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角度提高财务会计信息质量

2018-03-07高琪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8期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

高琪

摘要: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信息作为企业运行的重要依据,必须具有很高的质量。会计信息分为财务会计信息和管理会计信息,文章所谈仅涉及财务会计信息。文章指出了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并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角度出发,通过探讨提高其特征以提高财务会计的信息质量。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信息失真

一、清晰相关概念

(一)信息

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是形成知识的基础,它对接收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它对接收者的决策具有价值。简而言之,信息就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一般认为,信息有九大特征,分别为:事实性(第一和基本的性质,是信息的中心价值)、价值性、时效性、不完全性、等级性、可加工性、可增值性、可传递性和共享性。一般而言,一件事物发生的可能性概率越小,那么,其所包含的信息量也越大;反之,亦成立。

(二)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是可计量的、用于反映企业价值活动的一种经济信息。

不同的会计信息,计量难易程度也不同,这个和时间有一定的关系。历史的会计信息,由于已经发生,确定性高,获得途径简单,计量方法有依可循,所以计量起来也较容易;但是基于现在时点向后看的会计信息,大多而言处于一种不确定状态,获得途径复杂且较难辨认,所以计量起来也较困难。

会计信息是用来反映价值活动的经济信息,是因为企业的目标是通过经济活动获得利益,必然伴随着价值的活动,会计信息为企业服务,因此,会计信息可以说是反映企业的价值活动的经济信息。

(三)会计信息使用者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包括所有者(投资人)、经营管理者、债权人、政府部门。政府最关心的是税收和征缴情况;债权人最关注其债券是否能按时收回本金和利息;一般投资者最关心的是自己投入的资产是否能保值和增值,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关注股票的价值和公司的业绩;经营者关心业绩的增加是否能给自己带来额外的经济收益。

(四)会计信息质量

目前,没有对会计信息质量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可以由质量的定义进行引申。质量,是产品、过程和服务满足规定或内在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因此,可以认为,一个合格的会计信息,必然是能够满足企业在规定或潜在方面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会计信息质量受使用地点、使用对象、使用时间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五)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认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联系会计信息目标与实现会计目标的手段之间的桥梁,它对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起着约束作用,使其能符合目标的要求”,并因此构建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

简言之,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就是为了达到会计目标而必须达到的标准。我国财政部趋同于国际,但同时又联系我国实况,于1992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有九项针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要求,分别为:真实性、有用性、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清晰性、谨慎性、完整性和重要性。

二、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

会计信息失真使得会计信息质量大打折扣。会计信息失真包括两方面,会计信息造假与会计信息不实,本人将其分为主观失真和被动失真。主观失真基于存在主观恶意,企业内部人员采取一些非法的方式,达到某种企业无法实现的高度,然后欺骗会计信息使用者,利用会计信息不对称性造成了会计信息虚假。被动失真出发点是善意的,企业管理者运用了正确的信息,但因为受自身经验的不足,理解能力的有限,而造成了误判,这才导致了会计信息不实。综上,会计信息失真是会计信息质量底下的主要原因。

三、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

(一)针对主动失真——加大会计信息披露程度,提高真实性

会计信息披露程度越大,“阳光性”——透明程度越高,造假的可能性越小,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越高。这就涉及到了披露的面向对象。一般而言,面向对象分为社会公众和内幕信息知情人,内幕信息知情人又可以根据公司的种类,公司是否上市,公司上市的板块等细目进行详细划分,这里不赘述。社会公众能接触到的是一些可以公开的信息,而内幕信息知情人接触到的是一些比较机密的信息。因此,在向内幕知情人进行披露时,一定要做好相应的保密措施,例如企业在透露机密时,要和有关人员签署相应的保密协议,做好保密工作。注意,我们这里所说的加大披露程度,指的是该披露的一定要及时、全面的进行披露,让公众和内幕知情人知晓,并非指为了真实性而一味的加大,这样反而得不偿失,甚至可能会扰乱市场秩序。

(二)针对被动失真

1. 正确认识可靠性与相关性的相对性

长期以来,学术界都试图将可靠性与相关性进行先后顺序的排序。本人以为,两者并无绝对的先后顺序。FASB和IASB曾经公开认为,相关性先于可靠性,因为他们认为,相关性与企业经济事项相关,它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也是财务报表的描述主体。但同时也指出,会计信息必须如实反映,这样相关性才会变得有意義,如果不具有可靠性,那么具备了相关性的会计信息将会是无用的信息,甚至会误导企业。显然,二者处于一种矛盾状态中。

举个例子,2001年11月下旬,美国最大的能源交易商安然首次公开承认自1997年至今,通过复杂的财务合伙形式虚报盈余5.86亿美元,在与关联公司的内部交易中,隐藏债务25.85亿美元,通过大约3000家SPE(其中有900家设在避税天堂)进行自我交易、表外融资、编造利润,管理层从中非法获益。结局不言而喻。站在企业的角度来看,它考虑了相关性,但却忽略了可靠性,最终使企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再譬如,如果一个企业仅考虑可靠性,在纷繁的会计信息里去寻找企业的出路,不结合本身去考虑企业的走向,忽略相关性,非常困难。因此,本人以为,二者处于一种动态的权衡状态中,须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

从投资者角度来剖析。当投资者是一个投资机构时,它具备良好的敏锐度与洞察力,而且有专业人员可以对企业进行精准分析,因此,可靠性和相关性,他更注重的是相关性;当投资者是非专门投资人员时,他可能不具有专业知识,因此,当他进行投资时,往往关注的是企业的最直接盈利状况,他会关注企业的涉足领域,也就是考虑相关性。从企业角度来分析。企业的高层在作出决策时,往往先考虑相关性,他要基本明确企业的方向,但同时,企业的财务状况也影响他的决策,因此,必须依赖如实反映的会计信息,即依赖可靠性,因此,企业应当同等重视。

综上,可靠性与相对性,站在不同的立场,有着相对性。

2. 加强会计语言的通用性和通俗性,提高可比性和可理解性

加强会计语言的通用性,一方面,表现在会计语言的会计用语上,要使得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会计语言保持一致。举例,A企业用现金购买了一台行政部门使用的电脑,国外要求写会计分录时,就是直接借记电脑,但在中国,就必须严格的遵循一套准则,借记管理费用——行政部门。本质相同,但国外的会计科目用语相对来说较随意。另一方面,更体现在会计语言的确认和计量方法上,必须要继续向国际靠拢,形成统一标准的会计语言。例如,国内企业外设,外国企业内设,势必涉及到两个国家的会计通用准则,如果国际上不能形成一致,势必会造成转换的复杂性。因此,应当加强会计语言的通用性,这样才能使得同一地区的不同企业、不同地区的同一企业具有统一标准的可比性。

术业有专攻,在会计信息使用者中,懂得会计知识的人可以看懂财务报表,但还有相当一部分人难以看懂。本人认为,可理解性,是针对所有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因此,为了使不懂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尽量能看懂,就必须使会计语言通俗化。

参考文献:

[1]于国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影响[J].辽宁高职学报,2000(06).

[2]李钢.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

(作者单位: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
新时期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构成变化
会计信息市场的构建研究
对会计信息失真危害及对策的思考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国际比较
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本源
关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