二/一”的形式。在把握节奏的基础上注意语调、声调。例如,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此诗读起来气势飞扬,荡气回肠。在反复的诵读中,感受诗歌描写的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和悲壮苍凉的气概。

其次,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象:情境是具体的自然环境或具体的社会环境。让学生将古诗词的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根据古诗词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需要,引入与其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营造与其相适应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以提高古诗词教学效率的教学方法。为了使学生融入古诗词的情境,在教学中,笔者经常指导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角色的立场上深入古诗词中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最后,抛弃应试意识,提倡传统浸淫:中国有大量与节日相关的诗词,到了重阳节,教师可带领学生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讲重阳节登高、插茱萸、赏菊花的习俗;到了七夕,可以背诵《乞巧》,讲牛郎与织女的故事;到了清明,可以带领学生背诵杜牧的《清明》、白居易的《清明夜》、韩翃的《寒食》、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讲寒食节的来历,在学诗背诗的过程中,也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学与习俗,还增强了对历史的了解,“诗中有历史,诗中有文化”,学生才会对诗发自内心地喜爱。

参考文献:

[1]张艺帆.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2]刘洁.小学古诗词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中年级教学有效性古诗词
踏青古诗词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古诗词中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