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关于“五化”相关研究综述
2018-03-07于钧于佳
于钧 于佳
摘要:文章对国外关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绿色化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阐述,一定程度上为国内学者研究“五化”协调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绿色化,
“五化”协调发展这一概念,是根据我国国情提出的,并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关于真正意义上的“协调”关系研究的较少,但有相关的融合理论出现,托马斯·莫尔创作了《乌托邦》一书,对于区域的协调发展也是提出了初步而合理的构想。国外研究成果包括区位理论、经济结构理论、反磁力理论、二元经济理论等一些理论体系,主要集中于微观方面,包括对于其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多数研究不以国家规范框架为基础。所以本文分别就五个子系统的相关研究进行综合阐述。
一、工业化相关研究
西方国家对于工业化的研究比较早,内容较为丰富,最早对工业化进行理论描述的当属马克思,他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四篇中用三大块内容,论述了工业化演进过程中的三个重要阶段。对于工业化与经济的关系研究,美国经济学家Lewis在1954年发表的论文《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中构建了著名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文中指出在发展中国家农业对于工业化发展的劳动力供给是无限的,因此传统农业中大量低收入人群为工业产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他认为农业对工业的贡献仅是为工业提供成本不变的劳动为,Lewis简单揭示了工业化发展与城镇化的关系,莱斯特·R·布朗认为,工业化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工业化的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工业化的特征是资源要素由农业向工业部门的转移,克拉克也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将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之后,Todro改善了Lewis的理论,指出城镇化中劳动力迁徙的决策制定依据的是城乡预期收入差,而不仅取决于工业的发展水平;对于工业化的空间的演化,Roses根据赫克歇尔-俄林定理和经济地理分析框架对西班牙在18~20世纪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差异做了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化水平的差异主要来自于比较优势和报酬递増效应的不同。
二、城镇化相关研究
国外城镇化的发展速度较快,尤其是发达国家,对于城镇化的研究,Taubenbockf采用了多时相遥感技术,对印度1970年代以来城镇格局的时空演变过程做了分析。Rouwenda和Abdel则论述了基础设施对于城镇化的重要作用,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是相互关联的,而经济发展很高的地方则集中在中心城市等发达区域,Munya在肯尼亚和马来西亚的城市案例研究中提到城市人口增长和GDP增长总体是相关的,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其实城镇化的发展往往是复杂的,Bradshaw通过使用几个新的变量对肯尼亚城市化与发展进行全新定量研究,发现城市化的原因和影响比以往在其他研究中更为复杂;在研究城镇化不断发展所带来的从问题中Pottst注意到了撒哈拉以南非洲城镇化趋势正在变的缓慢,贝宁、莫桑比克、塞内加尔、津己布韦、毛里塔巧亚、布基纳法索和尼日尔等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停滞不前,赞比亚、科特迪瓦和马里甚至出现了逆城市化的趋势,而这种趋势也是发达国家城镇化进程中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是城镇化过程中城市容量不断增大而导致的;Geyer则注意到城镇化的不同的发展模式,他分析在南非人员迁移模式并不是同一种,他称之为“差异化城市化”,进一步探讨了南非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对于人员迁移的原因,DennisA.在文章中表示人口的移徙主要是出于经济原因,人们迁移到城镇,因为农村没有足够的就业机会意识到城市中的就业机会更好。
三、农业化相关研究
现代农业这一思想研究是从斯佩尔的《农业系统和畜牧实验》一文问世开始的,之后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提出,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是要引进新的现代农业生产要素,中心论点是把人力资本作为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舒尔茨开创了农业经济学的时代,也开创了农业现代化的时代,但是Otchia利用CGE-微观模型分析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模式,肯定了劳动技术变革的作用,进而可以独立地通过收入增长来减少农村贫困现状,在农村贫困问题上,Bahiigwa分析了乌干达政府为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减少农村贫困所做的努力上;早期,Frankel分析了印度農业现代化的发展政策,提出了科学技术应用、灌溉设施建设和农产品价格支持三方面的发展新手段,为发展中国家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借鉴与参考,Hayami以全新的国际化视角为出发点讨论了农业现代化发展所需的条件,2003年,他和美国经济学家Ruttan提出了产业发展的扩散理论,对于研究农业现代化发展也有指导意义;近几年针对农业现代化的研究的层次逐渐加深,Tiffen研究了撒哈拉以南非洲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收入增长的关系,建立了农村和城市的联系模型,发现两者的交互曲线呈S型。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愈加旺盛,Hardeman探讨了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四、信息化相关研究
如果说工业化与城镇化意味着发展,那么信息化就意味着可持续发展。信息化发展是世界发展的标志,美国学者 Bell在《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中指出工业化与信息化是连续发展的社会阶段,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信息技术。信息化的概念最早由日本学者梅卓忠夫提出,他在《信息产业论》一书中描绘了“信息革命”和“信息化社会”的前景,预见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将是一场全新全面的社会变革。信息化最大的特征就是对社会生产效率的巨大促进作用,信息化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产物,信息化发展有利于提高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水平;根据欧洲数字进程报告显示,经济增长中的50%是由信息通信技术带动的。国外对信息化的的研究多从对信息化技术的评价到信息与经济的融合方面。Dewan基于Brynjolfsson和Hitt的实证框架,使用CES-translog生产函数来研究,表明IT在生产中的因素份额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到更高的水平。法国的Noral和Alanmine围绕信息化社会所应具有的发展模式、社会结构、构成特点和各项政策的调整进行了探讨;在信息化水平的评估上,日本经济学家小松崎清在四个方面即信息量、信息装备率、通信主体水平和信息系数来衡量信息化发展水平,Mizintseva则开发了用于估计区域信息化水平的因素系统的分层模型,同年Sergeev对区域信息化潜力进行了整体估计。endprint
五、绿色化相关研究
对于绿色化的突破性重视是在1972 年发表了《斯德哥尔摩宣言》,首次讨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卡逊于 1962 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揭示了化学农药——杀虫剂等的发明、使用对生态环境的巨大的危害,就此,她呼吁人们要重新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道路问题。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理念等,搜索“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等词的研究较多也比较新,可见绿色化一直是全人类共同关注且重视的问题。Grossman 在1991年首次利用实证研究分析了环境质量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对于绿色城市的研究,Mersal研究了生态城市和绿色城市之间的关系,介绍了城市绿地的优势和挑战,明确保护社会和生态可持续性,为生态和绿色城市提供参考。Zabortseva分析了俄罗斯贝加尔地区当前固体废物管理基础设施,并提出了如何利用回收收集点的重力模型进行发展的预测研究;可持续发展发面,已经有很多学者对其指标进行评估研究,Karahasanovi,则根据现有数据提出了适用于欠发达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新指标,用来计算新的可持续发展指数(NSDI),Ewa评估波兰社会经济发展领域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执行水平,显示自2004年以来,波兰与“欧盟”之间的差距已经缩小。
六、结语
国外对于系统间“协调”关系的研究关注的还比较少,但是对单个系统的研究比较深入,尤其是对于“模式”的探讨,一定程度上可能与本国具体情况相关性较大。绿色化是当今的主题,是各层次方面应该加强的理念,传统的工业化模式已经不适合当今的发展行情,只注重数量的城市化已经无法满足世界变动的形势,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工业化带动社会进步,信息化作为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城镇化为依托,农业现代化为发展重点,实现绿色生产,绿色生活,以科技、创新推动社会大发展或许是国内外通用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Lewis.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y of Labor[J]. The Manchester School,1954(05).
[2]莱斯特·R·布朗.生态经济[M].东方出版社,2012.
[3]Taubenbock H., Wegmann M., Ro
th A., Mehl H. and Dech S. Urbanization in India—Spatiotemporal analysisusing remote sensing data[J].Computer, Environment and UrbanSystems, 2009(03).
[4]Andrew Munya,Nur Huzeima,Mohd Hussain,Mugwima B. Njuguna.Can devolution and rural capacity trigger de-urbanization Case studies in Kenya and Malaysia respectively[J]. GeoJournal,2015(03).
[5]Hermanus S. African urbanization in Metropolitan South Africa — differential urbanization perspectives[J].GeoJournalJuly, 1993(03).
[6]Christian S Otchia. Agricultural Mo
dernization, Structural Change and Pro-poor Growth: PolicyOptions for 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J].Journal of Economic StructuresDecember,2014(03).
[7]Hayami, Y.&V. W. Ruttan, Agricul
tural Development: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J]. John Hopkins Press,(1971).
[8]M. F. Mizintseva,M. V. Kushchev.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methods for estimating informatization efficiency in regional economic systems[J].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2007(03).
[9]Amira Mersal. Eco City Challenge
and Opportunities in Transferring a City in to Green City[J]. Proced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7(37).
[10]Tatiana Zabortseva. Modern Economic and 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s of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frastructure in the Baikal Region of Russia[J]. Quaestiones Geographicae,2011(02).
(作者單位:于钧,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于佳,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