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敦煌学研究主题的文献分析

2018-03-07段新生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2期
关键词:敦煌学文献分析

段新生

摘 要:文章基于“中国知网”可在线查阅到的期刊文献,对敦煌学研究领域中涉及宗教、历史、地理、美术、舞蹈和民俗这六个主题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指出了敦煌学研究在这六个领域中研究的重点主题。文章在最后提出建议,应将敦煌本土文化建设与敦煌学研究成果有机结合,提升敦煌本土文化建设的内涵与深度;应进一步增强敦煌市民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和辨别力,以及对当代本土文化的自尊心和自信力;应进一步彰显我国民族文化的过去、现在,以及中华民族文化走向未来所具有深沉的、深厚的、可以寻根的、可以砥砺前行的民族文化底蕴。

关键词:敦煌学;期刊文本;文献分析

1 研究的意义

如果从1900年6月22日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时算起,对敦煌市域内文化的研究已走过百余年的历程。1930年,陈寅恪先生第一个使用“敦煌学”这一学术术语,被认为是敦煌学的正式发端。自20世纪30年代陈寅恪先生的首倡,敦煌学有了“世界学术之新潮流”的称号[1]。值得重视的是,柴剑虹先生提出“从文物学、考古学的知识讲,出土或库(窑)藏文物的价值与其原出土或所藏地是密切相关的,如果对原出土地的相关资料缺乏科学、准确、详尽的记录与研究,所藏文物被随便搬离原地,文物的价值就会遭受极大地损失”[2]。因此,我们在更大范围上讲,对于西方学者而言,敦煌学属于中国文化研究的范畴,对于中国学者而言,敦煌学属于国学范畴。当然,敦煌学作为“世界学术之新潮流”到成为体现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学、考古学、文物学等众多学科的研究专题,是几代人的积累和自强不息探索的结果,寥寥数语无以表达。敦煌市博物馆既是敦煌出土文物的保管单位之一,也是敦煌市域内文物和文化的研究单位之一,对敦煌学研究主题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是进一步促进岗位专业化发展的需要,也是作为敦煌市民和专业技术研究人员为敦煌市文化建设和发展应尽的义务。本文虽然主要是进行一些文献梳理,但也算是尽职尽责的了。

2 敦煌学研究的六大主题

敦煌学的研究主题涉及宗教、历史、地理、民族语言、美术、舞蹈、民俗等诸多领域。对敦煌学部分文献的梳理,既是一份努力,也是个人学习和专业成长的过程。限于个人的学术造诣、研究积累和研究视域的限制,本文仅对与宗教、历史、地理、美术、舞蹈和民俗相关的可在线查阅到的期刊文献进行梳理。

2.1 宗教研究

利用“中国知网”,检索条件设定“主题”为“敦煌”,并且“摘要”为“宗教”,不限定时间,精确检索,共可得到文献672条(检索时间为2018年1月13日)。纵观文献题目,研究涉及的内容包括广义的佛教(佛经)、道教、密教(与佛教中的“禅宗”等派并立的“密宗”)[3]、吐蕃苯教[4]等。

2.2 历史研究

利用“中国知网”,检索条件设定“主题”为“敦煌”,并且“摘要”为“历史”,不限定时间,精确检索,共可得到文献2721条(检索时间同上)。纵观文献题目,研究涉及的内容包括敦煌唐宋文化[5]、吐蕃历史文化[6]、回鹘历史文化[7]等。

2.3 地理研究

利用“中国知网”,检索条件设定“主题”为“敦煌”,并且“摘要”为“地理”,不限定时间,精确检索,共可得到文献354条(检索时间同上)。纵观文献题目,研究涉及的内容包括敦煌的历史地理研究[8]、对敦煌地理名称的考察[9],以及敦煌遗书中的地理书卷研究[10]等。

2.4 美术研究

利用“中国知网”,检索条件设定“主题”为“敦煌”,并且“摘要”为“美术”,不限定时间,精确检索,共可得到文献571条(检索时间同上)。纵观文献题目,研究涉及的内容包括对敦煌莫高窟壁画的综合的艺术性[11]、色彩[12]等方面的研究,也包括就佛教的独特的表现艺术研究[13]等。

2.5 舞蹈研究

利用“中国知网”,检索条件设定“主题”为“敦煌”,并且“摘要”为“舞蹈”,不限定时间,精确检索,共可得到文献269条(检索时间同上)。纵观文献题目,研究涉及的内容既包括对敦煌独特的舞蹈乐器及相配的舞蹈(例如琵琶舞)的研究[14]、也有对历史上舞蹈反映的民族特性的研究[15]等。

2.6 民俗研究

利用“中国知网”,检索条件设定“主题”为“敦煌”,并且“摘要”为“地理”,不限定时间,精确检索,共可得到文献160条(检索时间同上)。纵观文献题目,研究涉及的内容既包括对敦煌道教的占卜术的研究[16],也有关于敦煌古代的游戏、竞技与娱乐[17]等方面的研究。

3 “一带一路”要求敦煌重视敦煌学研究价值的本土应用

人是文化传播的主体,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在学者和研究人员参加各类学术组织活动进行共同关注话题的沟通对话中,在商人、游客叙说本土文化、讲述本土故事的过程中,都承载着本民族的文化印象,传播着本民族的文化历史与时代价值观。可以说“一带一路”除了经贸往来之外,也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敦煌市作为“一带一路”沿线的文化重镇,在全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已经积累丰富的敦煌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应进一步重視敦煌学研究成果的宣传与推广。一方面,将敦煌本土文化建设与敦煌学研究成果有机结合,提升敦煌本土文化建设的内涵与深度,并将敦煌学研究成果大众化、普及化、市民化;另一方面,应进一步增强敦煌市民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和辨别力,以及对当代本土文化的自尊心和自信力,在旅游经济繁荣、物质方面获得极大发展繁荣的同时,精神文化品位需进一步提升。最重要的是,敦煌市作为中国具有文化典型性代表的城市之一,也应在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代,通过文化研究、文化交流、文化宣传以及积极地文化传播活动,进一步彰显我国民族文化的过去、现在,以及中华民族文化走向未来深沉的、深厚的、可以寻根的、可以砥砺前行的民族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endprint

[1]柴剑虹.学术期刊的学术视野与创新——为《敦煌研究》创刊三十周年而作[J].敦煌研究,2013(03):4-6.

[2]柴剑虹.对敦煌学百年回顾中若干问题的认识[J].文艺研究,2000(04):106-117.

[3]寇甲,赵晓星.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的密教与其他信仰之关系——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密教研究[J].敦煌研究,2008(01):47-55.

[4]陈于柱.唐宋之际敦煌苯教史事考索[J].宗教学研究,2011(01):166-170.

[5]杨秀清.数术在唐宋敦煌大众生活中的意义[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66-72.

[6]杨富学.20世纪国内敦煌吐蕃历史文化研究述要[J].中国藏学,2002(03):65-73.

[7]杨富学.敦煌回鹘文化遗产及其重要价值[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1):82-86.

[8]李并成.百年来敦煌地理文献及历史地理的研究[J].敦煌学辑刊,2010(02):41-53.

[9]颜世明.《隋书·地理志》鸣沙县更名敦煌县时间勘误[J].江海学刊,2016(02):172.

[10]李并成.一批珍贵的古代地理文书——敦煌遗书中的地理书卷[J].中国科技史料,1992(04):88-95.

[11]史忠平.敦煌水月观音图的艺术[J].敦煌研究,2015(05):20-33.

[12]王荔.未尽的敦煌壁画色彩研究[J].新美术,2016(05):39-46.

[13]张先堂,顾淑彦.一次石窟考古、佛教美术研究的盛会——“2014敦煌论坛:敦煌石窟研究国際学术研讨会”纪要[J].艺术设计研究,2014(04):24-29.

[14]李婷婷,孙汉明.从琵琶舞看壁画乐器在敦煌舞中的作用[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2(03):61-65.

[15]李婷婷,洛毛措,冯光.敦煌舞蹈的民族性研究——以吐蕃统治时期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舞蹈形象研究为例[J].戏剧之家,2016(09):164-167.

[16]刘永明.敦煌占卜与道教初探——以P.2859文书为核心[J].敦煌学辑刊,2004(02):15-25.

[17]李重申,李金梅.论敦煌古代的游戏、竞技与娱乐[J].南方文物,2010(03):98-104.endprint

猜你喜欢

敦煌学文献分析
百余年来敦煌学成就的全面总结
传承与创新的盛会
“纪念莫高窟创建16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成人移动学习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针灸疗法在椎动脉型颈椎病康复作用中的应用概况
慕课在中国研究进展情况的文献分析
基于文献分析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研究述评
1例肺结核合并原位癌的病例报告
境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的现状和特点
民国学术期刊与敦煌学的发展