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计算的信息化审计实施研究
2018-03-07张颖
张颖
【摘 要】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各项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成熟,使得信息化产业迅速发展,正在逐渐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审计是企业和个人在工作生活中都不可避免的一项活动,近年来,随着信息化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审计系统也在发生着改变。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成熟,信息化审计系统的实施也在不断趋于成熟。本文针对我国审计系统的现状,结合云计算技术的优缺点给出建设信息化审计系统的实施方法。
【关键词】云计算;审计;信息化;系统
一、引言
审计工作是关乎人们日常生活、企业正常经营发展以及政府部门相关工作的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我国审计工作的发展已经有很多年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项技术不断成熟,审计工作也在不断适应和调整中发展。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出现,我国审计系统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审计信息化时代正在到来。本文,介绍了云计算技术下审计信息系统构建的意义,对比与传统审计模式的优缺点,并给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二、传统审计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在云计算技术到来之前,我国审计工作虽然一直在发展进步,但是审计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1.半自动化工作模式
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的帮助,审计信息化已经实现了许多自动化操作。但是,一个完整的审计工作中间还包括许多繁琐的步骤,所以目前的信息化审计系统还没有完全达到自动处理数据的要求,这导致工作效率不能得到保证。尤其是面对数量十分庞大的审计表格、财务数据等操作起来十分不便。
2.信息化成本较高
靠基础技术支持的信息化审计系统,不仅工作效率得不到保证,其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等的成本还很高,尤其是对一些小规模审计单位和基层审计机构来说,这样的审计成本是难以承受的。
3.难以满足客户需求
由于信息化審计系统处于初级阶段,其发展还没有达到成熟水平,对于大型企业的审计要求难以保证,或者实现周期长达不到客户需求。
4.难以实现资源共享
虽然建立了初级的信息化审计系统,但是由于技术不成熟,没有完全建立审计单位之间、审计单位与需求方以及审计单位内部部门之间的共享资源库。使得审计信息资源不能实现共享。如果能实现共享,将为审计工作节省很多中间沟通的步骤,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5.缺乏复合型人才
信息化审计不同以往传统的审计工作,工作人员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的审计、财务等知识、经验,还需要具备基本的计算机专业知识,才能独立进行审计工作。而目前我国高校还没有专门针对信息化审计工作培养定向人才。所以这类复合型人才的缺乏也是导致信息审计工作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
总而言之,目前信息化审计还处在发展阶段,发展现状告诉我们审计信息化改革的路还很长。
三、云计算技术下审计信息化的实施
与计算技术的发展与成熟给信息化审计工作带来了福音,在云计算技术的支持下,构建更完善的信息化审计系统已经不是纸上谈兵。本文将结合云计算技术在信息化审计系统中运用的优点,给出信息化审计系统的改进方案。
1.云计算技术下信息化审计的优点
(1)提高工作效率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指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以及交付的模式,是一种虚拟化资源的利用,通过互联网提取数据。云计算的数据处理速度是十分惊人的,因此在大数据中利用云计算可以大大提高办公效率,节约时间。审计工作每天面对各种各样的数据在传统的半自动化办公模式中,收集和整理数据就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而将云计算技术运用到信息化审计工作中恰好可以避免这类问题,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为办公人员大大地节约了时间。另外,工作效率不仅仅指时间,还包括工作的有效程度。过多的人为操作很难避免失误的产生,而智能化科技操作正好可以避免这一点。利用云计算技术不仅数据处理快,而且准确率高,所以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2)实现审计软件相互兼容
在信息化审计工作中利用云计算技术的支持,将所有数据和程序都存放在“云服务器”中,不仅可以解决昂贵的服务器和存储费用,给小型审计单位节约成本,还能大大提高审计软件的兼容性。利用“云服务器”代替原始的服务器维护起来也十分方便,所有程序都在“云服务器”中,只需要专业的软件开发和维护人员即可维护,不需要懂审计的复合型人才。
(3)实现资源共享
审计工作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就是数据收集和处理,初级的信息化审计系统不同部门负责不同工作模块,数据也分散在不同部门的人员手中,难以实现资源共享。而云计算技术下的信息化审计系统,将数据资料存放在专门的“云服务器”中,使用时只需要从云端下载即可,减少了中间信息资源从他手到你手再到我手的过程。
(4)实现审计工作实施监督
通过云计算平台,所有审计人员可以进行实时交流,及时了解审计工作的进程。管理者还可以通过平台明确了解每个人所负责的部分,实现实时监督,有的放矢的进行指挥。审计人员之间也可以相互借鉴、相互监督以保证审计质量的提高。
2.云计算技术下信息化审计的实施
(1)建立云平台采集和存储数据
由于审计工作的特殊性,涉及到很多个部门,其数据采集工作也是十分不易的。需要被审计的数据往往具有复杂性、多样化和多源化等特点。传统的数据采集由不同部门的业务员通过走访相关单位和审计部门获得,效率十分低下。为了实现完全智能化的信息审计系统,数据采集是第一步。通过云计算技术中的大数据挖掘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收集到数量巨大的有效信息,并进行预处理。云计算技术下数据采集目前主要分两种方式:①一次性采集。通过大数据技术将有关审计数据全部收集并预处理,再将处理过的数据存储在云平台中,每次审计需要用到的时候再去下载;②联网采集。联网采集是指每次针对需要审计的内容针对性地进行数据采集,再将收集到的数据存储到相应位置。由于数据的实时更新,云计算技术下的信息化审计系统更倾向于第二种数据采集方式,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联网采集技术也会越来越成熟。
(2)引入大数据技术处理数据
审计工作的严谨性决定了数据处理容不得半点马虎,而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联网采集数据技术在数据存储时,首先要经过预处理才能上载到云平台。而云计算技术平台下要求所有审计数据必须经过格式、内容的标准化处理才能完成存储。这就保证了审计工作中使用的数据的安全性。其次,结合大数据技术对庞大的数据进行处理,可以有效删减无效信息保留有效内容,减少了人为操作的繁琐工作。想要实现这些,在云计算平台下建立审计信息化技术还需要大数据技术的支持,这就实现了现代化科技技术、智能技术和软件技术的有效融合。
(3)云平台的有效使用
传统的半软件半人工的信息化审计工作依赖于实体服务器,而实体服务器是不能随时移动的,所以不同部门有其自身的服务平台。但是,审计工作又涉及到多个部门的交互,被审计单位、审计单位以及审计单位的不同职责部门。审计数据存储在实体服务器中不仅费用昂贵,而且不方便各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因此,引入云平台存储数据是十分必要的。审计单位和被审计单位将审计过程中所用到的资源和数据存储在相应的云平台中,避免了信息来回传递过程中造成的数据丢失、处理失误等操作。在审计单位和被审计单位之间建立虚拟通道,通过云计算技术提供的云服务器,针对每次不同的审计工作建立专项的云平台,方便资源共享。
(4)培养定向人才
随着科技的越来越发达,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应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审计工作也将越来越趋向于智能化,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信息化审计系统就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需要掌握专业的审计知识,又要具备熟练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技术。所以,培养人才是更好地实现信息化审计的有效途径。
四、小结与展望
云计算技術的出现给现代信息化审计技术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传统的信息化审计工作已经不能适应需求方的要求。因此,学者们提出将云计算技术应用到信息化审计系统中。本文对比了云计算技术下信息化审计和传统的信息化审计的优缺点,给出具体的实施建议。但是,云计算技术在信息化审计系统中的应用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如数据信息安全等问题。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更安全的云计算信息化审计实施方案也会不断更新。
参考文献:
[1] 牛艳芳, 薛岩, 孟祥雨. 云计算环境下的审计业务模式变革研究[J].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4(4).
[2] 秦荣生. 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对审计的影响研究[J]. 审计研究, 2014(6).
[3] 秦荣生. 云计算对会计、审计的挑战与对策[J]. 当代财经, 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