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制造企业的商业模式分析及路径优化

2018-03-07韩小鹏邓亮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7期
关键词:商业模式互联网

韩小鹏 邓亮

摘要:当前我国“互联网+制造业”的发展趋勢愈演愈烈,涌现出了小米、乐视等一批优秀且商业模式各有特色的互联网制造企业。就目前而言,虽然我国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还存在诸多难题,但不可否认,通过优化路径可以推动我国的互联网制造企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制造企业; 互联网+; 商业模式

当前,互联网经济正在不断的重新定义传统产业,颠覆和淘汰落后于时代发展的经济业态,改变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在这一过程中,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成为当前我国“互联网+”发展的主要形式之一,特别是近年来,各种互联网制造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快速扩张,一方面改变了传统制造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和销售模式,提升了生产效率,丰富了营销手段;另一方面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体验效果,创造了全新的体验方式,大幅提升了消费者效用。

一、四类互联网制造企业的商业模式

当前,小米、蔚来、乐视等诸多互联网制造企业风头正劲,成为了我国制造业中最活跃最具创新的代表,同样也是“互联网+”经济的力量中坚。由于所处行业细分领域、发展基础及发展战略不同,互联网制造企业在实际运行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商业模式,下文通过对典型代表企业的分析,依据互联网因素在企业运营中的影响程度,划分了以下四类互联网制造企业的商业模式。

(一)“制造+技术+管理”的商业模式

该模式的对象是典型传统制造企业,是以生产制造为主业。在产品生产、销售主要模式上不倚重互联网,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也不靠互联网来获取,互联网仅是其一种销售渠道或运营手段。企业始终保持传统的制造业观念,秉承“互联网还没有改变事物的本质,现在汽车还必须首先是车子,豆腐必须是豆腐”的理念。这类企业广泛存在,在通信设备生产方面以华为、中兴为代表,家电生产方面以格力、美的为代表。这类企业商业模式的特点在于厂家以传统生产制造为主,而且自身在市场竞争中大都已处于领先位置或具有一定的独特优势,并十分注重产品技术领域的革新,基本上代表我国在各生产领域方面的最高技术水准,他们在市场竞争中以品牌优势、技术创新取胜。面对“互联网+”的冲击,部分企业如华为也曾试图在自身的商业模式中加入更多的互联网基因,但因相互不协调而放弃,重回“制造+技术+管理”模式;有些企业则是始终坚守这一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制造业+互联网”的商业模式

该模式的对象是与互联网领域接近的制造企业,虽然以制造业为主,但是在面对“互联网+”的浪潮冲击中,依靠与互联网紧密相关的优势,逐步探索转型“互联网”式企业。这类企业不断探索制造企业向互联网企业转型的真谛,秉承“用互联网思维来审视业务、流程与管理。无论是产品开发设计、生产制造,还是营销、销售、服务,都要通过大力创新和坚定不移的转型,来应对互联网所带来的冲击与挑战”。这类企业以联想为代表,商业模式的特点在于,公司在战略上敢于接受互联网的冲击,主动寻求互联网式的改变,战术上积极改变自身产品布局、业务流程、营销模式中的易于结合互联网的环节,充分响应互联网重新定义传统产业这一未来趋势,在转型阵痛中寻找未来的新生。这类模式整体上可以说是“制造业+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依然以制造业为中心,在依托制造业的基础上积极引入互联网,对互联网的引入程度要大于“制造+技术+管理”模式。

(三)互联网与制造业并行的商业模式

该模式的对象既非传统制造企业,也不是典型的互联网企业,是一种天生的制造业与互联网企业的结合体,企业本质上蕴含着崇尚创新、快速、互通的互联网文化。通常以研发核心技术为主要业务,以制造外包为主要手段进行产品生产,以互联网为主要销售渠道,节约传统渠道费用,产品特点是性价比高,对现有的传统制造业企业造成了一定冲击。这类企业以小米为代表,商业模式的特点为:没有自己的生产工厂、没有线下销售渠道、掌握核心技术、主打产品性价比、依靠独特的营销模式、六靠粉丝和口碑来传递形象等。企业建立之时并无法定义其是一个互联网企业还是一个制造企业,企业在掌握高科技含量的硬件生产技术之上,通过互联网基因的引入,形成一种独特的互联网与制造业并行模式,这种模式的诞生对其他企业产生了足够大的影响,例如华为、联想都曾对其独特的经营模式忌惮三分,这种模式可以说是制造业中的鲶鱼,推动制造业整体的快速创新和发展。

(四)“互联网+制造业”生产经营模式

该模式的对象是互联网企业,从20世纪末至今,互联网企业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变革与发展逐步做大做强,形成了一批以百度、阿里、腾讯为代表的优秀互联网企业。在激烈的竞争过程中,部分互联网企业凭借在原有领域的领先实力,逐步扩大经营范围,涉足到了其他传统领域,如制造业、金融业等,就目前来看,互联网企业涉足制造业并不是简单的从事该行业,也不是与传统企业雷同的从事产品生产及业务开展,而是用互联网思维重新审视着制造业中的各个环节,用互联网方式重新定义制造业业的商业模式。这类企业模式的特点就是颠覆传统制造业的核心价值,促使用户不在为制造产品本身溢价买单,而是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将优质(至少是行业平均水平)的产品推广、出售给消费者,并在产品中嵌套多种增值性服务,包括实质性内容、多样式应用以及相关平台,这些服务产品组成消费者在使用产品过程中所关心的核心价值,通过收取相应的费用,实现消费者为真实所需、所用来买单,在“互联网+制造业”的环境下,实现到公司、客户之间的供需平衡。

二、我国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面临的难题

上述四种模式是我国互联网与制造业多方位融合的一种展现。但是不可否认,当前这一融合过程还存在着诸多困难。

(一)思维方式

企业思维决定企业战略、企业战略决定企业高度,掌握互联网思维是企业在互联网时代下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推动互联网产业低姿态主动去融合实体产业。”虽然通过后发优势,我国在部分互联网产业方面已取得世界领先地位,但部分传统制造企业在互联网思维方式上仍存在一定不足。比如彩电行业,目前正面临着小米、乐视等企业的大举杀入,彩电行业本就微薄的利润将会被这些企业以亏损销售的方式消耗殆尽,导致大量传统彩电企业陷入亏损倒闭或沦为代工工厂的境地;比如某些门户网站,尽管身处互联网经济之中,但将互联网思维融入业务发展不够,将来有可能会被更加适应互联网发展环境的企业、更加深谙互联网之道的企业收购兼并。endprint

(二)核心技术

前述四種商业模式中,各种企业对于核心技术或者说是产品创新都有着强烈的追求,如华为、中兴将每年占营业额的10%投入到技术研发之中,联想对摩托罗拉的并购也在于对核心技术专利权的拥有,小米在手机方面每年3000多的专利申请量,以及蔚来、乐视在汽车领域方面的巨额投资、研发以及不断挖角特斯拉等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都表明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即无论什么样的生产经营模式,都有足够多的模仿者,纯粹的商业模式至多能够保证短期内的领先,不停的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才是持续领先的基石。尽管目前我国互联网制造企业在掌握核心技术方面正迎头赶上,但部分核心技术与国外相比仍存在巨大差距,考虑核心技术的保密性与排他性,这是一个短期之内无法扭转的局面,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局面。

(三)专业服务

我国服务经济与服务意识崛起较晚,导致我国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就是专业化服务的缺失。当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之后,服务就不再仅是网络服务、质保服务、维修服务了,产品使用者需要的专业服务则成为关注的重点,企业应该去探索、发掘客户所需要的真正服务,投入资金、人力不断的试验开发,把产品服务水平提上来,把专业化程度深下去。其次应积极去开发延伸服务或者增值性服务,这是在产品利润低廉的情况下,获取企业利润的关键路径。就目前而言,我国企业在这方面有一定的进步比如乐视、小米,但是两家企业在财务指标上的亏损证明这一模式还需要真正成熟。

三、我国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的转变路径

尽管我国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面临着诸多难题,但推动这一融合仍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大方向之一,无论是政府还是各个参与企业都需要做出一定程度的改变,积极推动这一融合进程。

(一)政府应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均提出了诸多发展战略,政府、商家、学者及社会大众均已经形成共识,一是“互联网+”的概念目前仍在风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二是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成为“互联网+”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改变制造业传统经营模式、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下,加速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仍需要依赖政府的推动力和执行力,需要政府为这一新型模式提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其中包括加快服务业垄断行业改革、开展试点示范、强化财税及金融政策支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措施。

(二)制造企业应积极进行服务化转型

传统制造企业是实施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的基础,因为无论哪种模式下,制造企业都是最终产品的出产厂家,是产品零件提供、增值保值维修的专业实施方。只有传统制造企业向服务化不断转型,主动接近、适应“互联网+”下的商业模式才能更好的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其中强化制造企业核心能力建设、制定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智能制造、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等就是推进这一融合的主要措施。

(三)互联网企业应积极进行模式创新

互联网企业是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的主要推动力,在这一融合过程中起着主动作用,互联网企业可以将运用到“+”其他领域的优秀经验,纳入到“+制造业”的范畴,并稍加修改,形成优化的互联网+制造业商业模式。尽管“+制造业”只是“互联网+”中的一种,但要想在融合之后的全新领域中有所作为,需要互联网企业进行不断的创新,归纳起来可以从核心价值的创新、利润模式的创新、核心技术创新、资金组织创新、组织结构创新等五个方面发力。

(四)参与企业都应积极提升用户体验

无论是进行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的主体是互联网企业还是制造企业本身,也无论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模式是哪一种模式,要想使得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取得成功,找到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都应积极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用户体验。真正的做到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体验为核心,提升消费者的效用。

总体上来说,我国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方兴未艾,互联网制造企业的商业模式还会层出不穷,融合之中遇到的困难也会有所变化,未来的研究需要更加重视新出现的内容与问题。但不管怎样,相信随着多方努力,我国的制造业定会借着“互联网+”的东风完成升级换代,更加富有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杜鹃,王峰.互联网的内涵、服务体系及对制造业的作用路径[J].电信科学,2016(01).

[2]金荣国.互联网思维下的制造业产业升级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5).

[3]彭剑锋.互联网时代战略转型的四个案例——小米、海尔、华为与阿里巴巴[J].中外企业文化,2015(02).

[4]唐光海.互联网思维下制造业产业升级路径与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5(03).

(作者单位:韩小鹏,重庆渝富集团博士后工作站,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博士后流动站;邓亮,重庆渝富集团博士后工作站)endprint

猜你喜欢

商业模式互联网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改变集装箱供应链商业模式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商业模式那些“坑”!
商业模式考验
2006-2007年度最佳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