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时等待,将课堂还给学生

2018-03-07何永锋

新课程·上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等待时间小学数学课堂

何永锋

摘 要:新课标指出:“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強学生的参与、交流、合作意识。”在日常的数学课堂中,如果想要听到更多学生的声音,让更多的学生真正解决问题、接受知识,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思考,更多的时间阐述,更多的时间操作。那么,要如何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呢?在日常教学中学会等待会是一个很棒的方法。

关键词:等待;小学数学课堂;时间;适时

在日常的小学数学课堂上,常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教师刚刚提出一个难度适中的问题,一两位成绩优异的学生马上举手,而教师立马欣喜地叫起他们,这些学生当然能够准确地说出近乎标准的答案,教师马上就抛出下一个问题。此时,如果我们能纵观全场,会发现就那么几位学生会心一笑,绝大多数学生还在皱眉思考。而当教师抛出第二个问题时,真正跟上节奏的,就那么几位学生,更有甚者,当大多数学生舒展眉头开始关注下一个问题时,教师因为在几名优秀学生中已经得到了答案,进入了下一个环节。久而久之,大部分学生就失去了上课的兴趣,在课堂上不思考,没想法,即使对教师的提问想到了解答方法,也不愿举手回答。在教师看来,总觉得学生们的注意力不在课堂上,上课不够专注,连简单的问题都不会回答。其实,很多在数学课堂上碰到这样的情况,只要简单的一个等待,就可以迎刃而解。

例如,笔者在教学“混合运算”时,有一个练习题:“奶奶买来3把水壶和4只水杯,一把水壶25元,一只水杯12元,奶奶一共要付多少钱?

这是一个比较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购物情境,学生们经过思考,很快就想出方法,并列出了预想的算式:25×3+12×4,全班学生都能很好地理解了题意,解决了问题。

很多教师到这后,很快就会进入下一个环节。笔者因为习惯,在这之后,又很自然地问了一句:“还有与他不同的解题方法吗?”

这时,一位学生站起来,“老师,还可以用25+12。”

“错了,错了!”

其他学生立刻起哄起来,笔者也皱了皱眉头。转而为了帮助这位学生纠正错误,问道:“你能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说一说吗?”笔者没有直接评判对错,而是选择相信学生,等待学生将他的理由补充完整。

“先用25+12算出买一把水壶和一个水杯共需要付多少元,接着假设买了3把水壶和3只水杯,那就需要付(25+12)×3=111元,再加上剩下的一只水杯12元,这样一共就要付111+12=123元。”这个学生口齿清楚地说道。

听完他的回答,笔者心里面暗暗庆幸,幸亏刚刚没有打断学生的回答,先不管学生的方法是否简洁,但是他的确运用已经学习过的假设思想,得到了一种全新的解法。于是,笔者马上表扬了他的创新想法,其他学生也向这位学生投去赞许的目光。

在这位学生的启发下,不一会儿,又有一位学生站了起来,“老师,我还有一种算法。我们可以假设买了4把水壶和4个水杯,那就要付(25+12)×4=148元,接着减去一把水壶的钱,那么3把水壶和4个水杯一共需要付148-25=123元。”

通过这个案例,笔者在思考,第一位学生给出的答案,超出了这节课教学的范围,但这却体现了学生创新思维火花的迸发,这个课堂也因此变得更加精彩。试想一下,假如当时笔者凭直觉,一口打断那个学生的回答,不耐烦地让他坐下,直接说这个方法不行,也不再等待、不再倾听,那就绝不会有后来新颖的解题方法,同时也会扼杀这个学生乃至全班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在教师们主导的课堂中,教师总是早早地做好课堂预设安排,为了上课流程的顺利进行,想要上完一节课的内容,完成一节课的既定目标,很多教师往往让学生回答问题也是敷衍了事。尤其是在五、六年级,课程十分紧张,有时课堂上有一两个比较优秀的学生,总能一下子说出教师预想的答案,于是所抛出的问题就算解决了,就这样很快地过去进入下一个环节。其实,上课的时候好些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他们在面对老师回答问题时,因为紧张,语言上逻辑性总是很差,语气上也因担心而不是那么自信,性子急点的教师就会立即抢过答题权,自己解答。这些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往往是班级中比较优秀的孩子,那些一般的孩子可能还没有想明白题目意思,更不用说是自己去解答了。时间一长,大部分学生就懒得思考,等着老师或者那些优秀学生的答案就行。因此,我们要学会适时等待!教师应该给每一个孩子述说的时间,相互交流的权力。或许经过在课堂上一次次的回答,每个学生都会去争取在每一个课堂中说话的时间了。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等待,有很多种体现: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思考需要等待,等着每个学生都清楚理解问题;回答需要等待,等着一个学生能够表述清楚自己的想法,等着全班学生理解他的答案并有自己的想法;矫正需要等待,当学生回答出现差错,我们需要耐心等着学生自己矫正,也要等着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矫正。还有很多情况下的等待,当然,等待是需要经过选择的,而不是滥用的。

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都要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等待,适时地给学生更多的时间,给学生更多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把想法说完整、说清楚。同时,对学生的正确想法和答案要及时做出肯定和鼓励,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不要急于下结论,而是从学生当前错误的想法出发,通过引导点拨,让学生体会到正确答案的过程。如果,我们都能这样去做,我们的学生就会更多地体会到成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作用下,更加自信,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更加有利地接受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周军.教学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2.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等待时间小学数学课堂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时间消灭空间?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