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困境与发展建议

2018-03-07张军正

中国经贸 2018年3期
关键词:东北地区产业结构

张军正

【摘 要】东北三省作为老工业基地,其产业结构的传统而固化,与我国现在的整体经济发展要求不相匹配,也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本文从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历史沿革出发,结合东北典型城市葫芦岛的案例,分析了东北当前所面临的重工业地位根深蒂固、传统产业结构滞留问题多、产业发展科技含量低等转型困境,认为东北应当从实现重点企业的自主创新、取缔重组低能企业、大力开发第三产业、给予企业充分发展的空间等角度出发,加快转型升级,实现东北振兴。

【关键词】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一、导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战略重点目标。”这是新时期对全国经济发展的新定位,而东北三省经济形式有升有降,总体现状与发展态势与这个目标还有着较大的距离,这对东北产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会,而有效的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则是必由之路。

二、东北产业结构现状

三大产业是支撑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命脉,三大产业的比例分布情况决定着当地经济的现状与走向,随着社会的整体发展,三大产业也应是一个动态调整过程,要随着外部的经济发展环境、各种制约因素做相应的变化与调整,这样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要求并带动当地的经济的发展。但东北产业结构近些年来并未有根本性的变化,从2015年的数据来看,辽宁省服务业占比快速提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经济结构高级化的趋势,但工业占比下降隐含着作为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源泉的制造业“空心化”风险,仍处于工业化中期后半阶段。2015年,黑龙江省第一、二、三产业占比分别为17.5%、31.8%、50.7%;吉林省第一、二、三产业占比分别为11.2%、51.4%、37.4%,可见东北三省仍然是 “二、三、一”的产业格局。

东北三省产业结构的固化有其历史原因,建國初期根据当时国家经济发展的整体战略与工业布局,东北地区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的重工业基地,“ 一五”时期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有57项建在东北,在原有矿产资源开发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了能源资源开发与重型装备制造。“二五”后期东北地区的重工业体系与地域体系已经形成,其主要的工业品产出在全国占有较大份额,之后虽然进行了历次改革,但对于其产业机构未形成根本性冲击。具体来说,目前东北产业结构存在如下特点:

1.产业结构单一

东北三省产业结构的整体态势是“二、三、一”结构,重工业在整个产业链中占着比重过大,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产业经济结构单一。以辽宁葫芦岛一市为例,就囤积着石油五厂、造船厂、锌厂、钢管厂等重工业,这样高密集的产业在东三省各市体现的颇为明显。时至今日,这些重工业仍然是当地的主要经济命脉支撑,相比较当地的第三产业发展速度明显不平衡。

2.产业结构僵化

受传统经济发展思维束缚与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的趋向,东北三省产业结构转型困难,自主性、多元性、灵活性的产业发展意识不迫切,使得一些企业发展出现停滞不前的状态,通过调研,葫芦岛的钢管厂效益下降,锌厂也只是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缺乏发展活力。

3.产业关联失衡

东北三省的产业是以资源产业与制造产业为主体,它们之间有着较为紧密地内在联系,资源业为其他产业提供原材料,而制造业则为其他产业提供中间产品与装备支持,而与新兴产业关联度却很低,主导产业对其他新兴带动幅射作用不明显。

4.产业资源利用错位

东北地区的主导产业是重工业,自然资源投入较多,许多城市也是临矿而造,主要资源以黑色资源、非金属矿产、资源矿产、林木资源为主,多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且资源开采对生态环境也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

三、东北产业结构转型的困境

东北三省的产业结构现状已经阻碍了经济产业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已成为大势所趋,而制约东北产业结构转型的困境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重工业经济地位根深蒂固,短时间内难以改变

东北三省重工业在一定阶段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当地百姓心里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有些企业远不如往昔,但时至今日,在当地人们的心中都以能进入当地的几大企业作为“最后一根稻草”,对当地企业有着深深的依赖感。随着整体经济的战略发展要求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已根不上时代节奏,但仍然是当地经济命脉的有力支撑,这些根深蒂固的因素严重的制约着东北地区产业转型。

2.传统产业结构滞留问题较多

在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下,加快了资源耗竭速度,加速了资源产业衰退,加强了人员外流,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部分东北地区资源形城市土地资源、河流资源破坏严重,造成了一定的次灾害,比如:早在20多年前,葫芦岛的渔业资源丰富,但现在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已远不如前,呈现枯竭状态,这里即有捕捞过渡的问题,也有因污水排放造成海水污染的原因,这些滞约因素的缓解决即需要长时间的恢复,也需要科学合理统筹。

3.产业发展科技含量比较低,也是一道难以迈过的“坎”

作为以重工业为经济产业主阵地的东北地区企业,整体发展粗放,新兴产业不足,金融、大数据、智库等服务发展滞后,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科技密集型企业不充分。在整个经济链条上技术含量、科技含量不高,缺乏活力,造成抗外部冲击能力及竞争能力较弱, 这也是东北地区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一大难题。

4.地域特色开发挖掘不到位也限制着东北的发展

“一山有一山景,一水有一水情。”东北地区有其浓郁的地域特色,但开发利用的不够充分彻底。例如,辽宁葫芦岛的兴城作为古城就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但现在许多年轻人对兴城很陌生,如果出行基本上去东戴河、南戴河、北戴河,而兴城古城维护、宣传的不到位,淡了文化重了商业,步入城中很多历史遗迹成为买卖之巷,没了古城的厚度与温度。从经济角度,这里应成为旅游业的一景,但却没有很好的开发利用。endprint

综合来看,东北地区长期处于“低水平均衡陷阱”,存在着多种制约企业转型升级的因素,在新时期,东北产业转型升级应有更为务实的作为,赋予“老字号”以“新生命”。

四、东北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施建议

为了解决前文所分析的困境,在实践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快推进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1.做好加法,实现重点企业的自主创新

产业转型不是取缔重工业,而是要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更科学地调整一、二、三企业的比重,使整个产业结构呈现符合现代经济发展要求的三、二、一的格局,着力扶持有生命力价值的重工业发展,引导企业自主创新,不断提升重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比如:辽宁葫芦岛的石油五厂就是当地的龙头企业,在企业转型升级中发挥了很好的样板作用,企业管理规范、与全国各石油厂有效关联,形成一体化模式,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带动与影响了如加油站等一些中小企业的发展,提升了当地就业率与人员素质。

2.做好减法,取缔重组低能企业

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的重点是对发展潜质低,耗源多,科技含量低的企业要实现有效重组,重新赋予其发展的空间。东北地区存在着一些老旧企业,自身发展速度慢,创新意识弱,产能低,缺少活力,成了一些人“养老”的地方,对当地的经济也没有多少的影响力。比如:葫芦岛的锌厂,这些年来一直是处于低迷状态,对这样的企业应该进行充分的调研,直面问题,实现有效有益的重组或取缔。

3.做好乘法,大力开发第三产业

要想实现产业的有效转型,创新趋动是关键。这种趋动不只是企业自身,还包括产业间的平衡,要让产业呈现出多元性与丰富性,尤其是倡导新兴产业在东北大地有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应该成为一种态势,但并不是盲目的组建,而是应建立在科学的规划与当地的实际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东北地区第三产业整体发展缓慢,引导并扶持第三产业发展是必由之路。辽宁葫芦岛的葫蘆山庄的整体构建,就是在挖掘当地资源特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成了辽宁经济带中旅游业的有力棋子,是产业转型中的代表与旗帜。

4.做好除法,给予企业发展充分的空间

东北产业结构的形成过程中,计划经济之手发挥了主导作用,在产业转型中要积极发挥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政府更多的是给予指导与扶持,不是控制与包揽。让企业有更多充分发展空间,进而增幅企业的活力、生命力与竞争力。辽宁盘锦的红海滩现在成为全国闻名的旅游景点,几年前的它悄无声息,当地企业把握住人们旅游意识不断调整,沿海景点多以休闲海浴为主,主打以欣赏与体验为主的旅游概念,很好的带动了盘锦地区的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实现了人员就业的有效迁移。

五、结论

整体来看,东北产业的固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整体发展的桎梏,转型升级已是大势所趋。在产业转型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当地实际,以科学的理念与明确的定位作为支撑,经予企业充分的自主权与创新意识的引导,才能不断突破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束缚与困境,给予人们信心与观念的改变,促进东北产业转型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黄群慧《东北三省产业结构调整需分省精准施》,载《人民日报》,2016年10月9日.

[2]张米尔,武春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障碍与对策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2)35-38.

[3]宋东林,范欣,东北再振兴:单一结构城市转型之道[J]求是学刊,2016,43,(2)54-60.

[4]习近平参加吉林代表团审议[EB/OL] http://cpc.people.com.cn/ n/2015/0310/c64094-26669875.html.endprint

猜你喜欢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
私募股权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西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寒露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4月份东北地区工业生产增速同比大幅提高
山东省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山东省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