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英语课堂的应用实践总结
2018-03-07刘宁
刘宁
摘要:大学英语课堂如果能以合适方式,将微信公众平台加以应用,将对课堂效率产生较大提升。笔者在过去一年试验性地将微信公众平台融入英语教学之中。通过实验,笔者得到了一些相关经验教训,希望对之后的研究者从事类似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 微信公众平台 应用实践
中图分类号:H319;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4-0170-02
一、教学实验的背景条件
自从智能手机进入人们的生活,人们对其日渐依赖。同时微信则从众多手机应用中脱颖而出,在通讯领域扮演了领军角色,但是同时也占据了人们大量的时间。有人把微信与支付宝、高铁、共享单车并称为“新四大发明”。不久前,一项针对我国智能手机用户的研究发现,微信是用户花费时间最多的应用。
具体到大学课堂场景之中,很多教师都注意到了课堂中“低头族”越来越多的现象。而与此同时,专注听讲的学生比例则在下降。因此,很多教师将以微信为代表的许多手机应用视为教学的阻碍,有的学校甚至有“禁止携带手机进入教室”的规定。诚然,在大学生的时间分配方面,微信占据了相当比例,以至于有的大学生无法保证应有的学习时间,但是如果应用得当,微信同样可以成为有力的教学工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其学习质量。
二、教学实验情况总结
从2016年5月至2017年9月,笔者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在一个大学英语班级进行了一次教学实验。在此实验中,笔者实验性地将微信公众平台应用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之中,希望通过实验探索出一套能够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提高课堂效率的教学方法。通过本次试验,笔者得到了相应的数据和经验,现将实验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实验发现将微信公众平台引入大学英语教学可以发挥特殊的长处,产生独特优势。
优势一:微信公众号可以帮助教师突破教学实践的物理限制。在传统教学之中,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教育方法,也无论教师具有如何的知识水平,其教学实践始终为物理条件所限制。例如,在历史记载中,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这也就意味着,即使像孔子一样的教育家,其教学实践所能覆盖的学生范围也是相对有限的,即“三千”;而在这三千弟子中,“贤者”仅有“七十二”,仅占全部弟子的24%。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教学的教学效率深受教学时间、教学环境等物理条件的限制。
在传统教学之中,由于每名教师所面对的学生数量较多,因此每名学生所受到的教师关注就较少。进行“因材施教”的必要条件是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关注;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关注作为保证,教师就无法了解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记忆和理解程度。这也就意味着,教师没有依据学生的知识储备水平和自身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客观条件。
在此情况下,教师们急需一种教学工具,从而使自己有能力突破教学长期以来的物理限制,进而实现实时教学。微信公众平台便可以实现这样的功能。由于现今网络技术的发展,微信公众平台已经具备向订阅用户实时传输资料的能力,这就为教师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向学生传输知识奠定了技术基础,提供了客观条件。在当今的技术环境下,已经有许多学校、教师以及培训机构开设了微信公众平台。其中有相当比例的微信公众号的订阅用户数量达到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利用这样的平台,知识的分享效率和覆盖范围相较于传统教学有了几何级数的增长。
优势二:微信公众平台并不是单向的信息传递工具,而是信息发布者与用户之间交流的桥梁。传统的课堂教学被人们广为诟病的一个问题是:课堂上的信息流动一般为单向的,即从教师流向学生,而学生对教师的反馈则很少。教学活动既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交流;而作为社会交流,交流双方都应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与看法。在课堂上,学生对教师的反馈对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这可以使教师了解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顺利地开展。虽然广大教师已经在传统课堂的框架内对教学方式进行了持续的改良,但是因其固有特点,传统课堂无法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反馈。
与此不同,微信公众平台可以为信息发布者传输信息,同时也提供了留言区作为读者对信息发布者进行反馈的渠道。在传统课堂中,如果对教师讲授内容产生疑问或提出质疑,学生通常采取保留态度,以保全自身与教师的面子。但是在微信公众平台的留言区,学生可以使用网名发表评论,这就保留了隐私、保全了面子,进而使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而教师则可以选择留言区中的典型问题予以回复,并通过设置精选留言的方式发布,从而进一步解答相关疑问。
在此次有关微信公众平台的实验中笔者发现,与传统课堂相比,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学生的提问比例有了显著提高。例如笔者曾在传统课堂上与微信公众平台上发布了相同的内容。在课堂中,尽管笔者曾询问学生有无疑问,但是并没有学生主动提出疑问或发表意见;而微信公众平台上留言数与阅读量大致呈现了1:6的关系,即有143%的读者对于相同的授课内容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这一对比可以证明,微信公众平台对师生之间的交流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优势三:微信公众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身学习成果的平台。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每个人在满足了基本生存需求之后,都需要满足更高级的精神需求。在课堂环境之中,学生在完成了对知识的输入之后,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满足自身自尊心和成就感的需求。如果这种精神需求得到满足,那么对于学生巩固所学内容以及提高学习积极性将产生促进作用。相反,如果这种需求长期无法实现,那么对于学生的学习热情将是极大的挫伤,也不利于今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正因如此,教师需要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平台。
要满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的情感需求,用来展示学生学习成果的平台应满足如下条件。首先,这个平台需要覆盖一定的受众。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到自己的成果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得到了认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其次,这一展示平台的受众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参与度,只有这样受众才能對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从而形成与学生的交流。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完美地担负这样的功能,成为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的交流平台。因为,教师所开设的微信公众平台天然地可以吸引一定数量的学生订阅。如在笔者为本次实验开设的微信公众号的订阅用户数量就超过了400人,这些用户中的绝大多数为笔者现有的或是之前的学生。由此,在这一微信公众平台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便具有了一定的受众范围;同时由于受众为同一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这在客观上也可以起到督促学生积极准备自己展示成果的作用。因为他们与受众之间存在比较紧密的私人关系,如果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成果,那么他们的自尊心将得到极大满足。此外,由于订阅用户基本为在校大学生,那么受众便拥有足够的专业知识来评价微信平台上的展示成果,进而通过留言等形式对学生的展示成果进行点评与回馈。endprint
例如,在本次实验之中,笔者曾要求学生依据给定的话题,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创作相关的英文对话。随后笔者又将每个小组的对话以视频的形式进行了记录,并将视频发布到本次实验的微信公众平台上,同时还在微信平台上发起了评选最佳英文对话的活动。在此次活动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得到了充分发挥。笔者将此次活动学生所创作的英文对话与作为对照组的其他班级作品进行了对比。通过对比,笔者发现参与实验的学习小组所作的英文对话的平均长度约为300字,而对照组的英文对话长度一般不足200字;另外,在课堂参与度方面,微信公众平台也能发挥良好的促进作用。在此次课堂活动之中,学生的积极性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比如绝大部分学生将课间休息时间用于英文对话的创作上;而引入微信公眾平台之前,甚至有学生将上课时间用来休息和娱乐。
三、应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教学对大学英语课堂的促进作用
将微信公众平台应用于英语课堂可以形成促进学习的良性循环。很多教师对在课堂上使用智能手机持否定态度。因为如果智能手机应用不当,那么学生将会把大量时间浪费在手机上,而不是将精力投入在课堂之中。在这种状况之下,阻碍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恶性循环有可能形成。首先,学生的学习时间被智能手机大量占用。没有足够时间作保证,那么学生的学习成果将受到影响。在学习成果不理想的状况之下,学生在学习方面缺乏成就感或是自尊心得不到满足;而智能手机所连通的网络世界就成为逃避现实的绝佳途径,进而吸引学生将更多的时间投入网络,从而形成阻碍学习的恶性循环。
如果将微信公众平台合理地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那么可以促进教学活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首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完成一定的课堂任务。这种课堂任务的形式也是多样的,既可以由学生独立完成,也可以由学习小组完成。在完成课堂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学习,也可以在与小组其他成员讨论中进行学习。准备过程之后,教师将学生的学习成果发布在微信公众平台上,请订阅用户对学习成果打分和评论。在此之后,教师将用户的反馈和评论转达给学生,由此,学生可以在今后的学习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在这一循环之中,因为学习成果要到微信公众平台上展示,这在客观上要求学生对课堂活动投入相应精力;同时,学习成果在微信平台展示,也满足了学生的自信心,并且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所学的内容与所付出的努力产生了切实效果,这一切都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此一个学习的良性循环也就产生了。
四、结语
此次实验证明,作为近些年出现的网络传播工具微信公众平台,如果得到恰当使用,可以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学工作者能对这一领域进行更多尝试,形成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教学的完整教学方法体系。
参考文献:
[1]刘润清.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2]秦晓晴,毕劲.外语教学定量研究方法及数据分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3]徐锦芬,寇金南.大学英语课堂小组互动策略培训实验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43(1).
责任编辑:于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